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志死亡难度>第一百零五章 军事六人组会议

回到军营,萧远便汇集了自己的军事小组开了个会,王二,徐晃,魏延,荀攸,包括高顺。/p

前三人是自己的属下,荀攸算是临时的幕僚,高顺则不同,名义上还是萧远的上司,现下算是同谋。/p

“诸位,今日我等聚于此处,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除掉董贼,还朝廷清明,百姓安乐!”/p

萧远顿了顿,说道:“昨日发生之事,现在可告诉大家了。”/p

说罢,萧远便把昨日的情形一五一十说了一遍,也包括他今日上午与王司徒的谋划。/p

待所有人呆若木鸡的听完,萧远说道:/p

“诸位,董贼得了传国玉玺,谋朝篡位之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我已取得董贼之信任,正可乘此机会,伺机而发!”/p

徐晃首先说道:“若是董贼要行禅让之事,必要筑受禅台,文武官员,先祭天地,再宣读禅让之书,此时,确是擒杀董贼之良机,只是擒杀董贼之后,台下军阵必然大乱,须得好生筹划,控制住董贼的亲信部队。”/p

“此确需从长计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伯义久在军中,熟悉董贼军力及部署情形,可先为我等讲解一二。”/p

高顺点了点头道:“董贼麾下,原有西凉精锐十万之多,且半数为骑兵,进入洛阳之后,在虎牢、汜水关两战中折损约两万有余,现尚存八万,除此之外,尚有原朝廷北军、南军若干人人目前掌握在董贼手中。”/p

众人听了,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p

高顺继续说道:“董贼这八万精骑中,现有约五万左右不在长安城内,由董卓之兄董擢等亲信旧部分带,屯兵于长安城外四方,拱卫长安。/p

“另有三万余人,自去岁进了洛阳城后,便与原朝廷北军混编,组为今日之北军,北军分有三支,吕布领其中一支,麾下李傕、郭汜、张济、董越、樊稠、胡轸、徐荣与我共八校尉,每校尉带多者三四千之众,少如陷阵营,只有一千人。”/p

“八校尉中,李傕已死,其中,郭汜、张济、董越为董贼嫡系,原西凉军人马,余者皆是原来何进或丁原属下。/p

“另外两支北军,由董贼女婿牛辅和董贼之弟董旻亲率,全是董贼的西凉原班人马,现日常分驻于长安城内一东一西,吾亦少见之,不知其虚实。”/p

“三支北军之中,当属吕布所率战力最强,装备精良,另外,尚有南军一万余人,但南军目前为董贼所不喜,早已失势,皆赋闲或只负责城内治安,刀甲不齐,粮饷不足,受禅当日,必不会列于台下,当会留在长安城内。”/p

听完高顺的讲解,众人沉默了半晌,魏延首先说道:/p

“一千对三万,何其凶险。”/p

“倒也不然,若是受禅台上能一击杀死董贼,其反抗者,十之二、三亲信死党而已,如此算来,也就一万之众而已,再加上原何进、丁原旧部,并未完全被董贼收伏,董贼一死,必然倒戈相向,我们倒不是没有机会。”徐晃说道。/p

“公明所言,亦是我所想,只是这十之二三之数,若是在这长安城内造反厮杀,定是一场大祸啊。”高顺说道。/p

荀攸道:“此事倒是不难,董贼受禅,必求于王司徒操办一应事宜,此等大事,必然请祭酒蔡大人出马,蔡大人与王司徒素来交好,请他把受禅地点设于城外,应当不难。/p

魏延补充道:“如此便易尔,城外厮杀,我等只需虚张声势,敌酋易生逃心,不至于以死相搏,我等只需驱散逆贼之军马,再收拢残兵溃卒,宣读天子诏书,言明只究贼首,赦免其从者便可。”/p

萧远总结道:“如此,我们再推演一次。”/p

“首先,董贼必将于近日去与王司徒商讨禅让事宜,王司徒必然应允,并开始着手布置一应事宜。”/p

“同时,吕布不见王青,必然先来找王司徒,王司徒告知其已送往太师府,吕布生疑,但慑于董贼积威,必不敢当面问之,必生疑心,父子猜疑,王司徒再徐徐以高官厚禄诱之,吕布必心生叛意。”/p

“禅让大典之日,北军必然尽数而出,列于禅让台前,当然,也有可能留几千人镇守长安,以防生变。”/p

“禅让台下阵列,当经由蔡大人以风水之由布置,将陷阵营列于靠近台前,禅让之时,必要求所有文武官员,一起上台拜祭天地,此时便可依号令起事,由吕布暴起刺杀董贼,我等便带兵蜂拥而上,只抓董贼亲信将领,便可一举拿下,震慑全军!”/p

萧远又继续最后补充道:/p

“当然,计划中,亦有颇多遗漏之处,须得大家好好商讨,否则,百密一疏,必将功亏一篑。/p

其一,司徒大人能否说得吕布,尚未可知,如若不行,须有备选之法;/p

其二,蔡大人不久之前与王司徒有过激烈争执,是否可靠,需要确认,以免误了大事;/p

其三,城内若留有董贼亲信,必为巨大隐患,若有人从城外逃回城内报信,逆贼拒城而守,内外夹攻,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矣。”/p

五人计议良久,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虽然有所遗留问题,但尚有时间去解决,这种战前依靠集体智慧讨论出作战计划的形式,萧远一直在亲身示范给自己属下,王二、魏延、徐晃三人早已习惯,而荀攸和高顺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军事会议,则是新奇又佩服不已。/p

……/p

忙完正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五章 军事六人组会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