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军工之王>第180章 战争预热(三)

第180章 战争预热(三)

其实肖锋知道,发射了八枚导弹根本不会给对方造成实质性的威胁,既然共和国都能拦截到美国的标准2导弹,那么自然,美**舰也肯定能拦截。

等到屏幕上几个小点消失后,他此刻笑的很邪恶,就连身边信息处理中心的官兵们都感觉到后背有一股凛冽的冷风。

“108和109舰正面进行防御,其余军舰和潜艇绕到九段线以内,把美国核动力航母给我围住!”

当肖锋下达完作战命令后,转身就回了舰岛上的指挥室!

十余艘舰艇快速机动,北至南分别有三艘,巴拉望岛方向五艘,分别是109导弹驱逐舰,899导弹护卫舰和南海舰队的171导弹驱逐舰,一艘常规动力潜艇。

她们主要的目的是拦住美国舰队的后路,完成指挥员肖锋所制定的终极目标!

共和国航母舰队的队形变化让莱曼少将直冒冷汗,他原以为对方就算是反击,也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哪像现在这架势,仿佛要一口吃掉驻日的航母舰队。

本来j15舰载机在制空方面就要高出美国大黄蜂对地舰载机,莱曼还没法让其他护卫军舰去应对共和国机动的军舰,除非他敢打响两军之间的全面战斗,不然的话,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共和国舰队把自己团团围住。

“我是指挥官莱曼,现在所有各舰只能被动防御,没有的命令谁也不许还击!”

内心挣扎了很久,莱曼才向其他舰艇下达了这一命令,此刻,他只能期待共和国这是一只围不打,借机向美国高层施压。

五个小时后,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终于把美国航母舰队给团团围住了,哪怕是一点缝隙都没有给对方留下,现在估计除了濒海战斗舰靠着自己高速度能逃脱外,其他军舰包括核动力航母都跑不了。

当包围圈形成后,燕京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都收到了消息,多方对话十分频繁的在两国高层之间展开,就连两**方都着手展开对话,希望以和平收场。

只是,共和国的态度出人意料,方主席和冯总理都是跟美国人打着哈哈,既没有说能够退步,也没有说会打,总之就把对方吊起来。

倒是朝阳阁的郝建业与美国防部长说自己与南海舰队、社会主义号航母舰队失去了联系,就是这番话明显是忽悠人的,姿态摆的很高。

美国政府高层和军方高层都没有得到具体的答复,布兰克那边还好,他知道共和国舰队不会攻击自己国家的军舰,反倒是军方高层们炸了锅,下令让驻大西洋的两艘核动力航母前去支援。

此时,五角大楼只希望莱曼能撑到支援的舰队赶来,能教训教训共和国南海舰队。

晚上,郝建业把共和国与美国各方之间的谈判都一一告诉了肖锋,话里间无时无刻在透露着一种让他们坚持下去的意思,只要能拖上一周,美国那边肯定会退步。

这个一周时间是郝建业通过各种渠道计算出来的,由于美国舰队这次出菲律宾巴拉望岛没有随行的补给军舰,就他们自身带着的那些食物、武器、燃油等,只能维持一周的时间,倒是这些情况自然会逼着美国政府和军方低头,那么到时谈判就要轻松许多。

头两天,莱曼都还会派遣大黄蜂舰载机升空进行巡逻,可是在第三天时,他便取消了这一常规计划,就怕自己这方的飞行员脑子一热跑去攻击共和国的j15舰载机,如果说能打得过那还好说,反正自己这方不吃亏,可明显是打不过对方,那不是去送菜嘛!

再说了,共和国围了他们三天,硬是一枚炮弹都没打,双方军舰都很安静的杵在海上,各自的意图十分明显。

虽然没有开战,但是肖锋通过燕京那边,把眼睛盯在了印度洋上,那里是美国另外两艘核动力航母赶来支援的必经路线。

在感受到美国人的压力后,肖锋亲自的到了航空兵舰载机大队,部署最新作战任务!

“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巽他海峡、龙目海鲜和马六甲海峡都必须全天候有三架j15舰载机战备巡逻!”

肖锋口中的这个几个海峡是进入南海航程最近的几个线路,而且这些海峡大多都是在美国盟友控制的周边。

之所以要让j15舰载机执行战备巡逻,就是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堵住对方进入南海,一旦在海峡交通要道与美国舰队发生战斗,肖锋便会集全部力量率先打掉莱曼的航母舰队。

现在,肖锋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那几个海峡那里,配合着军用卫星传回来的图片,盯着美国支援舰队的一举一动。

终于在第六天后,美国另外两艘航母舰队到达离马六甲海峡三百海里的水域,眨眼之间便能从印度洋进入到南海附近。

肖锋下令,所有j15舰载机除了挂载霹雳空空导弹外,其他挂架则全部挂载对舰攻击导弹鹰击83a空舰导弹。

鹰击85a空舰导弹,该弹是共和国自行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轻小型远距通用反舰导弹,90年代末期开始设计,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进行飞行试验,随后定型投产并进入共和国海军航空兵服役。

弹长5米。直径36厘米,弹重半吨,采用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重165公斤,动力装置是一台涡扇喷气发动机,最大射程250公里,接近音速。

由于该导弹长度较长,最早列装服役的是战略轰炸机部队,只是近几年才被列装到航母舰载机大队,就是载弹量很很小,一般一机只能挂载一枚。

状态提示:第180章 战争预热(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