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迷失在一六二九>七六 千户官的疑惑

之所以如此有把握,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方式先前已经有过成功例子,另一方面,他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实际范例。

----那个从伤员堆被里挑出来,派去澄迈县交涉释放小魏的明朝军官竟然又回来了,是他亲自把魏艾文带回来的,居然没趁机逃跑,这让大家都颇为吃惊。

面对这边的疑问,那名军官倒是很有骨气的样子,昂然说道:

“吾既受命换俘,同袍将士,生死皆系于吾身,岂有自行脱逃之理。”

说话居然还文绉绉的,和老滑头等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兵痞截然不同,这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询问他的姓名籍贯等资料,自称姓张,名陵,字汝恒,万历三十一年生人,出生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宝鸡县。万历四十八年袭父虢川卫镇抚职。天启四年迁陕西都指挥使司副断事。次年获战功,积功升迁至西安前卫镇抚。

崇祯元年,奉令出兵征讨王嘉胤、高迎祥等反贼。他在翠华山下与高迎祥的外援朱瑾展开大战,亲自率军冲阵,大破贼寇,斩获甚众,朱瑾领残党连夜遁逃,又立下一功。

只是因为他不愿杀良冒功,让上司同僚都很不满意,结果在lùn_gōng行赏时作了点手脚,升官是让他升了,从五品的卫镇抚升到了正五品的正千户,可任职地点却派到了千里之外的琼州府。

张陵张汝恒原本并不在意这种小手段,他在军中是以善战著称,坚信凭自己的勇猛无论在哪儿都可以得到提升。到琼州之后没多久,果然又被派出来剿匪,这次剿的是短毛匪。

然而这回却彻底栽了,短毛匪压根儿不跟他们打肉搏,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被炸了个落花流水。和他所习惯了的这个时代的战争方式完全不同,在这次战斗中将官的死亡率高得惊人---琼州府本地连同广州派来的六大千户中,唯有他一人幸存下来。事实上。如果不是一开始就被震昏过去,他肯定也被北纬给狙了。

这位明将大概以为自己也活不了多久----在先前战斗中,穿越众展现出地强大杀伤力很容易使人误以为他们非常残暴。所以张陵唧唧呱呱说了一大通,把自己生平事迹都给回顾了一遍,之后就准备英勇就义啦。

不过。让这位张千户颇感诧异的是。这些传言中杀人不眨眼,真打起来也确实杀人不眨眼的短毛匪徒们并没有什么勃然大怒的举动,也完全没有要杀他的意图。

其实这边众人光是听他那口陕西官话就够费力了,再加上这鸟人又报了一堆拗口地官名地名。张陵闭口之后许久,这边还围拢在一起换算年代。理解官职呢。

“……万历三十一年?嗯。是1603年,这么说他今年才二十七岁。从五品?这官儿可不小。明朝武将地位低?人家好歹陕西来地将门世家,跟闯王都干过仗!……不,不是李闯王,是高闯王,李自成的前任老板……”

“挺好挺好,总算有个当官儿的活下来啦,北纬这家伙手太黑。刚开战就把所有高级军官全给灭了。能剩下一个可真不容易……”

一帮人嘀咕了半天,对于能抓到一个明朝军官俘虏。他们还是挺高兴的----蛇无头不行,要管理那上千明军战俘,当然还是用他们自己地官儿最合适。

当然,要直接命令他干这干那肯定不现实,不过这人既然好名重义----从他明明有机会逃跑却反而回来这一点就能看出,要指示他做某些事情还是可以的---阿德最擅长可就是这方面。

于是那位张千户很快便郁闷地发现:自己虽然没死,却又面临着很尴尬地局面----这些短毛居然毫不见外的让他继续带人,还要干活!

如果是一般情况,他张陵张汝恒早就一口喊出来:“吾乃堂堂大明臣子,断然不会屈膝事贼,尔等要杀便杀,大丈夫可杀不可侮!”

可现在那些短毛让他做的事情,却是带人救护明军本身的伤员----给他们包扎上药,制作担架,搭建临时草棚遮风避雨,等等。

这下子张大千户可抓了瞎,按理说他应该拒绝来自敌方的命令,但这命令偏偏却又对他们自身有益----短毛们并不是在做戏,他们的救护行动井井有条,治疗方式虽然新奇但却相当有效,可以说,就算是明朝军队自己的救护营,也不可能做得比这些短毛匪更好了。

最后张陵还是选择了服从,毕竟现在救护的这些人中间也有他自己地家丁亲卫,而他地反应正在阿德预料之中----既然先前能够完成俘虏交换,说明此人头脑还是比较灵活,并非迂腐鲁莽之辈。

不过要指望这位大明千户就这样死心塌地,那肯定不现实,实际上张陵在干活的时候一直在偷偷观察这些短毛匪地装备。明朝的军人远不象后世清代八旗兵那么愚昧白痴,碰见洋枪洋炮居然指望用红漆马桶来抵挡。事实上,大部分明军在开战以后不久,就切身感受到了先前被长官们斥为谣言的那些传闻----这帮“匪徒”的火器装备之精良,竟然远远超过了大明朝的正规

明朝军队并不是没有和装备强于他们的敌人交战过,张陵在陕西时接触不多,但调到南方来之后,大明军队收复澎湖之战他却是多次听闻过的。红毛人何等蛮横,还不一样被打退。

原以为这些短毛匪也不过只是刘香之辈,仗了外国人的势,从西洋人那儿弄来些火器狐假虎威罢了。朝廷上官们先前不愿轻言剿杀,很大原因是不想招惹他们背后的洋人,虽


状态提示:七六 千户官的疑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