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络游戏>大上海1909>第508章 军事人才

英国人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是否将印度以东地区英属势力范围交给华国来管理,回到京城的萧震雷没有等到朱尔典求见的消息,这天他心血来潮带着秘书小高和几个卫士换装来到军事指挥学院看学生们上课。

在高级指挥班门口,萧震雷等人停了下来,教师里有一个教官给在这里进修的将军们上课。趁着教官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萧震雷立即钻进去找个空位子坐了下来,这让学员们大为吃惊,这些都是高级将军,不认识萧震雷的几乎没有,看到萧震雷钻进来,将军们都坐不住了,萧震雷连忙打手势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教官在黑板上写完字转过身来讲道:“刚才我们讲了在步兵防御战斗基本原则的第一条,正确选择主要防御方向和防御要点 ,现在我们讲步兵防御战斗基本原则第二条,正确的部署兵力,在这里我们以连为单位进行讲述,诸位都是高级将领,指挥的当然不止一个连,但是对于连级作战单位的防御要点你们也不能不了解,我希望诸位能够认真听!”

教官显然已经注意到教室里多了几个人,但他却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道:“第二条:正确的部署兵力,应该将主要兵力使用于主要防御方向,依托要点沿正面向纵深作疏散而隐蔽的配置。一个连通常编成两个梯队,将2个步兵排作为第一梯队,以1个步兵排作为第二梯队。在次要方向担任宽大正面防御时,也可成一个梯队的兵力部署。这个防御原则也可以用于师团级规模的兵力防御 ”。

“第三条原则,是要组织完善的阵地防御体系,如何组织呢?阵地应该根据任务、敌情和地形条件而定。连级防御单位的阵地通常主要包括第一梯队排阵地、第二梯队排阵地、迫击炮排的发射阵地、轻机枪射击点、两侧机枪侧射点,现在战争中出现了空中力量和装甲坦克部队,因此要部署对空射击阵地、反坦克堑壕和反坦克阵地以及连级观察所等等!”

这时一个学员举手道:“这个堑壕我们都懂,只是您说的这个反坦克堑壕,我怎么没听过呢?据我所知,英国人的坦克都可以越过1米2的堑壕了,一般的堑壕都对它没用,这个反坦克堑壕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怎么挖掘?”

教官闻言点点头道:“很好,这位学员提出的问题很好,说明他认真听了,也在思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反坦克堑壕,既然是堑壕,那么它就是壕沟,但是它跟我们挖掘的步兵防御堑壕不同,它面向敌人的一侧必须是斜坡,对着防御士兵的一侧则要垂直,深度要足够深,否则不起作用,这是为什么?”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形之后,教官继续道:“大家请看,敌军坦克开过来遇到了我方挖掘的反坦克堑壕,它顺着堑壕的斜坡向前开,一直开到了堑壕底部,但是对面的堑壕壁是垂直而不是斜坡,如此,堑壕垂直壁就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不是挖掘机,不可能将前面挡住它的土方推开,它想要活动就只能倒车,这就给了我方反坦克武器的摧毁它的机会!”

“原来如此,一个反坦克堑壕如此简单就挡住了坦克的进攻!”众学员们纷纷大声叫好,鼓掌起来。

萧震雷也跟着鼓掌,自从来到这个时代,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他面前讲挖掘反坦克堑壕和防空阵地的建立,要知道现在也只有英国人和华国发明了坦克,但都没有在战场上使用过,这个教官就已经研究出对付坦克和飞机的战术了,真是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心下感叹,我中华还是大有能人的。

这时萧震雷说道:“教官,我认为可以在反坦克堑壕的底部埋设地雷!”

“呃?”教官听了萧震雷的话顿时一愣,但是很快反应过来,他马上想到了在反坦克堑壕底部埋设地雷的好处,连忙大声赞道:“好,好,这位学员的建议非常好,如果在反坦克堑壕底部埋设地雷,那么坦克将没有机会从堑壕底部倒车了!”

整个一战期间,由于坦克的性能不佳,越壕能力有限,各国都没有反坦克武器,步兵只能期望坦克自己因机械故障而停止,但那时的坦克越壕能力有限,只能越过普通的战壕,所以士兵只要将战壕挖深挖宽一点,就足以牵制住坦克部队的前进,只是当时并没有人想到这一点,直到战争后期,才有人想到要将堑壕挖宽挖深来阻止敌军坦克,但是当坦克的越壕性能得到大幅度低声,就算两米多宽的堑壕也不一定能够阻止坦克前进时,就唯有挖掘反坦克堑壕才能阻挡坦克前进了,真正的反坦克堑壕是在二战期间才被人想出来的,在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中,反坦克堑壕被苏德双方使用,摧毁了双方大量的坦克,可怜当时的中国军队却因为没有反坦克武器拿日本人的豆战车无可奈何,只能用士兵捆绑手榴弹冒着被机枪打死的危险冲上去炸坦克,如果挖掘反坦克堑壕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阻挡日军冲锋的。

那教官继续道:“现在我们说第四点,要严密地组织火力配系。组织火力配系,应根据敌情、任务、火器性能、地形特点及敌人可能的行动,贯彻火器分散、火力集中、重点配置、便于机动的原则,集中主要火力于敌人主要进攻方向上,组成以打坦克为主,结合打步兵、打低空飞机的火力配系,如果敌军没有坦克和低空飞机,我方火力当然是以打敌军步兵为主,在敌军进攻时,火力要逐渐使用,不可最开始就一次性全部暴露出


状态提示:第508章 军事人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