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近南看到男子安全到达终于送了口气,当众人到达长廊对面时,这才发现左方出现另一廊道,连接另一空间。
穿过廊道后,众人高举火熠。定睛一看,立时愕然以对,面前是两个一摸一样的四道石门!
这个寻宝,不过是,才刚刚开始而已!
——————————————
相隔千里之遥的京城,此刻吴三桂欲意造反的事情已经暗中汇报到了京城,康熙小皇帝震怒当即下旨给明珠、索额图准备庭议撤藩之事。
次日清晨,康熙便召集众王公大臣,在太和殿上商议军国大事,小皇帝居中坐于龙椅,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大学士、尚书等大臣分班站立。
康熙拿出了朱国治呈来得奏折,说道:“云南巡抚朱国治上奏,吴三桂养兵买马有意谋反,对于这件事该当如何,大家分别奏来。”
诸王公大臣传阅奏章后,康亲王说道:“回皇上:依奴才愚见,不如削藩,让平西王吴三桂交出兵权。”
康熙道:“何以见得?你且说来。”
杰书道:“上次三藩藩主自请撤藩,皇上你您体恤他们的功劳和才干因而拒绝。可是没想到吴三挂包有歹心,这样的奸臣如何能容?”
康熙点了点头。
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白发白须,年纪甚老,说道:“以臣愚见,凭朱国治一人之言,并不能当真。此事须三思而行,不若朝廷温旨慰勉,侧边警告试探一番,说三藩功勋卓著,皇上甚为倚重,须当用心办事,为王室屏藩。撤藩之事,应慎重为之。”
康熙道:“照你看,三藩不撤的为是?”
卫周祚道:“圣上明鉴:老子言道:‘佳兵不祥’,就算是好兵,也是不祥的。又有人考据,那‘佳’字乃‘惟’字之误,‘惟兵不祥’,那更加说得明白了。老子又有言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吴三桂自镇守云南以来,地方安宁,蛮夷不扰,本朝南方迄无边患,倘若将他迁往辽东,云贵一带或有他患。”
康熙思量片刻,心在自己亲政没有多久,确实不是该用兵的时候,撤藩之后,西南少了重镇,说不定会有边患。吴三桂兵甲精良,素具威望,蛮夷慑服。一加调动,是福是祸,难以逆料。
小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兵凶战危,古有明训。一有征伐之事,不免生灵涂炭。可是三藩每年的开支已占国库支出一半,早已力足可敌国,而今吴三已暗中勾结其他势力,意图谋反。你们说朕如下温旨慰勉,旁敲侧击警告一番,这事就可了结么?”
索额图心知皇帝必要对付三番,又见康熙对众人的议论不置可否,料想小皇帝必定不想此时与吴三桂打仗,说道:“吴、尚、耿三人都善于用兵,倘若朝廷撤藩,三藩竟然抗命,云南、贵州、广东、福建、广西五省同时发兵,说不定还有其他反叛出兵响应,倒也不易应付。照奴才看来,吴三桂和尚可喜年纪都老得很了,已不久人世,不妨等上几年,先稳住他们,我们也好暗中积蓄实力。到时候不管是撤藩,还是打仗都有把握得多了。”
康熙微微一笑,说道:“你这是老成持重的打算。”
索额图还道是皇上夸奖,忙磕头谢恩,道:“奴才为国家计议大事,不敢不尽忠竭虑,以策万全。”
小皇帝微笑着走下了黄金龙椅,英俊的面上看出不半丝不悦,只是那太过明亮的眼中蕴含深意,不清不淡的问大学士图海道:“你文武全才,深通三韬六略,善于用兵,朕若是想要消弱三藩实力,该如何做?”
图海道:“奴才才智平庸,全蒙皇上加恩提拔。皇上明见万里,朝廷兵马精良,三藩若有不轨之心,谅来也不成大事。皇上想要削弱三藩,那么就应该先行分化,在心收拢?”
康熙问道:“如何分化、收拢?”
图海道:“下诏停撤耿、尚二藩,以孤立吴三桂。宣布对于散处各地的耿、尚二藩旧部,一律宽宥不究,剿抚并用,极力争取。”
见康熙目光露出满意,图海又道:“三藩的军队撤离原地,朝廷须另调兵马,前赴云南、广东、福建驻防。数十万大军北上,又有数十万大军南下,一来一往,耗费不小,也势必滋扰地方。三藩驻军和当地百姓相处颇为融洽,不闻有何冲突。广东和福建的言语十分古怪奇特,调了新军过去,大家言语不通,习俗不同,说不定会激起民变,有伤皇上爱民如子的圣意。”
康熙满意点了点头,勾唇笑道:“朱国治所上奏只是猜测,吴三桂未必是有心造反,就按图海说的办法办吧。”
明珠脑筋最快,立即说道:“图海大学士果然文武全才,深通三韬六略,当真令人好生佩服。若不是皇上洞烛机先,派遣朱国治为云南巡抚探察,我们在京里办事的,又哪知道吴三桂这老家伙深蒙国恩,竟会心存反侧?”
他这几句话既捧了康熙和图海,又为自己和满朝同僚轻轻开脱,跟着再坐实了吴三桂的罪名。
太和殿上,人人均觉这几句话甚为中听,诸大臣本来都惴惴不安,这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康亲王和索额图也是康熙心腹,这时自然会意,当即落井下石,大说吴三桂的不是。
众大臣你一句、我一句,都说该当撤藩,有的还痛责自己胡涂,幸蒙皇上开导指点,这才如拨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