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边地疏红>第二百一十五章 梅莉芬芳

“你稍等一下,我换件衣服。”张心梅说。/p

“那我到外面等你。”陈默准备去房间外等着。/p

“哎呀,你就坐着看电视,我去卫生间换,行了吧。”/p

陈默心里说,女人呐,真麻烦。很快张心梅从卫生间出来,一袭白色连衣裙,宛如翩翩仙女下凡来。/p

陈默不敢多看她,生怕自己心乱了。两人一同出了招待所,陈默拦了辆出租车直接去夫子庙。/p

夫子庙景区,霓虹闪烁,流光益彩。老夫子的礼教阵地已被市场经济的商铺占领。除了建筑意义上还可称作庙,其实全成了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商店。/p

秦淮河仍然韵味悠长,在现代灯光的映射下,越发迷人。如果说过去的秦淮河是一位雍容华贵、貌似天仙的歌女,那么,现在的秦淮河则更像一位巴黎时装舞台上的金发女郎。/p

河里渔船很少,星光点点。陈默不知道《渔舟唱晚》的佳曲是不是作者来自这里的灵感。/p

画舫依然很多,供游人乘坐畅游秦淮。游船的音响里播放着《春江花月夜》的曲子,也有的游船上坐着佳人弹琵琶、弹古筝。/p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千百年来,江南富庶,生活优越,打造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p

陈默真得感谢张心梅提议来这里玩,好景美不胜收,的确不虚此行。/p

游船、画舫一艘接一艘的靠岸,然后又起航。游客陆陆续续下船又上船。/p

陈默和张心梅找了一条有琴师弹奏古筝的画舫,在舱内靠船舷的地方坐下来。/p

身着古代服饰的女服务员很快把现代饮料送到每个人跟前,可口可乐每人一听。摇船的梢公身披梭衣,手持竹篙。/p

画舫内挂着六个大红灯笼,舱内座位的前排,有一个稍突起的平台,台上有一架古筝,古筝后面坐着一位头戴斗笠、身着深色短褂的琴师,琴师背后的舱壁上,挂着一把带穗的宝剑,如此装扮,让本来就雕梁画壁的画舫,更加古色古香,感觉像是回到数百年前。/p

游客还没有坐满,画舫还在岸边停靠。导游人员拿着小扩音器不停地喊:“乘画舫,游秦淮,赏明月,听古筝。快来快来,马上开船喽,马上开船喽。”/p

张心梅并不在意画舫在岸边多停一会儿,她四下里搜寻着秦淮河的夜色和灯光,生怕有什么没有装入眼睛,留下遗憾。/p

她不停地指着窗外,让陈默看这看那,内心的喜悦跃然脸上,像是三年没出过家门,终于被允许出来的孩子。/p

陈默陪着她,顺着她手指的地方四下观望。/p

这时陈默听见,一位女性导游在小扩音器里喊:“.”/p

陈默向舱口看去,一群外国游客上了这艘画舫。一位拿着小黄旗子,戴着黄帽子,留着马尾巴的导游帮助他们一一找到座位坐下,还用英语在向他们介绍什么。舱内的光线比较暗,这位导游有点眼熟。他正想仔细看清楚,却被张心梅拉住了手喊道:“快看,月亮。”/p

陈默不好意思地把手往回一缩,张心梅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有些唐突,笑笑说:“看,水中的月亮,这么圆。”/p

陈默从舷边看去。可不是?圆圆的月亮在水里晃晃悠悠。由于水面和岸边灯光闪烁,月亮在水里的影子就很少有人发现。这么圆的月亮,应该是一个团圆之夜,可惜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它。/p

梢公吆喝了一声“开船喽”,随着琴师手起指落,悠扬的琴声在秦淮河流淌开来,画舫离开了岸边。/p

那位导游面对着游客用英语为外国人作介绍。/p

尽管她戴着中国导游特有的帽子,在昏暗的灯光下,只能看到她的半张脸,可是陈默已经认出她来了。/p

他的心里很热又很冷,还有点酸。是她,没错,就是她。/p

导游简单介绍了一些情况后,便找个位子坐下来。游客们欣赏着古筝琴韵,议论着这人间仙境,陶醉在秦淮河的美景之中。/p

张心梅生在西域、长在西北,终于见识了如诗如画的江南夜色,完全被这如梦如幻的夜景摄住了魂魄,一时如痴如醉。/p

陈默却早已心神不宁,他不时探头看看那位导游。往事若隐若现,她,是她吗?难道她做了导游?/p

……/p

船在水中流,人在梦中游。这一程水路走了半个多小时,画舫在望江亭码头靠岸,游客纷纷下船,导游带着她的外国朋友也上了岸。/p

陈默和张心梅坐在船尾。船刚靠岸,陈默便站起身来,只是由于坐在前舱的人走得慢,他着急也没办法。/p

陈默上了岸,那群外国人已走出去数百米。陈默加快脚步追了上去,张心梅跟在后面小跑着,不知道陈默想干什么。/p

他们一直追到了停车场,导游正组织游客登上一辆豪华大巴。陈默跑到车跟前时,车下只有两三个人了。导游挥着小黄旗子,嘴里说着英语。/p

陈默走过去喊了一声:“陶莉。”/p

导游一转头,陈默看清了,果然是陶莉。/p

陶莉显然很意外:“怎么是你,陈默,你怎么在这儿?”/p

“我带朋友来玩,刚才在画舫里看着像你,没敢认,下来才看清楚。”陈默有一点点的兴奋。/p

“就是的,画舫里光线太暗,我都没注意到你们。”陶莉笑着说。/p

“陶莉,这是张心梅,我战友的朋友。”陈默指着张心梅给她作介绍。/p

陶莉打量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五章 梅莉芬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