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太太的引导下,贾政慢慢的有了一些改变,学会了怎么跟同僚相处。虽然,他笑起来还不是那么自然、甚至有些僵硬。那些奉承的话,他也还没学会说。却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原先住他们家的那些清客门人,在知道他和大哥分家之后、再一个是贾政让他们自便。那些人想了想,觉得跟着贾政这么个没啥前途的人在一起,他们也安逸不下去了!几个人商量之后,便都走了。
贾政看到人都走后,松了一口气。
在那天无意中知道真相后,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跟那些人相处。每次看到那些人,他心里就一阵难受。总想着让他们快些走、不要再看到他们。可人家不走他也没办法撵人不是?谁让他识人不清的把他们给请回来呢?
如今,他有正经的事情要做,每天去衙门工作。在跟那些同僚熟悉后,他觉得那些同僚才是真正有学识、有见识的人。那些个清客门人什么的,不过是一些不得势、又无法出仕,只能找些愚蠢的、识人不清的、还没什么本事的人l。
想到这些,贾政就觉得挺郁闷的。
就他们那样的人,不过是想借之前荣国府的势罢了!整天在自己家里只要谈天论地还不愁吃喝,他们只怕早就觉得自己很蠢、很可笑了吧?!
在那些人走的时候,贾政是一点都不留恋。虽然他一脸的严肃,别人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着啥。
自他懂事起,母亲眼里就只有他和妹妹两个。跟大哥的关系那是一点都不好!在贾政的眼里,那个时候,母亲从来都没有给过大哥一点点的好脸色!
同样、祖母眼里却只有大哥,从来不把自己这个嫡次子放在眼里过。
大哥眼里的孺慕之情,母亲也一直当成是看不见。于是,他心里平衡了!
只是,那个时候的母亲,没有教过自己什么东西。或许有过,但自己没有在意而已。而那个时候,父亲在家的时间也不多。
便是父亲在家,也没有时间教导他们兄弟俩。偶尔跟他们说说,也没说个清楚。大哥跟母亲不亲,跟父亲也不如自己亲。这或许是母亲只在父亲面前提自己的好、却从来没有提过大哥的好的原因吧?!
可,父亲过世后,母亲病了那么长的时间后。她的嘴里、眼里让人看得说出来的话,自己跟哥哥已经是相等的了。
孝期里,母亲常常把他和大哥都叫道身边,嘴里说着聊天解闷。但他现在知道了,母亲是在教导他们兄弟俩为人处世。
要不是有那两年多的教导,他也不能在衙门里、好好跟同僚相处。更不能跟有学识、有本事的同僚学习。
想想自己第一次进衙门那天,别人眼里的他,根本就什么都不是!他不傻,可以看得出什么人不屑自己的存在。说句不好听的,自己出现在那里,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强占了别人的名额。
要不是中午母亲让冷安给他送饭食,并对着同僚说的那一番话。估计他可以僵着脸在衙门坚持一整天、直到下午出了衙门!那么,以后在衙门里再没人跟他说话,或许别人根本就懒得理他。
而现在,他跟同僚不仅能互相好好的说说话,好些个同僚已经开始教他怎么办公了。
他是很感激母亲给他的帮助的,只是他什么都不能为母亲做。还让老母亲每天都为他操心。
在听到母亲和大哥说要去热泉庄子住些日子的时候,他倒是很赞同的。但想到母亲的嘱咐:
“政儿,母亲和你大哥去温泉庄子,是要住一些日子的。到时候母亲把珠儿和琏儿都带去。你要注意家里,特别是你媳妇。可别让她又去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母亲话里的意思他又岂能不知道?要不是为了珠儿和元丫头,母亲和他也不会那么容忍王氏了。
母亲和他商量过的,如果王氏还是不能悔改的话。为了珠儿的前程,便只能把大舅兄请过来把事情说清楚,他也不休她,只是把关到佛堂到老;如果她没再犯,当然更加好了。
在老太太的眼里,这会儿的贾赦是比贾政要好一些的。不过在听了贾政在衙门的所作所为,还是很欣慰的。
毕竟他那么一个迂腐不堪的人,如今能好好的跟同事相处,还交到了朋友,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对于贾政的改变,老太太觉得他还是有些前途的。
想想电视剧里那个贾政,整个一道貌岸然的。对着贾宝玉,不是喊打就是喊杀的。儿子出生就养在老太太身边也就算了。
他要是有一点点的心,去干预一点贾宝玉的成长,多少也能拉回一些的吧!可他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贾宝玉犯错的时候,不是直接出脚就拿起板子就打。还不跟他讲道理的直接用刑。
剧里的老太太更是,儿子打了孙子,也就会抹泪说什么‘回金陵’的。愣是把贾宝玉养得更加的废!
她的孙子要是这样的性子,她不抓他回去跟着一起种田才怪。让你不知道钱难赚、米难种。想白吃、白喝还嫌弃家人的赚钱方式。
一分钱都不给你花,你干活就有吃喝,不干就饿着。饿你几天,也不过是身体虚弱一些而已。
就是知道悔改了,以后也不能让他事事如意。没有挫折感的孩子,长大了稍微受到一点点的挫折,他又怎么能跨过那一道坎呢?
现在,贾政那么大一个人都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改变自己的性格,多难得啊!
所以,老太太就算是要去温泉庄子,也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