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哉大明>143.第143章 总参雏形1

载舟覆舟之说,甚至就连那一世的小学儿童都已经耳熟能详。再加上几百年之后,那些什么“德先生”、“赛先生”神马的,灌输之后,肯定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因此,在凤翔县开始招抚流民伊始,皇帝陛下特意强调要“兵不血刃”。

当时洪承畴等人甚是不解,“这等刁劣之人,正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令其胆寒,以一颗颗血淋淋的头颅令其心怯,否则朝廷法度岂不成为儿戏!”

相信持有此种观点的,肯定也是大有人在。

但是皇帝陛下却不是如此认为。

大明王朝弄到如今风雨飘摇而又摇摇欲坠的局面,除了朱家皇室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之外,该当承担责任的也还有很多,该当杀头的也绝对有。如果要将该杀之人统统罗列出来的话,恐怕还不是一个小数目,名单应是长长的一大串。可是,皇帝陛下相信,这些为生活所迫而铤而走险的流民,绝对不在这个名单之中。

可是,皇帝陛下也知道,只是温情脉脉,只是温温然煦煦然的说教,肯定也不是治理一国之善法。

“不教而诛谓之贼”,总要事前讲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做了就要吃板子,哪些事情做了甚至还得要杀头……如此也不敢保证每个人都能服从教化,因此,朝廷也还要准备好一些手段,好对付那些“教而不化”者。

反正皇帝陛下的心里非常清楚,从山头上下来的这些流民(姑且以山头流民称之),与早前那些即使穷困也苦守家乡、后来参与朝廷赈灾的流民(姑且以田间流民称之)相比,两者本质上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

山头流民若是以极少的数量、以分散的形式掺和到田间流民中间去,在“河蟹”的气氛中,或许能够被同化,或许因“氛围”不足而保持暂时的“低调做人”。可若是掺和的数量大一些,或遇有内部的或外部的风潮发生,一切就都不可预知,局部的局势失控也就在所难免。

简单一句话,只要是有可能的情况下,就不要将这些山头流民与田间流民混杂到一起。

而对付山头流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杀,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可这又岂是为政者、上位者可轻言及的。若真是到了那种地步,那些为政者和上位者就要仔细考虑,自己此前是否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用,去其顽劣用之所长。这才是为政者、上位者应该采取的策略,也是展示为政者、上位者雄才大略的地方。

因此,那一直存在于纸面上的编练新军的计划,看来是不得不提前实施了。或者,部分实施。

不过,好在开始的阶段,数量不会很多,所需用的资金也不会多么庞大,稍微挪借一些、提前预支一些,应该就可以满足。

要说到编练新军具体的实施方略,即便皇帝陛下有着近四百多年的见识,恐怕也要主动让贤了。

这让皇帝陛下都要主动让贤的人,自然无疑就是徐光启。

徐光启可是这一时期的大家,前面曾经提及,现就不再赘述。但他的“以农业为富国之本,以正兵为强国之本”的治国方针,实在不容轻忽。

早在刚刚被选考为翰林院庶吉士时,徐光启便在《拟上安边御虏疏》中提出了“设置险阻、整顿车马、储备军事器械、打造将帅之才、训练戎卒、严格制度、赏罚分明”

但他虽然提及了上述各点,可也认为这些都不过是“世俗之谈,国家的想法”,是最起码的条件。

他御敌疏的中心内容则是求精与责实。一旦求精,就有深谋远虑的人互相学习,不随时间逝去;一旦责成事实,就会忠君爱国之士为国家考虑,十倍于贾谊也未尝不可。

徐光启还大力宣扬管仲“八无敌”,那就是材料、工艺、武器、选兵、军队的政教素质、练兵、情报、指挥。另外还有晁错的“四预敌”,即为器械不利、选兵不当、将不知兵、君不择将”。

做到“八无敌”,即可无敌于天下,如果是“四预敌”则兵无不败。

对于这些古代先贤传承下来的人文精华,皇帝陛下是姑妄听之的。原因就是世易时移,千年前先进的东西,此时未必就能依然发挥效用,也许会,也许就不会,不可一概而论,总要经过实际的检验才能作数。

徐光启提倡的“求精”与“责实”,他还是大为推崇的。

编练新军全面细致的工作,因为集两世之经验,都未曾涉及,因此皇帝陛下就从未打算置啄。可关于“求精”与“责实”,他还是力主贯彻为实际的、可操作的措施。

关于“责实”,皇帝陛下是这样落实到实际的:新兵招收进来之后,第一个训练项目就是十里地的全副武装越野跑,而且是在一定的时限之内必须完成。按时完成的,可以成为新兵中的一员,未能按时完成的,给予一次机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重新训练,考核还不合格,予以辞退。

至于如何训练,距离如何近至远,时间如何从多到少……等等问题,由徐光启等人,根据大明王朝军队现有水平和军兵的素质,去研究、去设定。

而“求精”却要复杂、庞杂、混杂的多。

其实,刚刚听到“求精”两字时,皇帝陛下大脑中立即自动闪现的,就是“参谋”两字。要说这两个词既不同根,也不押韵,至于如何就能令皇帝陛下产生了联想,这实在是不解之谜。对此,就连皇帝陛下


状态提示:143.第143章 总参雏形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