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贞观女婿:李二求我做驸马!>第171章 西北旱灾,难民进京

程处亮进城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了很多拖家带口之人,起初没当回事,上官仪说起来,程处亮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是难民!”上官仪解释道。

“难民?哪来的难民?”程处亮狐疑的看着上官仪,“水灾、瘟疫,都已经过去了,没听说哪里还有重大灾情发生啊?”

“西北来的,西北起了一场旱灾,一滴雨没下,现在这些人都是来长安逃难的。”

上官仪带着程处亮来到了城外,“不光是灾害之年,每年都会有生活不下去的难民来长安。今年多了很多,足足有一万多人!从西北一路走来,只有岐州收容了一部分,其余的城池就没有收容他们的。”

“当地的官员呢?就一点都不作为?西北的干旱和咱们关内的不同,西北是地表旱,但地下水充足。大旱之年可以打井、引河、建造坎儿井啊!”程处亮越来越不理解了。

“西北不是关内的西北。玉门关外!”

“你是说河西四郡?”

“对,他们都是从西州、沙州、庭州和伊州四个郡逃难过来的。”上官仪叹了一口气,“估计又要动兵了!从汉朝默念开始,河西四郡就名存实亡了。陛下刚打败了吐蕃,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恐怕要对河西四郡用兵了!只有掌握了河西四郡,才能真正的掌握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

“施粥的人怎么这么多?”程处亮看着金光门外的难民区,搭起来很多灶台,在煮粥施粥。

“都是些勋贵子弟,做给朝廷看,想捞一波好名声的。”上官仪一脸鄙夷的看着那群勋贵子弟,“朝廷也在研究如何安置这群难民呢。”

“可问题是,光施粥是没用的。”李德贤缓缓开口,“一个地方的灾情不是靠施舍就能解决的。况且关内也刚刚经历了雪灾和瘟疫,没有那么多的余粮,应该考虑如何让他们生存下去,将来回祖籍地!”

“我媳妇说的没错,朝廷养了一群废物。”程处亮一脸鄙夷,“临近入冬了,还不搭建帐篷杀的,难道让这群人冻死在长安?”

“这仅仅是开始,陆陆续续的还有很多,估摸着最少有三四万人,四个郡的百姓来京城,很难处理的。”上官仪的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不好处理?”程处亮白了一眼上官仪,“换成我,轻轻松松就解决这个难题了。”

“好解决?”上官仪和清河公主的眼睛一亮,纷纷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程处亮,“怎么解决?”

此时,李世民也是一脸郁闷,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会出现大批难民!

“陛下,各州府来报,路上还有很多难民,在赶往京城。臣问过钦天监,李淳风预测,今年的冬天也会很冷。即将入冬了,这群难民的安置是个大问题!”

“尤其是,人多了就不好管理,现在朝廷的存粮勉强还能应对一下,但如何过冬是个大问题。”

房玄龄说到这,看了一眼杜如晦。

杜如晦叹了一口气,“河西四郡现在也是大问题,突厥残部,以及长城外的几个部落,也在不断的向西北迁徙,一路烧杀抢掠。如果这个时候对河西四郡用兵,将没有安置难民的粮食了。”

现在李世民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手里面的钱粮,要么拿来赈灾,要么拿去打通河西四郡。

把突厥和少数民族的流寇,要么歼灭,要么继续想西北赶,赶出大唐的驻兵范围。

“如果让他们去京兆府呢?”

李世民口中所说的京兆府,就是雍州。

“万万不可。雍州人口本来就不多,如果几万难民过去,势必引起慌乱。京兆府虽然富裕,但一下子也养不起这么多的难民。最重要的还是过冬的问题。”

“二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李世民也发愁了,短时间内长安城内的勋贵和商贾,会在前期施粥混个好名声,但关键还是如何过冬才是大问题。

李世民急的火烧眉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管到什么时候,粮草和御寒的衣物,肯定优先给边关的守军,不可能先调拨给百姓。

随后,长孙无忌、魏征等人也纷纷来了紫宸殿,开始商讨难民的安置问题。

最佳的办法就是从各地征调,可等到征调的物资到了,早就下雪了,依旧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内饰禀报,上官仪求见。

“上官仪?”李世民愣了一下,立刻让人宣上官仪进殿。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喜啊!”上官仪进了紫宸殿,对着老李一躬身。

“爱卿,朕喜从何来?”李世民一脸苦涩。

“陛下,难民啊。臣奉命去城外巡视难民,恰好碰到了俺兄弟程处亮。他和臣说了解决难民的办法。臣即刻就进宫禀报陛下,看看行不行得通!”

“哦?他有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难民可不是眼前的一万多人,地方州府的奏报已经到了,足足就五六万之多。”

“陛下,程家庄和小清河封地,现在的作坊很多。修建的码头也快竣工了。光是一个造纸厂就可以吸纳三四百劳动力。这三四百劳动力都是拖家带口的,保守估计加起来也有九百人。一个作坊能养这么多人,那十几个作坊呢?更何况,还有砖窑场、养猪场、牛羊场、绿菜大棚……光程处亮一个人,就能给朝廷减少大部分的压力。在这些难民里面还有很多手艺人,也可以通过扩招的形式先到工部,这样有解决了一部分压力。”<


状态提示:第171章 西北旱灾,难民进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