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教育这种事情,万万是急不得的。
别看约翰如今在中国投资了三所大学、四所技工学校,还有更多的中小学和预备学校,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在校生人数加起来,其实还没有到一万人。这还是他把自己的学校开在了江浙地区,这地方历来重视教育,而且因为上海的缘故,也更加容易接受西方观念,如果放在其他地方恐怕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比如说,耶鲁大学选择的湖南地区。
一个纯粹的西医,而且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开设的西医诊所,在长沙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根本就没人会找他去看病。因此在最初的几个月时间里,胡美除了上街“拉客”之外,一连给约翰写了好几封信抱怨自己的手术刀都要生锈了。约翰当然是好言相劝,鼓励对方要耐心的等待,用事实来说服当地的居民。
与此同时,约翰也加快了公益图书馆的修建速度。
按照他的计划,未来五年间将在中国建成至少一千座图书馆——当然这里指的可不是那种大学里的图书馆,如果是那样的话约翰也着实建不起。他要建的是那种两三间屋子,一个管理人员,千把本图书的公益图书馆。租两间屋子,请一个当地人照顾,然后把亨特拉尔出版社的书每样五本,算下来一个图书馆真心花不了几个钱。
至于说能起到多大作用,约翰心里也没有什么底。
这年头虽然大清已经取消了科举,但是除了上海广州那样的地方之外,其他城市想让那些读书人主动去读“洋鬼子”们的书还是有些困难。所以约翰也是抱着尽人事知天命的态度,准备慢慢的建起这些图书馆,让有心人去看看这些书。左右不过是几十万美元的投资,万一要是有人愿意看呢?而且等图书馆都建起来之后,三所大学和诸多技工学校应该也有人毕业了吧?只要这些人发展的好,自然就能带动起更多人来学习这些书籍……
中国的事情约翰只能说是尽可能的努力,结果却无法控制。
但是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太多太多的东西约翰却是可以控制的,尤其是某些对中国有好处的事情,就是约翰必须要极力争取的东西……
1906年9月初的一天,约翰接到了一封电报。
接到了这封电报后,约翰立刻便让人叫来了自家的中国厨师,沉声道:“苏力,你准备一下,下周出发去一趟上海!”
“去上海?”
苏力的眉头抖动了两下,恭敬的问道:“先生,是需要我去见容闳先生吗?”
“嗯。”
点了点头,约翰淡然道:“有一件挺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告诉一下容先生……当然,更重要的是,我需要你去中国看看,然后告诉我那边真实的情况!”
“是……我明白了。”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苏力用力点了点头道。
他当然明白亨特拉尔先生的意思,无非就是让自己去中国看看那些电报中的事情是否真实,亨特拉尔先生的钱是否花在了真正该花的地方——这些年,苏力就是亨特拉尔的眼睛,始终帮他注视着在中国发生的一切。
简单地说,苏力是去视察去了。
这几年随着亨特拉尔财团在中国的产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和容闳在教育上的合作规模越来越大,苏力回国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身为一名华人,哪怕他早就在约翰的帮助下拿到了美国公民权,但是天然的优势是永远无法消失的,和中国人打起交道来更加的自如。而且作为亨特拉尔家的厨师,他也是约翰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对于人心的信任,约翰从来都是非常谨慎的。
容闳在历史上名气极大,但是就像很多历史名人有着诸多缺点一样,约翰也不会百分之百就把他当成那种大公无私的人看待。所以除了让亨特拉尔银行的人监督之外,苏力也会时不时的过去看看,了解一下第一手的情况。
“先生,您刚才说还有一件事情……”
犹豫了一下,苏力开口问道。
“哦,对了。”
眨了眨眼睛,约翰淡淡的说道:“美国政府刚刚通知我,他们同意从明年开始,将庚子赔款超出的部分退还给中国了……”
“真的?”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苏力顿时也是喜上眉梢。
所谓的庚子赔款,自然是八国联军进京之后中国欠下的巨额赔款。而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年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给罗斯福总统送去一份备忘录,要求生到美国去。按照他的说法,影响一个国家首先要影响它的精英,也就是留学生们。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拜见罗斯福,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
最终在1907年,美国国会批准了这个提议。
当然在实际上,美国人愿意退回这笔款子可没有这么简单,也绝对不是出于帮助中国人的目的。因为就在这两年,中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反美运动,原因是1904年美国人延长了排华法案,甚至把留学生和外交人员都列入了名单之内,这引起了中国人极大的愤慨,掀起了抵制美货的运动。
中国人的反抗让美国人损失惨重,不得不做出改变。
除了出台优待中国的政策、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前往中国之外,退回部分庚子赔款也是其中之一……
“呵呵,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面对着兴奋的厨师苏力,约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