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末枭雄录>第214章 戴眼罩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p

孙传庭的“倔杠头”脾气,是真的改不了了。他当面硬顶高起潜,把一场“军事巨头”会议,搞得紧张兮兮,这情景……与当初卢象升非常象。/p

可是卢象升已经死了。那孙传庭会怎么样?/p

……/p

会议因为孙传庭和高起潜针锋相对,自然没有议出结果,高起潜只说是“回去向皇爷如实启奏”,可是洪承畴和杨嗣昌都明白,所谓“如实”就跟放屁差不多,高起潜绝对是要向皇帝进馋言。/p

这种人,就是靠这个吃饭的。/p

搬弄是非,栽赃陷害……通过踩扒别人而提高自己。乃是此类人物的拿手好戏。/p

一场会议,在各位大将各怀心腹事下,不欢而散。/p

……/p

孙传庭和洪承畴都驻扎在北京西郊,两只部队鼓角相闻,距离很近,晚上上灯时分,洪承畴带着几个亲兵,来到孙传庭的大营里。/p

两个人在帐里掌着灯火商谈。/p

“白谷,”洪承畴神色郁郁地说道:“你闯祸了,知道吗?”/p

“督师,谢谢你好意提醒,孙某就是这个性子,有话在心里憋不住,不吐不快。”/p

“我不是不让你说,但是一句话百样说法,完全没必要跟高公公当面顶撞,他这种人往往很在意别人的态度……”/p

孙传庭又激动起来,“督师,可是眼下的情势你也懂得,我说的哪里不对?当初本应该把兵力重点放在辽东,对抗清兵,可是皇上不肯,以致卢象升孤立无援,战死贾庄。后来清兵退了,就应该及时转移重点,剿灭匪患,可是皇上患得患失,又被清兵打怕了,忽尔又要移兵蓟辽,岂不知此一时,彼一时也……督师,这是误着,照着高公公的意见去办,那要误事的。”/p

洪承畴缓缓摇头,“白谷,你想过没有,咱们刚刚剿灭李自成,你战功卓着,天下皆闻,难道就因为跟高公公相左,就把自己的这些功劳一笔勾销么?你这人脾气耿直我知道,就算不记功劳也不在乎,但是惹恼了别人,你的意见就更加不能被采纳,这个你想过么?”/p

“那怎么办?”孙传庭冷静了一下,反问道。/p

“你这样,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陪你一起,去向高公公道个歉,给他送点金银珠宝之类,这种人很看重钱财权势,见小利而忘命,你别再端着架子了,财宝礼品,我给你出……”/p

“谢谢督师好意,”孙传庭一口就给回绝了,“晚生绝不想端着架子。向高公公道歉,本来也没什么,可是这样一来,他就更加得意,更加会固执己见,我是在为大局着想,一定要面见皇帝,痛陈利害。”/p

“可是……”/p

洪承畴还想再劝,孙传庭朝他深鞠一躬,“督师,您的恩泽,白谷心领,我意已绝,必须面圣,对高公公道歉一事,休得再提。”/p

一句话把门都给封死了。/p

倔人,也分等级,初级的,别人劝劝就算了。中级的,得到教训之后能够软下来。高级的,就算是把脑袋撞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p

孙传庭属于高级的,越来越倔,头撞南墙不回头。/p

洪承畴劝不动,也就算了。嗟叹了一阵,返身回营。/p

……/p

过了几天,从北京出来一队人马,打着“兵部”的旗号,马架子车上装着满满的酒桶、猪肉、鲜果,热热闹闹,吹吹打打,来到洪承畴的大营里。/p

为首的官员是兵部侍郎,到洪承畴大营来犒赏军队的。/p

洪承畴带着几十名将领,列队迎接。军乐奏响,喜气洋洋,把慰劳队引入军营里。/p

打了胜仗的军队得到上级犒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洪承畴这回剿灭了李自成,理应得到奖赏,在北京西郊犒赏三军,是意料之中的事。/p

全军欢腾。/p

不论能不能喝到一口“犒赏之酒”,吃上一个水果,这是荣誉,是对军队作战功劳的肯定。参战后的士兵最盼望的就是这个。/p

大营里欢声笑语,军乐齐鸣,别提多热闹了。/p

但是——另一边孙传庭的大营里,可就尴尬了。/p

两军大营紧挨着,洪承畴那边的动静,孙传庭这里看得清清楚楚,那么热闹的“犒赏三军”,能瞒得过士兵们的眼睛?很快,消息报到了孙传庭那里。/p

孙传庭迅速登上大营里作为了望台的谪楼。/p

向远处看去……/p

彩旗飘飘,军乐悠扬,欢声笑语……/p

而自己的大营里,冷冷落落,死气沉沉。这对比也太鲜明了点。/p

这情景让人气愤。/p

气愤到要吐血。/p

孙传庭觉得耳朵里“嗡嗡”一阵响,眼前发黑,用手扶住谪楼的木头栏杆,差点跌坐下来。/p

这太掩人了吧。/p

两只军队都来自前线,都在剿灭李自成的战役中战功卓着,在京外并列扎营,却受到如此不一样的待遇,这……让人如何能够忍受?/p

给人戴眼罩啊。/p

犒赏洪承畴,孙传庭并没意见,人家在围剿李自成的时候确实功劳最大,可是……姓孙的没功劳也是苦劳吧,兵部如此作法,岂不是伤了孙营里全体将士的心?/p

“嗡——”/p

孙传庭的耳朵里象是刮风,觉得天旋地转。/p

他明白,这全是前几天“军事会议”的时候,自己顶撞高起潜,引起的后果。/p

终于,报应来了。/p

……/p

<

状态提示:第214章 戴眼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