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本来就很好奇,小林子不是大舌头,为啥在他们村说话含糊不清,原来如此啊!叶芝也不知,为啥就轻易认定林海涛是好人,明明第一次见面不快,第二次也纯属捉弄的心态,怎么就和这非我族类做起朋友,难道是因男色所惑。
这顿饭,从上菜到吃完不过短短半小时,张豆和林海涛赶着上班,叶芝和张玲也赶着上课。
叶芝接过林海涛交给她的房门钥匙,“今天我夜班,回来得晚,张玲带你去我家。”叶芝点头,搞定了住宿,她心情变得无比轻松,和张玲来到百货商店选了一本印有红梅的白色笔记本,一只英雄牌的黑色墨水笔!
下午的课上到五点,走出教室一阵寒风卷起几片枯叶,叶芝缩成一团抵御寒风,“叶子!‘’张豆骑着自行车御风而来。
“张豆你咋来了!”
“俺下班了,来帮忙啊!”张豆理所当然的模样,让叶芝心里很受用,张玲亲热地挽起叶芝,三人大步向前。
三人先杀到招待所退了房,拿上行李,迎着紫红的晚霞,穿过两条街,转了三个弯,“叶子姐姐到了!”
打开红漆木门上的老式铜锁,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落,院中花木稀疏,幽雅恰人,
叶芝心里激动万分,她为自个儿真找到个好住所!“叶子,別高兴太早!”张豆推开院子左边的雕花木门,屋內空空如也,里屋除了个火炕,同样啥也没有!
“叶子现在打退堂鼓还来得急!"张豆一副俺可以跟你換的模样。
“叶子姐姐去俺家!”张玲呵呵笑,宿舍本来就紧张,叶子姐姐下午已向何老师说了不去住,叶子姐姐除了上她家。没第二个选择了!
“不了,俺觉得挺好!”叶芝很喜欢这个有着四合院味道的小院,青砖,纸糊的窗,她也就在电视上见得多,住在这里,感受时光沉淀的滋味,真的很惬意!
张豆兄妹搞不懂!住个破屋子,有啥值得乐呵地,三人分工打归完屋子。张玲和张豆回家,为叶子取来被褥,张豆帮着把炕烧热。
叶芝来到厨房。拉开灯泡,桔红色的灯光明亮又让人觉得温暖,这种有电,有自来水的生活,她仿佛已不记得。呆愣在厨房里稀奇的打量。
“叶子姐姐,转动水龙头,自来水就出来了!”张玲看叶芝对着水龙头发呆,以为她不会开水,热心地指点。叶芝笑了下,也不解释。拉开木柜,查看起厨房里的东西,翻了老半天。也就找出三只鸡蛋,灶是冷灶,碗盘都没有,只有个铁皮饭盒,两个铁皮水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本来打算简单做点吃食的叶芝,两手一摊。“俺们出去吃吧!”
“叶子姐姐,不用,上俺家吃去,俺娘都做好啦!”
三人来到张豆家,阿姨已做好满桌子的菜等着他们,“呀,这么多好菜!”张玲兴高采烈地喊道。
张豆打着好主意,嚷着要叶芝以后天天上他家吃饭,“你小子,一天就知道吃!”张叔叔没好气地扳着脸一吼,张豆就老实了,主动为大伙添饭。
“咦~!这米饭咋是绿色的。”张家人一瞅,“真是绿的!”
“张叔叔,这是俺们周家屯独特的“碧罗”米,特好吃,特香!”
“嗯!嗯!”张豆大口大口的吃着米饭,很是赞同叶芝说的话。
好吃的“碧罗”米,配上阿姨精心烹饪的鱼腹扒茄子,松仁炒玉米,红烧豆腐,水芹菜炒腊肉,蒜炒白菜,让大伙胃口大开,张豆一口气吃了四碗米饭,张玲,阿姨,叔叔都吃了两碗米饭,叶芝中午吃得太饱,最秀气只吃一碗米饭。
吃完饭,叶芝很自觉的帮忙收拾,却被张叔叔拉着坐到一边,“叶子,你们村种的“碧罗”,能推广吗!”不愧是一心为民的县委书记,叶芝的思想高度与人家差老远。
说实话,要叶芝供献出碧罗,让全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她还真舍不得,毕竟她早为碧罗规划好蓝图:把它打造成周家屯独有的“东北第一米”。
“张叔叔,你应该很清楚,俺们那疙瘩有多穷,“碧罗”现在是全村人的希望!俺……!”叶芝自个儿都不好意思再说下去。
张叔叔失望的表情,让叶芝觉得屋子里密不透风,透不过气来,尴尬的起身冲出门外,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冷冽的空气。
“唉!做人可真难!”叶芝一跺脚,回到了屋里,张叔叔朝叶芝和蔼地微笑,“张叔叔,“碧罗”米其它地方能种,只是品质俺不能保证,还有,其实,县里想大面积种米,不一定非要“碧罗”,朝鲜族他们从很早就开始种稻,应该有很多值得俺们借鉴的地方。俺们村还在琢磨一项新的技术,就是稻田养鱼,明年如果养殖成功,县里可以大力推广。”稻田养鱼反正肖成也说了要和县里,公社的农业专家探讨,研究,有县委书记的关注,这事肯定事倍功半。
“又种稻又养鱼,好呀!呵呵~!叶子,俺们县如果种稻成功,记你一功!养鱼成功,再记你一功!”谁贪那功劳啊,她只是不想心里堵得慌!
“什么事,这么高兴!”阿姨端着篮山梨进屋,非要叶芝再吃个梨。张豆喂完猪崽,也回到屋内,叶芝看时间不早,起身告辞。
张豆领命骑车送她回林家,叶芝侧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迎着冷风回到林家,挥别张豆,独自走进漆黑寂静的小院,心里突然涌上一股子心酸,她想周婶,黑宝,狼娃,一蛋,村长叔,李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