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高原寒区适应性训练,c团部队装备的行军帐篷不是普通的帐篷,而是防寒性能优良的棉质帐篷。/p
这种帐篷厚重结实,搭建起来就特别费力。/p
在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下从事体力劳动,人就像在平原地带负重二十公斤干活,体能消耗很大。/p
c团有两三年没上过昆仑山进行训练,有些指挥军官对山上的情况不了解,战士们更没经验。/p
在没有适应环境气候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大负荷劳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p
等到部队安营扎寨就绪,不少战士出现了高原反应,个别因并发症住进了七里铺军队医疗站。/p
这所医疗站隶属于解放军486医院,曾经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医疗站”荣誉称号,过往的官兵把这里的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高原生命守护神”。/p
在雪域高原,最怕发生的就是感冒。感冒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引起高原肺水肿乃至脑水肿,危及生命。/p
这些年来,486医院的高山病研究所经过不懈努力,总结出一套高原防病经验,也研制了一些高原特效药物,高原病的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不过偶尔,还会有个别战士把年轻的生命留在昆仑山。/p
由于为数不少的战士出现了身体不适,c团原定到达次日展开的训练只好推迟。/p
根据当时的情况,a师贺成功副师长果断决定,部队原地休整三天,让战士们的身体有一个缓冲,然后再开始训练。/p
陈默和刘翠随部队机关人员住在七里铺兵站。/p
他们听说有些战士住进医疗站,不约而同地把采访地点首选在医疗站。采访的对象当然是那些刚上山就生病战士。/p
他们想听一听战士的反映,了解一下他们对高原的感受,是否有畏惧心理,伤病可否及时治愈,会不会影响接下来的训练?/p
这些情况都是新闻干事当下最关心的。/p
从兵站到医疗站有五百多米的距离。两人带着相机、采访本一同前往。/p
刘翠穿着宽大的新式高原迷彩服,显得有些不协调,好端端的身材全都被隐藏了起来。/p
在路上,陈默问:“来到3700米海拔高度,感觉怎么样?还可以适应吧?”/p
“可以,就是翻越达坂的时候,感觉有点头疼,现在还有些胸闷,没有其他不适。”刘翠说,“你呢?”/p
“我也是,没有太大的反应。”陈默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有过上次去帕米尔高原的体验,这次就没有什么可怕的。”/p
“上次,帕米尔高原的体验?嗯,是挺好的。”刘翠微笑着说。/p
陈默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不严密,被刘翠故意曲解。她想说的是那个风雪夜晚两人独处帐篷的体验吧。/p
“我说的是身体反应。”陈默解释道。/p
“呵呵,明白。”刘翠笑了,“听说,高原对女人和孩子特别眷顾,不会轻易伤害他们。这说法可靠吗?”/p
“似乎有一定道理。我也听说过。”陈默生怕刘翠把话题引到情感方面。/p
他便有意说点别的事:“你上次那份调查报告,还有后续反应吗?”/p
“真是奇怪,一直到现在,泥牛入海,狄主任什么也没说。既没有安排人真正调查,也没有再批评我。”刘翠说。/p
“这就是领导的工作方式。你的心血又白费了。”陈默说。/p
“我还是不甘心,还是想向上级如实反映情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拖延,刘翠的激情有所减弱。/p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医疗站。/p
这是一个小四合院,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中国人民解放军486医院七里铺医疗站”。/p
院子里三个方向都是平房,正门口那块“英雄医疗站”的金色牌匾特别醒目。/p
正对着大门有十几间房子,全是病室,左右两侧分别是医护人员的宿舍、食堂和库室。/p
刘翠跟着陈默,按照标示的路线来到一间病房。/p
推门进去,眼前的情景让他们有些伤感。/p
病房内有四张床,每张床上都躺着一名战士,每名战士的身边有一个蓝色的氧气瓶。他们都在吸氧,有一名战士还在输液。/p
陈默刚一进房间,靠近门口的那战士就认出了他,他拿开氧气罩,欠了欠身子,冲着陈默笑了笑,说:“陈干事,你来了。”/p
“不要起来,不要起来,快把氧气罩带上。”陈默连忙劝阻他,“没什么事,我们来看一看你们。”/p
另外的两个战士也侧过身来,看着他们,但没有拿掉氧气面罩。还有一战士没有动,他是睡着了。/p
陈默没有说话,用眼神示意刘翠去别的房间。他们悄悄地出来。/p
陈默说:“这几个战士都在吸氧,我们不能去采访他们,还是看一看别的吧,找那些病情较轻一点的。”/p
刘翠点头表示赞同。/p
“即使是采访,也不必多问,拍两张照片,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就行。战士养病要紧。”陈默说。/p
刘翠频频点头。/p
他们又推开一个病房,同样是四个病号,一位护士正在给一名战士扎针。他俩没出声音,又去别的房间。/p
这间病房里有三个病号,两个战士躺在床上吸氧,一个战士坐在床头,他的头上系着一条绷带,本来闭着眼睛,开门声音惊动了他,他睁开眼睛。/p
“噢,是陈干事,你们来了。”c团战士大部分都认识陈默。/p
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