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穿越之民国崛起>275.第275章 南海风波

华夏的南海海域,这里的岛屿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岛礁加起来有数百之多,这里渔业、矿产资源丰富,而且这里还有一条非常繁忙的国际水道,华夏、日本众多的商船都需要经过这里的水域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英属印度、欧洲等地进行贸易。

而之前法属印度支那上盘踞的法国人一直实际控制着这里的海域,虽然华夏之前一直对南海宣示享有主权,但英美法等国却一直没有正式承认过,而随着国防军海军的日益强大,华夏海军舰队也逐渐开始往南海最南边的海域加强活动,而且华夏海军因为装备了航母早就就被远洋出海的实力,只不过一直都在磨合海军将士对航母的熟悉。

在南海世代生活有华夏的渔民,他们依靠打渔为生,现在随着华夏经济的发展,华夏南海的渔民通过卖鱼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渔民越发有钱,就开始购买吨位更大,设备更完善的大型捕鱼船,吨位大小不一,大多为数百吨,少有千吨以上的,这样吨位的捕鱼船更有利于华夏渔民们出远海捕鱼。

这些渔民们一般都组成大规模的捕鱼船队一起定期出远海捕鱼,有的商人还看中渔业的发展前景,出资组建了船队成立了渔业公司,使得南海的渔业发展迅猛,捕鱼业的发展也使得华夏百姓餐桌上的食物更加丰富。

而华夏政府也并不支持渔民们在近海捕鱼,那样对于华夏的渔业资源损失就太大了,于是华夏政府专门出台了《渔业法》保护华夏的渔业资源,并且制定了近海某段时间内禁止捕鱼,也就休渔期,并且华夏政府鼓励渔民们出远海捕鱼,渔民购买出远海捕鱼的大型捕鱼船还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重要的是远海可没有休渔期,渔民们可以一年四季随时出海捕鱼。

而且对于华夏渔民来说,他们也比较希望可以出远海捕鱼,因为远海的渔业资源更为丰富,出远海捕鱼收获更大、获利更多,渔民捕鱼不就是为了赚钱嘛,既然出远海捕鱼获利更多,他们当然更愿意出远海捕鱼了。

于是原先一直都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地区捕鱼的华夏渔民,渐渐的到达了南沙海域进行捕鱼,而出远海捕鱼是需要补给的,除了食物、蔬菜、水果等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淡水,那怎么办呢?办法是有的,南海海域最不缺的就是岛礁了,南下出海捕鱼的渔民们陆续发现许多的小岛,有些大型的岛屿上面竟然还有淡水,他们很快占领了这些岛屿,在上面建立了简陋的补给点,储存上食物和淡水,这些岛逐渐也变成有人居住的岛屿。

从1933年开始,华夏国防军海军南海舰队就开始以海南岛三亚海军基地起点,数次组织航母舰队南下训练,后来华夏海军的战列舰,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等各种新型战舰都经常南下到南海西沙海域进行海上训练,随便也可以保护华夏渔民的捕鱼作业。

因为南海海域更加适合华夏海军的日常训练,除了南海海域面积极广,不像东海、黄海海域狭小的原因之外,更因为东海和黄海靠近日本,如果华夏国防军海军航母舰队在东海进行大规模军演活动,估计以日本目前的情况,一个弄不好就会爆发海战。

这不是华夏此时希望看到的,并不是华夏怕了日本,而且此时不适合和日本开战,要不然赵汉青也不会早年进行精心布局,让日本政府的侵略目标从华夏身上移开。

华夏海军在南海的活动日益频繁,这样一来,法国人可就不乐意了,要知道此时整个印度支那半岛差不多都是法国的殖民地,而之前南海也知道都是法国海军在掌控,他们的海军可以肆意在南海航行,法国人心里一直都将南海认为是他们的地盘,就算华夏一直都对南海宣示主权,但法国并没有在意。

不过这个年代里,还没有所谓的大陆架领海一说,领海的概念在各国都很模糊,也没有所谓的专属经济区,反正别太靠近别人国家的海岸线,要不然人家肯定不乐意,而远离各国海岸线之外的海域都是公海海域,所以此时整个南海海域其实都算是公海,之前华夏一直对南海宣示主权的都是对那些南海岛礁而已,所以说法国海军在南海航行其实也不算什么,华夏当然也可以自由在南海航行。

不过像英法这些老牌帝国在世界横行霸道惯了,法国人习惯性把南海当成自己的地盘,当然不乐意看到未来华夏海军也经常出没于南海,于是法国人就向华夏政府提出外交抗议,希望华夏海军未来可以将海军在南海的活动限制在西沙群岛以北,不愿意看到华夏海军继续往南海南边渗透。

法国人的这一抗议直接被华夏政府给拒绝了,南海可以有着无数岛屿,那些可都是华夏的国土,而且他法国人凭什么干涉华夏海军出入南海,按照赵汉青的话来说,这些老牌帝国列强嚣张惯了,有好东西都喜欢占,不过此时华夏可不鸟法国人,这是在亚洲不是在欧洲,而且赵汉青也知道法国人的好日子长不了。

华夏政府直接拒绝了法国人的无理要求,这反而加重了法国人对于华夏的不满,之前法国就因为华夏政府的强硬被迫放弃了在广东的租界,虽然华夏付出了部分代价,但是还是让法国人不舒服。

并且近年了华夏和法属印度支那就双边的边境问题纠缠不清,华夏广西省和法属印度支那交界,双方之间的边界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位置大体就在现在华夏与越南的边境线附近。


状态提示:275.第275章 南海风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