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老太太是知道贾赦这天进宫见皇帝的。
头一天,贾赦就跟林如海商量好,要怎么去面圣。
回来就跟她说了这件事,老太太当时还问:
“你就这么拿几个玉米、一袋土豆去见圣上?”
“是啊!”
“你没有食谱,就这么拿去,圣上又没吃过这种东西,谁会相信你?”
“这倒也是,可是,我们也不知道那什么食谱……”
“行了、行了,琥珀,你去把笔墨给拿来。”
“是。”
“母亲,这是……”
“我说,你写,把最简单的食谱给写下来,等到你去见圣上的时候带去。倒时候圣上让厨子去做。只有品尝过了,他才会相信这些真的是粮食、是真的可以食用。”
“还是母亲想得周到!”
当然,老太太也没说多复杂的做法,土豆也就一个红烧、一个醋溜。玉米的做法倒是稍多一些。
毕竟,这些算是新物品。如果一下弄出一堆的食谱,别人就要问了:明明是刚种出来的粮食,别人还都不知道能不能吃,你就给弄出一堆的食谱,这食谱又是怎么来的?这不是把怀疑送到别人眼前,让人质疑吗?
这天贾赦进宫时,是从老太太这里出发的。所以,在贾家,会知道这件事情的,除了贾赦跟老太太以外,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件事。
在老太太仅有的一点点印象里,这皇帝还是挺好的一个人。能有这印象,还是他们家在那么闹腾的时候,也没见他生气。至少,贾赦去还钱的时候,还拿到了奖赏。并且还帮他们家保密,没说出来。
所以,这天贾赦进宫的事情,老太太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只是,过了午时还没见贾赦回来,老太太的心就悬了起来。
想着:不就拿了几个玉米、几个马铃薯什么的去给皇帝看吗?有必要看那么久吗?就算要煮来吃,这段时间里,就是一个一个的煮,也该煮好吃完了吧?就算加上那什么马铃薯也不至于煮那么久啊!
难不成,因为皇帝无聊,要把玉米一颗一颗的掰出来慢慢吃?要真是这样,也不知道、他要吃到什么时候呢?他要真那么奇葩的一颗一颗吃,也不嫌少、不够塞牙缝啊?
再说,这大儿子不过是好心的想为国做一些事情而已,皇帝应该不会为难他的!说不定,那皇帝一个高兴,还会给大儿子奖赏呢!
想想这玉米、马铃薯要是能普及,会有多少农民能吃饱。冬天能让多少人因为有吃的可以熬过去啊!这对一个皇帝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吧?是吧?
这么久都没回来,是不是因为皇帝一个高兴,所以奖了她儿子御膳尝尝?老太太自我安慰的想。
老太太没精打采的吃午膳,那饭量,都不到平时的一半。就放下筷子说:
“你们慢慢吃,我饱了。”
老太太一放筷子,本来低着头用餐的贾琏,顿时瞪大了眼睛问:
“祖母身体不适吗?怎么吃那么少?”
“祖母没事,就是一时没什么胃口而已。”
“那,要不,祖母您再用一碗粥吧!”元春小心的说。
“是啊,母亲,再吃一些吧!”另一边的张氏也跟着劝道。
老太太看了大家期盼的眼神,硬着头皮又喝了一小碗的粥。就吃不下了,实在是有些担心贾赦会出事。
转眼中午就过去了,还没见贾赦回来!老太太又不由得怀疑自己的想法。谁让这个年代皇权至上呢?皇帝高不高兴都在他的一念之间。或许前一刻他还是高兴的,但下一刻就心情不好了,心情不好就会找人撒气。
贾赦也算是个比较圆滑的性子了!但有时候他也会有得意忘形的时候。
他一旦得意忘形,就会变成话唠。
老太太可是领教过他的话唠。当时,老太太跟他学怎么辨识古董的时候,他愣是能说上一整天都不嫌累。
自己当时无聊,他想说就由着他说了,也没有阻止。这会儿没回来,是不是因为他把东西献给皇帝,皇帝一高兴就随口表扬他几句。
然后,他一高兴就忘形,接着进化成了话唠。哇啦哇啦的没完没了的跟皇帝说起来吧?
老太太可以无事听他唠叨,可那是皇帝啊!他怎么突然就变得那么不着调呢?在皇帝面前,是能变话唠的吗?他的胆子本来就不大,怎么就敢在皇帝面前进化呢?儿子喂!要不要那么吓人啊?
老太太只能自己暗自着急,毕竟这事其他人都不知道,也担心不起来不是?
看着另一边依然淡定的儿媳妇。暗叹:无知者真是幸福!
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如何,所以,家里除了老太太外,贾赦并没有告诉其他人。
在贾赦的心里,已经习惯了跟母亲报备他去做的任何事情。他总觉得,跟母亲说过以后,做事情心比较定。
如果哪天他忘了告诉母亲,那么他出去的一整天,都会心神不定。总觉得少了什么似的。母亲,可不就是他们家的宝嘛!
所以,有什么事情,他首先想到的是去跟母亲商量,而不是他二弟或者其他的人。
就在老太太回到自己的院子,又交代了鸳鸯让人去大门口告诉守门的,让贾赦回来就先到她院子去一趟。
那么久没等到人,老太太顿时焦躁不安的时不时看向门外、然后自行补脑想到了最坏的打算。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听到外边传来:
“老爷回来了!”
“老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