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变身香江>第一百六十七 在内地

季鹏辉决定将《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推荐给自己的师弟,远在北边在《光明日报》当副主编的林道仲。

不过他的这个推荐方式有点特别,没有事先告知,而是将这一期的《明报月刊》直接邮寄到了《光明日报》的编辑部,准备给林道仲一个惊喜。

整个过程时间有点漫长,距离季鹏辉寄出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后,他才收到了林道仲的回电。

电话里,两人谈了一下工作上的问题。谈完了,然后不可避免的说到了《大国崛起》。

“老林,如何啊,这文章可有可观之处吧?”季鹏辉用说笑的语气提起了话题。

“怎么说呢,嗯,讲大国之兴衰,立意、文笔无疑都是上佳,更难能可贵的是,能用全球性的视野去看问题,高屋建瓴啊。而且有着强烈的指向性,如果能够总揽全局,也许对我们国家的发展,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林道仲赞叹道。

能够当上《光明日报》的副主编,主持报社的日常工作,林道仲看事物的眼光当然是极深的,只是管中窥豹,就因为《大国崛起》的内容和季鹏辉的推荐,瞧出来了《大国崛起》的真正内涵。

实际上他早在半个月前就收到了季鹏辉邮寄过来的包裹,不过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工作时间之外他都在阅读、思考和全方位去解读《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等到完全读通了有时间了空闲下来了,才给季鹏辉打电话。

“哦,想不到老林你的评价这么高啊。”季鹏辉笑道。

……

两人就《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谈论了一会,林道仲好奇的问了一句:“能写出如此雄文的,这林静到底是何许人也?”

“哈哈,老林,我就猜你按耐不住要问上这么一句。”季鹏辉发出爽朗的笑声,说实话,他当初在看了它的作者的资料也是吃了一惊。所以他现在是不无得意的说道,“这林静,在香港,在台湾,可都不是什么默默无闻之辈。”

“名气很大?”

“去年才……”然后季鹏辉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林静的资料简单的说了一下。

林道仲被狠狠震惊了一番,半响才叹道:“嘶,不到十七岁,这几近于生而知之,妖孽了。”

“那是否有望登上《光明日报》啊?”说到这里。季鹏辉适时的提了一句。

“原来老季你打的是这个注意。”林道仲呵呵说笑了一句。沉吟了一下。才正色说道,“要是按我的意思,完全是没问题的。但以这文章的作者背景,想要刊登上《光明日报》。就并非我一个人能够做主了。这样吧,我把文章提上去,让编辑部讨论一下。”

季鹏辉对林道仲的这个说法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光明日报》不是一般的报纸,地位非同小可,上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着深层的意义的。《大国崛起》不是说不好,只是因为内容问题和作者的背景,其中就可能涉及到了政治方面的问题,所以并不能草率行事。

有了心理准备的季鹏辉答道:“这个不急。对于刊登这事我也还没问过作者,只是探探你的口风而已。况且,据说这是系列文章,后面还有好几十万字,涉及六七个国家。”

“还有哪几个国家?”

“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沙俄、苏联和美国这几个国家。听说最新的一篇讲荷兰的《小国大业》快要出来了。”

“这么快?”

“你是不知道她当初写史文章时的速度,那才叫做快速绝伦,这其实算是慢的了。根据《明报》上的说法,这《大国崛起》系列应该是从去年就开始构思了,所以也不能是太快。”

……

通电说了有大概半个小时,林道仲放下电话,坐在书桌前,一边抽烟,一边琢磨着该如何说服编辑部里的几个长着花岗岩脑袋的老顽固,将《大国崛起》刊登出来。

“爸,我回来了。”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推门进来,见书房里烟雾缭绕,眉头微皱,说,“怎么又抽起长烟了?”

“是清文啊,在想些事情。”林道仲点点头应了一声,却没有回答青年的问题。

“刚才和季叔叔通过电话?”青年正是林道仲的儿子,北大大二的学生。

“嗯。”

“有没有帮我问买了书没有,什么时候能寄过来?”

因为季鹏辉在香港,能够方便的买到很多在国内看不到的外文书籍,所以林道仲委托季鹏辉每隔一段时间就买一些新出的书籍寄回来,所以林清文才会有这么一问。

“你季叔叔最近很忙,哪里有时间去帮你买书。”林道仲摇摇头说。

“咦,《明报月刊》。”林清文正要走出书房,抬眼却看到了躺在书桌上的一本杂志,心下一喜就问道,“是最新一期的吗?”

“9月份的,不算新了。”

“对我们来说还是挺新的,我看看。”

《明报月刊》林清文是知道的,香港的武侠庸办的一份杂志,挺有知名度的,而且相对于内地杂志的保守,读起来更带劲一些。不过可能是这份杂志有些内容过激和偏进,并不能经常看到。

他看到过的某几期都是经过“审核”了的,没问题的。

“想看就拿出去看吧。”儿子的嗜书林道仲心里很清楚,被他看到的书,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放得下的,干脆就让他看了去。

林清文拿起《明报月刊》后也不走开,而是将旁边的一张椅子用脚勾了过来坐下,翻了开来:“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七 在内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