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 、 、 、 、 、
地基挖到了两尺多一点,就见了板土。大家又往下挖了一尺多,都跟小虎说,可以了。
平常人家盖房子,地基都是在三四尺之间,而且还是只挖墙根脚那几条。像小虎家这样,连着房屋地,都一起挖的根本就没有。
小虎也是被大家说的没有办法了,就问媳妇:“媳妇!那些帮着干活的都说,地基的深度够了,那还要再挖不?”
二丫忙着清点人家送过来的建材,一边记一边问:“有多深了?”
“已经有四尺多了。”
“不行!还得挖,至少六尺深。”二丫说着,又抬头看向小虎,说:“小虎,这是我们盖房子,我们自己要有主见,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是。我不是和你说过,我是要这下面一层,做地下室的吗?!有些像红薯、腊肉、咸鸭子,需要放在阴凉地方的,我们就放在地下室里。我们还可以在地下一层里,弄一个小间,放比较贵重的物品。地下室的用处多着哩!你就安心去接着挖吧!”
小虎挠挠头,为难的说道:“媳妇,不是我没主见要听从别人的话。只是这土越来越板辙,不好挖呢!这一天下来,挖不了多少,可费时间了。”
二丫想着后世的她家盖房子的时候,都是怎么挖的来着?好像用的是两头尖尖的镐,那个甭管你有多结实的土块,都能叫你瞬间土崩瓦解。
“小虎,你们现在还是在用铁锹挖土吗?”
小虎奇怪的反问:“是啊!我们家不是一直都用的这个吗!难道还有别的更好的工具?”
二丫点点头,“嗯!的确是有!你们先挖着,我把手里的事办完,就去镇上,打几把镐回来,保准叫你们挖土又快又省力。要是他们实在嫌累,你就先让大家歇个一两天,反正我们这房子也不着急住。”
“好!那就听你的。”小虎应着,就去了挖地基的工地。
这边二丫看着满院子的建材,心里也是很震动的。
没有想到一根三丈高的大木头,就要十几两的银子,九根主撑大木加上三根横梁木,就用了二百多两银子。楼板木和房顶木板,也用了有一百多两。
石料这块,二丫原以为是跟当初自己家建房子时一样,是那种不规则的原石。
那天谈价时,还因为价钱过高,差点跟人家吵起来,现在看来价钱还是算很低的了。每一块都是凿好的,两尺长一尺宽六寸厚,十五文钱一块,还给送到家。
按照她家长十五米、宽五米、高两米四五,再加上地下室地面也计算上,大约需要石料两千块。共计是三十两的银子,比起木料,真的少之又少。
不过这些,与米粮比起来,还是贵的要死。
算算这些,二丫基本上可以确定,在这古代,人民生存不可缺少的东西,价钱都不高。比如米、面、盐、锅、菜刀、铁锹、锄头、牛、田地,其他的都是贵的要死人。
所以说,那些拿古代的物价和后世物价相互换算,从而得出古时银价和后世人民币的大致等价,也是不合理的。
一头牛*两最高不过十两就可以买到,一匹马据说最低等的也要五六十两才能买到,那马鞍则更贵。老话说,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可不是瞎说的。一个最差的马鞍也得要百八十两的银子,上千两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人民生存必需的这一块就不一样了,米粮这块就不用说了。
就单说田地,一亩上等田不过十一二两,还是江南鱼米之乡的交易价。
据说,西北干旱地区,只要你愿意在那里开垦土地,不但不需要花钱买地,而且还有三年的免地税,人丁税等。
如此好的优惠、奖励,还没有人愿意过去,开国初期,朝廷刚刚稳定的时候,鼓励移民过去开荒,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也没能成功的把人迁过去。
再说,东北高寒地区,那里土地肥沃,可惜人烟稀少,种植业也是一直起不来。官府一直想方设法鼓励人民开垦荒地,用各种条件劝导人口众多的中原人迁移一部分过去,但是也是没有效果。
一方面是廉价到倒贴都没有人要,一方面是高价到让人望尘莫及,还有人追逐。
这也许就是任何时代都会有的,所谓的奢侈品文化吧!
说着说着又说远了!唉!还是挨揍挨得少了!
二丫带着图纸,来到镇上的铁匠铺,要打铁镐。顺便也把自己想要用于洗澡的大铁锅也给打了。
这种洗澡专用的大铁锅,也许很多地方的人都没有见过。
那是江南地区,常熟乡下一带,几乎家家都有的好物件。二丫曾经去一个朋友家探访,用过那个东东,连呼不错、不错。
因为锅洞里还有热炭灰捂着,人在上面泡澡,那热水就不会那么快凉掉,可比那些看着华丽的浴盆好用多了。
因为后世住的是楼房,那个大铁锅洗澡盆,二丫一直没有机会用上。
在这里,可得好好享受享受。再编一个竹子隔层,就是弄个很小的微火保持温度,也不怕铁锅烫着屁股。
哈哈哈!想想都是美啊!
好在这种大铁锅,贵是贵,但是还是可以给制得。怕的就是有些朝代,铁质管得严,好多铁制品,给钱也不让制造。
铁镐还要个一两天才能拿到,二丫就把图纸留在那,自己先去瞧瞧她爹给建的房子,看看怎么样了。
没想到这里的人更多,一样的五十文一天,这些人好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