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迷失在一六二九>三九一 忽如其来的“援军”

三九一忽如其来的“援军”

吴三桂?……未来的大清平西王陈圆圆她老公

因为先前有过与钱谦益忽然见面的经历,也早就明白了这一点——既然来到这个时代,与这些历史名人见面是迟早的事,庞雨的表情倒还比较平静。

旁边北纬敖萨扬也还能绷得住架子,没什么特殊表情。但胡凯徐磊陈添这几个小伙儿就控制不住了,呼啦啦一下子围上来,仿佛看猴子一样将这位历史名人团团围住,只吓得吴三桂坐下战马连连后退,他本人自然也是莫名其妙,不知自己哪儿得罪了这伙短毛。

见这架势,吴三桂身后亲兵纷纷围过来护着主子,这些辽军长期处于东北苦寒之地,与女真军互相攻杀,习俗行动都相当的“满洲化”,除了头上没辫子外,看起来就和传说中的鞑子兵没啥两样,行动粗鲁得很,一上来就推推搡搡,口中连呸带骂,大约平时横行惯了。有几个甚至朝这边挥刀舞剑的,很是猖狂。

而这边琼州军战士长期以来连战连胜,一个个也早就眼高于顶傲气十足。一帮子现代人倒也罢了,都还沉浸在看见大名人的新奇中,可以不计较对方卫兵的失礼。可他们部下的本地兵却都不是肯忍让的,管你姓吴的是谁呢,胆敢这么猖狂就是欠收拾立马周围几十杆步枪都举了起来——大明琼海镇与辽东镇的第一次见面居然是剑拔弩张,双方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身处于随时可能冲突起来的两伙丘八之间,吴三桂本人倒是颇为从容,并不见紧张之色。到这时候他总算跳下马来,随手斥退部下,又轻描淡写几句话挤兑住对面琼州军,让那些傲气短毛兵也不得不放低了枪口,不好再拿他当敌人看待。这份从容与应变能力让后面一直在悄悄观察着他的北纬庞雨等人暗暗点头,果然无愧于他在历史上留下的鼎鼎大名——要知道这时候的吴三桂才刚刚二十岁,还不是历史上那位精明狡诈,独守山海关多年的大明总兵呢。

也幸好这时候的吴三桂年纪还轻,资历尚浅,在北纬他们这批人面前就端不起什么架子,倒还比较容易打交道。双方简单交谈了几句,彼此交流了一下当前状况——说起来山东行营的那些文武官员还不是全然无用,在了解到有一支什么“大明琼海镇”直接夺取了登州府之后,他们很快就做出与这边参谋组同样的判断——叛军肯定先要全力解决后方之地,意图打通回师之路。

当然在他们想来,区区数千南方军肯定不是对手,于是为了避免已经显出曙光的山东局面重归混乱,行营官员商议之后决定派一支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赶往登州府,协助那里的南方军队死守府城。

在他们手头最优秀的骑兵当然就是来自辽东的军队了,辽东军也没推辞,很爽快的派出了约两千骑兵——听起来似乎数量也不算多,但这两千人中有八百人甲胄齐全,属于辽东祖家最为精锐,能够直接冲阵的亲兵队,另外一千多也都是轻捷剽悍善于骑战的悍卒,绝对是辽东军的核心力量。

庞雨等人原以为吴三桂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交谈下来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此时的吴三桂虽然已经崭露头角,身上有了个游击衔头,在关宁军中却属于小字辈,一般部队还能指挥一些,这些最核心的力量却还轮不到他。充其量手下只有百余名亲信家丁,还是老爹吴襄临战前专门加强给他的。

这支骑兵部队当前的指挥官乃是祖大弼,辽东祖家军首领祖大寿的弟弟,人称外号“祖二疯子”的那位,此人对于部下的战斗力极其自信,甚至不肯绕道,直接沿着莱州——黄县——登州的官道一路冲过来。尽管有人劝他说这么走很可能遇上贼军大队,这位将军却很高兴的表示:如此一来自己的部下们就可以拥有最多的斩首数量了……

结果居然让祖大弼一语成箴——果然在黄县这边就看到了大批贼军,而且发现贼军居然找死一般把兵力分散的一塌糊涂,更好像已经被人打得落花流水,到处一片混乱,根本没什么人警戒关注后方——这正是最适合骑兵攻击的态势啊于是祖大弼根本懒得去考虑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他眼里这就是上天送给他的功绩,二话没说动手突袭,果然打了叛军一个冷不防,同时也让琼海军吃惊不小。

琼海军这边感到惊讶,辽东军那头也是极为震动。在他们刚从沙河那边出来时,还生怕走得慢了,赶不上增援登州,结果这几天来在路上却遇到越来越多的贼军逃兵,一路上断断续续的,光俘虏就居然抓了好几百。辽东军开头时还兴高采烈当作功劳派人押送回去,后来干脆懒得理会,直接驱散了事。

而从这些俘虏口中打听到的消息也是让他们越来越吃惊,什么才几千南方军队就轻取了登州府啊,什么这些被称为“短毛”的琼州军居然放着府城不守,主动往黄县方向杀出来了啊……起初被抓到的人还大都只是“听说”,都是间接得来的消息,辽东军总觉得是以讹传讹。但就在前两天,道路上忽然出现大批大批,成百上千的贼军逃兵集团,人数极多,但毫无士气,不少人还是焦头烂额的,一见大明军旗号挡在路上便跪地投降,丝毫不敢兴抵抗之念。

吴三桂等人亲自抓了几个过来一问,才知道这些都是刚刚被短毛军打垮的溃兵——战场就在黄县附近,琼海军居然在那里设了一条防线,愣是把几万叛军堵得动弹不得。


状态提示:三九一 忽如其来的“援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