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哉大明>377.第377章 把鞑子赶出去2

但是,自己的缺陷即便掩盖的很好,可也否认不了实际存在的现实,短时间内的确是能够掩盖的住,可却不能保证永远也不暴露。

况且皇帝陛下赋予自己重任,绝对不是要他弄出一大批纯粹为了好看的摆设,而是要一大批能征善战、敢打硬仗的虎贲之师。开始的时候,若是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种种不利的因素确实存在,因此皇帝陛下也会予以谅解。可若是在开始的时候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要动真格的了却是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模样,那时……天子的震怒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了。

因此,孙传庭既是本分做人,实心做事,也是为了谋求一个更为长远的目的,在皇帝陛下那里留下一个稳重、踏实、不浮夸的印象。

实际上,皇帝陛下此次苦心孤诣、吃尽苦头也要打破后金皇太极的如意算盘,所针对的目标,就是大明王朝内部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他要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底线,若是胆敢越过雷池一步,等待他们的就是毫无回旋余地的、残酷的打击。

前段时间已经有过一次教训了,很多人为此身首异处,很多势力也都连根拔起。可对另外的某些人来说,这教训因为未及其身,似乎印象就不是多么的深刻,一段时间之后,记忆也不是那么清晰了。

印象不深,记忆不清晰……这都不要紧,只要敢于跨越雷池一步,皇帝陛下会不厌其烦地再三施以雷霆手段,直到他们真正能够记住、记牢为止。

因此,对于那些来到柴家沟的商队,皇帝陛下务求做到无一漏网,一定要全部拿下。不仅如此,之后的追查和惩罚措施,他也准备好了充足的手段和充分的心理准备。

而对于后金,对于后金派来的那些联络人员和接应保护商队的巴牙喇,只要是在我划定的包围圈内的,一样要不客气地彻底剿灭。而对于那些在包围圈之外,或者尚在关外的那些巴牙喇,皇帝陛下也并非要一口吞下,而是该交给林丹汗的交给林丹汗,该让孙传庭他们练练手的就让他们练练手。

因此,皇帝陛下也是确有此意,确实就想给孙传庭一个机会,来检验一下这段时期的训练成效。有这么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让他们来一个长途奔袭,各种训练项目也可以随机实地检验一番,机会实在难得。

皇帝陛下的确是很想看看他们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也想给他们提供一个自我检查、自我弥补缺失的机会,以利于今后训练的完善。

说实话,一面是积习难改的旧军,一面是毫无组织纪律性的流民和盗匪,若是在短时间内就转变为一支铁军……反正皇帝陛下自己就不是十分的相信。

皇帝陛下的这种“不相信”,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不是对孙传庭等人的不信任,也不是对他们所付出辛苦的无视。他是在给孙传庭足够的时间,也是在给他足够的缓冲余地。

皇帝陛下已经打定主意,不管此次的长途奔袭的效果如何,只要能够好好总结,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孙传庭就肯定会一如既往地获得信任和重用。

过程是必须的,出现起伏、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现象,皇帝陛下是务实的。

————

从陕西延安府安塞县的那处新军编练基地,至北直隶的最北端的张家口附近,中间足有两千里的路程。

稍事准备,最主要的是给养准备充足之后,孙传庭就亲自带队,千余名新军踏上了长途跋涉的征程。

这次任务,因为要尽可能地隐匿行踪,因此他们一路之上都是要自己解决膳食问题,所以给养都是他们随行携带。千把人几十天的果腹之物也是不老少了,所以除了有百十匹马驮带,每个军兵的身上也都背负了一些。

因此他们的此次行军,基本上等同于后世的负重拉练了。

开始的时候,大家的体能都还比较充沛,每天行走五六十里不在话下。可是,在连续行走了四五天之后,一多半人就开始吃不消了。很多总旗小旗和百户都向孙传庭提议,能否休息一两天,等大家的体力恢复一些之后,再将因为休息耽误的行程给补回来。

人在经过几天连续的行走之后,肯定是要达到疲劳极限的。可这个时候,最忌的就是彻底停下来休息。如此虽然看似人员不是那么难以承受了,可重新开始行程之后,还是要经受这么一个到达疲劳极限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总是不能够越过疲劳极限,总是要不断地适应。

正确的做法,就是在到达疲劳极限的时候,不是彻底停止行程,而是尽量坚持,实在坚持不住,也不要彻底停止,而是进行减量处理。五六十里不能达到,那就二三十里,甚至每天坚持行进十里八里的,也比彻底停下行程要好的多,人的身体也会逐步适应。

这种方式,虽然当时大家会感到难以忍受,可一旦坚持下来,一旦跨过了那道坎儿,人体的疲劳极限就会被突破,即便以后的行程还是那么艰苦,可他们也就不会感到是那么的难以承受了,感觉也肯定会轻松许多。

而且一旦突破了这个体能瓶颈,此后再行休息调整,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要重新经受疲劳极限的煎熬了。

但是,孙传庭他们对此却没有系统清醒的认识。虽然此前的行伍生涯,或许有些人会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但是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没有有心人进行过总结,因此对于孙传庭他们来说,这方面的知


状态提示:377.第377章 把鞑子赶出去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