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明这里的愁云惨雾是半点也没影响到小早她们,不过,如果小早知道那小三孩子没了,估计还会更开心。/p

看小姨根本不在乎孙海明那边了,小早也把那边的糟心事放下了,她开始兴致勃勃地跟自己妈置办年货。/p

要知道,她们这次进城,她妈可是带了三张大团结呢!/p

本来么,家里新建了个豆腐坊,又要预备着明年做酱油、大酱的原料钱,虽说家里今年卖豆腐赚了不少,可也应该省着过。/p

可今年不一样,小早她妈前两天就听公公跟自己说,小早她二叔要回来过年。/p

于是,小早她妈跟她爸商量了一晚上,就开始可着劲地往家里买好米好面,鸡蛋白糖,有些东西因为快过节,不好买,还多亏了小早她姨才能买到。/p

看着她姐这么花钱,小早她姨见了不免奇怪,“姐,我知道你跟我姐夫今年卖豆腐赚不少,可也不能这么花吧。”/p

小早妈瞅了瞅自己身旁正低头扒糖纸的闺女,叹了口气,“你以为我舍得这么花?还不是老二要回来了!”/p

小早她姨问:“这更奇怪了,他往年不是都陪着他丈人家过吗?咋今年回来了呢?他媳妇能干?”/p

听妹子这么问,小早妈是哀叹连连:“可不是嘛!他那个媳妇,见过一回我就够够的了,真是个大小姐!嫁进来,跟老二入赘她家似的。你不知道,上回她见我,那股看不起人的劲呀!”/p

听自己姐姐这么说,小早姨这样的好脾气也忍不住了:“她爸爸当官么,自然傲气些,真有本事,就别见自己婆家人一眼!”/p

“人家这回回来,是因为她生的博豪三周岁了,一听家里有家谱,非要上家谱。这时候又不嫌弃这是什么‘封建残余’了。”/p

说到这,小早妈四处一瞅,张了张嘴,不再说话了,说到这个问题,看着妹子坐在气派的办公室里,小早妈又想起了自己的伤心事。/p

正好此时小早看她妈情绪低落,过来没话找话,“小姨,我爸说家里现在用的盐不多了,咱家明年做酱油大酱得用好多盐。所以小姨,咱们家多买盐能便宜吗?”/p

看有事能岔开,小早她姨连忙接话:“这事我得问问别人,看行不行。”/p

一听正事,小早她妈又把自己那些伤春悲秋的心事抛在脑后了,连忙跟小早她姨说起自家的盘算。/p

看妈妈又斗志昂扬地开始盘算这盘算那,小早和她姨都放心了,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个眼神,小早忍不住在妈妈背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p

置办完年货,小早妈扛着重重的东西,好不容易带着小早坐上了回村的拖拉机。/p

路上,她看着自己闺女的小脸,又忍不住叨念她:“小早啊,你将来可别像你妈我,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你得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你看你姨,单位的福利待遇多好啊!吃着国家的粮,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逢年过节还有东西分。也就是现在家里做豆腐了,不做豆腐你爸你妈一年种地也赚不来你姨的工资啊!”/p


状态提示:吃瘪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