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天气转晴已经三天,在七月这种酷热的天气里,只一天时间在太阳光强烈的照射下,泥土路就变得干硬了,各种山炮、榴弹炮等重型武器都被快速运到了前线。
7月11日,张孝准再次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展开渡江作战计划,对于这次计划,时间定在7月12日凌晨时分展开全线进攻。不过由于王占元的第二师已经乘坐火车抵达了刘家庙车站并且加入了江防,而且李纯部也抵达了孝感,很快就可以抵达汉口,因此这次渡江战役对于北伐军来说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北洋军高层方面也意识到北伐军可能就会在这几天发动渡江战役,因此长江沿岸的防备更加森严了,江面上几乎看不到一艘小渔船行驶,由于这里即将发生大仗,即便是外国商船也不敢经过这里,唯恐遭了池鱼之殃。
12日晚,接到配合作战命令的长江舰队各舰船借着夜色的掩护从九江悄然来到了武昌段江面上,长江南岸的上千艘小渔船集结起来,士兵们一队队走上渔船。江防后方的炮兵阵地上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由于考虑到湘军43师在以连排为作战单位的基本作战单位的火力较弱,这次渡江战役张孝准交给了华东第三军的31师和预备4师负责,湘军43师作为预备部队负责江防。
如果是白天,上千艘渔船集结在长江南岸,这些渔船在分布在十几公里的岸边水域上,场面极为壮观。
以班为单位的士兵们走上渔船,轻机枪手匍匐在船头将机枪架在船头,装上弹夹,拉动枪机让子弹上膛,枪口对准北岸,其他士兵或蹲或趴着,一个班除了一挺轻机枪之外还有一门掷弹筒,负责操作掷弹筒的士兵也已经将掷弹筒固定在船尾,只要对岸的阵地进入掷弹筒的射程就可以开火,
排长和排部直属的单位又单独有几艘渔船,有的渔船掷弹筒组,有的是轻机枪组,这是为了加强班排火力而单独设置的,而重机枪和迫击炮等重火力都布置在了岸边随时为渡江作战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这种武器搬上渔船起到的作用不大,毕竟渔船开船时不太稳定,容易影响射击准确率,而且在见面上地势较低,重机枪手和迫击炮手观测不到对岸的火力点,这种武器只有在地势岸边才能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凌晨时分,随着张孝准一声令下,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在夜空中,子弹和炮弹飞行带出的光亮尾翼在天空中不停地闪耀,就如同两条流星雨带从不同的方向相向飞行,两侧岸边不时地发生爆炸、火光和浓烟,步枪声、机枪声和炮声震耳欲聋。
步枪开火像放炮仗,机枪开火向放鞭炮,小口径火炮开炮声像坐过山车,大口径火炮开炮像开火车,很多没有经历过这种大规模战役的新兵蛋子都被炮声震得短暂性的失聪。
最先开炮是长江舰队,在渡江防线的十几公里的两侧,长江舰队展开了舰炮齐射,尽管这些舰炮的口径还比不上陆地榴弹炮,但胜在舰船可以随时移动,还可以对深入对岸江防腹地的军事建筑进行火力打击。
其次是三个师的炮兵部队,山炮营和榴弹炮团,不过湘军43师只有一个山炮团,而且火炮数量还严重不足,主要靠31师和预备4师的炮兵,华东部队各师都是满编满员,而且在编制上比北洋军更加细致,每个师还要多出一两千人,炮兵部队的火炮数量更是超出北洋军甚多,而且弹药充足。
最后是各连排作战单位的迫击炮和重机枪,这些火力全都部署在岸边,不停地向江对岸的火力点进行打击。
炮击半小时后之后,已经做好准备的进攻部队开始划船向江北岸划过去,一个班一条船,最前面的几个人负责射击掩护,后面的几个士兵划船,一排排渔船就向离弦的利箭向对岸而去。
当渔船抵达江心位置已经可以向对岸射击,第一排渔船开始向对岸开火,此时北伐军对北洋军防守的长江北岸进行火力打击更加猛烈,无数炮弹落在江北岸阵地上,炸出一个个巨大的深坑,冒起一团团巨大的火光,浓烟滚滚直冲天际。
很多渔船上不断有士兵被打死,也有的渔船被子弹射穿后开始漏水,缓缓沉入江面,跟多的渔船在士兵们的拼命划桨下快速冲向江滩,穿梭在子弹和炮弹编制的火力网中,万幸的是这一段江水水平面要比陆地地面低得多,而且没有江岸长堤,如果换做其他地段,在数量众多的火炮轰击下,长堤肯定顶不住炮火的打击在江水的强大压力下而崩溃,到时候江水灌入城市,整个城市上百万人就将被淹,那将是最大的惨事。
作为防守的一方,黎元洪的鄂军两个师和王占元的第二师损失极为惨重,在这次渡江中,北伐军投入了全部的火炮还有长江舰队的舰炮一起开火,王占元的第二师刚刚赶到不久,并未与华东军作过战,不了解华东的火力情况,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华东军的重炮部队根本就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在铺天盖地的猛烈炮火打击下,王占元的第二师官兵几乎被打懵了,事先挖掘的战壕很浅,在这种程度的炮火轰击下根本没有顶多久就宣告报废,半个小时过后第二师已经伤亡惨重,而且战壕几乎被夷为平地,在这种情况下抢修已经来不及了,随后而来的炮火给第二师造成更大的伤亡。
当坐镇在刘家庙车站的王占元得知消息的时候,想将部队撤下来都没有办法,传令兵进不去,士兵们往后方撤退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