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春节之前的一周,钟离妤从香港回来了。
如今的香港,还是笼罩在英女王的淫威之下的,言必称皇家香港什么什么的,就连警匪片里面也都是如此。
不过,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渐渐临近,香港人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
由于对未来前景预期的不明朗,港人心态也比较复杂。
对于香港的超级有钱人而言,此时也产生了分化,一部分底子不大干净的有钱人,自然是选择移民加拿大等国家,那里居住条件好,移民门槛儿也比较低,而且华人移民形成了小圈子,生活习惯上不受太大的影响。
另一部分没有什么大问题,同时又跟大陆官方接触来往频繁的有钱人,则是选择了低调隐忍,暗自发展的路线,就比如香港的李氏家族、霍氏家族、董氏家族等等,这几大家族得益于跟大陆之间的密切联系,近年来的发展都很迅猛,他们自然是不会走的。
夹在中间的一些小家族,就比较悲催了,左右观望风头火势,一时之间难以取舍,既舍不得在香港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家业,又担心香港回归之后,会遭遇政策方面的倾轧。
钟离妤这一次去香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香港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研,看看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叶开在水木酒店为她接风洗尘,这是一家新开的五星级酒店,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不错,据说老板是新加坡人,具体背景什么的,不是很清楚。
当然了,这是因为叶开对此没有什么兴趣,真的想要弄清楚的话,自然会有很多人抢着去帮他办这件事情。
两个人也没有定包间,直接就在大厅里面,选了一处靠窗户的桌子用餐。
“香港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钟离妤的气色不错,自从钟离家的事情圆满解决之后,她身上的压力消失,顿时就恢复了那个经济专业博士生的本色,“房地产业对香港的宏观经济,远远超过一个投资市场的作用。因为香港经济的基石是自由贸易,货物的进口及出口皆为零关税,所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客观上为香港政府建立一种代理制度。而土地,更是香港政府的首要收入。”
叶开笑着点了点头,亲自为钟离妤倒了一杯红酒,仔细听她说话。
香港房地产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盛衰循环,第一个周期是1946年至1959年,香港人口1946年为60万人,1949年增至186万,到1959年超过了300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住房需求急增。在港府政策推动及利益驱动下,上世纪50年代,大量资本涌入,香港出现了房地产建设热潮。到了1958年,房地产市场开始供过于求,房价、地价下跌了70。
第二个周期是1959年至1969年,1959年开始,香港经济出现转机,加上来港的外国人、国际商业机构增多,对商业楼宇、住宅的需求增加,刺激房地产业迅速回升。由于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过度贷款及其他因素,1965年春,香港爆发了银行信用危机,接着房地产价格暴跌,许多地产公司倒闭,香港房地产业陷入了战后第一次大危机之中,一直延续到1969年才有所好转。
第三个周期是1969年至1975年,1969年香港房地产市道逐渐复苏,港府于1972年制订了一项“十年建屋计划”,令投资者信心迅速恢复。但1974年的石油危机导致香港股市暴跌,又带动房地产业全面调整,香港地价下跌40,楼价下跌了30-40。
第四个周期是1976年至1985年,1975年底开始,房地产市场重又回升,港府1976年开始地铁修建计划,提升了城市土地价值;1978年,又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即廉价屋计划),解决了222.5万普通市民的住房问题。1977年香港人口超过450万人,1979年达到500万人。需求增加,令楼宇供不应求,新兴市镇(屯门、沙田、葵涌等)逐步形成。
承接70年代后期的快速发展,1981年香港房地产市场达到高潮,但随后而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及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令港人出现信心危机。1982年底,香港楼价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产市场全面崩溃。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市场才重新复苏。
第五个周期是从1985年底至现在,80年代香港房地产业在70年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90年,港岛区的房价比1981年上升了一倍以上。
钟离妤将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向叶开做了详细的汇报之后,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虽然香港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稳步攀升的势头,但我认为未来的成长前景依然值得期待,如果此时入市,相信几年内会给我们带来超过两倍以上的回报。”
叶开听了,就点了点头,对钟离妤的观点表示赞同。
事实上,在叶开的记忆当中,香港的楼价从1991年到1997年,上升了4倍左右,直到1997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楼价才一路下跌,跌去了七成左右。
“我们现在的资金一共有,7亿2千万美元。”叶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如果在香港楼市里面呆上三年,大概能有百分之二百的收益,那就是21亿美元,这个投资风险是最小的,回报却比较喜人,这事儿可以做,嗯,留下2千万美元以备不时之需,其他的可以全部投进去!”
“7亿美元,全投进去啊?!”钟离妤听了叶开的话,顿时吓了一跳。
虽然说她认为香港楼市看涨,可是也没有叶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