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穿越之民国崛起>429.第429章 海军出动

(感谢书友巴顿将军、某殇、传说中的ipb、我兜兜里有糖、风雨同行、谨一情谨一心、大爱无疆、刘生、逸飞七位成为本书执事,拜谢!)

李宗仁在缅甸的局势越发危急,李宗仁甚至已经将自己这边恶劣的战局情况向钱峰做了汇报,毕竟赵汉青离开北京前往沈阳之前,已经任命钱峰为国防军东南亚战事的主要负责人。

钱峰在收到了李宗仁发了的有关这几日里国防军在曼德勒防线每天的战损人数后,尽管钱峰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他看到那一长串的国防军将士的阵亡名单时,钱峰脸色变了。

李宗仁手下第7、8两个集团军30余万人,仅仅就是这一个星期的作战当中竟然阵亡人数超过4万人,受伤的人数也有6万余人,也就是说此时李宗仁手中的两个集团军部队已经战损了三分之一。

面对李宗仁在曼德勒付出如此惨重的伤亡,钱峰都无法不动容了,国防军何时吃过这么大的亏啊,造成这次国防军吃了这个大坑的元凶有两个,一个是日本,而另外一个就是‘叛徒’英国人。

至于赵汉青打算如何处理这次英国人的‘背叛’,钱峰无法猜测,但是他知道此时主要是救援李宗仁,决不能让日军突破李宗仁负责的曼德勒防线,更不能让李宗仁手中的这30万国防军被日军吃掉。

要是真的出现这样的结果,钱峰已经无法想象如何面对赵汉青的怒火了,所以此前他没有打算立即插手李宗仁在缅甸抵御日军的战事,但是看到李宗仁给他发回的电报后,他决定必须出面干预了。

而钱峰决定出面干预缅甸的战事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竟然不是给李宗仁的,而是给此时驻扎在泰、柬边境的冯玉祥,在钱峰看来要解决李宗仁在缅甸的困境,不单单要指望魏和尚从云南派去的援军。

而冯玉祥手中的第五集团军外加第九集团军的22军这整整4个军35万余人也算是李宗仁的援兵,只不过要动用冯玉祥手中的部队,是要付出代价的。

什么代价呢?那就是冒着将战事继续扩大的代价,一旦冯玉祥的部队有动静,这场原本只是缅甸日军进攻李宗仁曼德勒防线的近百万人的攻防大战,有可能升级成为国防军和日军在整个中南半岛的大对决。

这样最终战局的结果就不再仅仅是,谁胜了就可以获得在缅甸的大部分掌控权,败者将失去他们在缅甸的地盘。

而是胜利的一方将彻底将败者驱逐出中南半岛,失败的一方将彻底失去他们在中南半岛辛苦获得的立足地,日本人无疑就是泰国和南部缅甸,而国防军则是缅甸北部、南越地区,柬埔寨和老挝。

这并不是钱峰的肆意幻想,而是真实存在的可能,李宗仁和冯玉祥距离并不算远,为什么自从日军调集重兵对曼德勒防线展开激烈进攻,冯玉祥却没有派出任何一支部队援救李宗仁呢?那是因为冯玉祥此时面临的压力并不比李宗仁小。

日军不可能不注意到在泰、柬边境还存在着冯玉祥这样一支强大的部队,所以日军从一开始就针对冯玉祥的部队做好的防备措施。

日军派出5个师团15万余人的部队,再配合39个师50多万的泰国军队一直在边境地区牵制着冯玉祥的部队,使其不能支援李宗仁。

此前冯玉祥担心自己一旦有所行动,会爆发和这60余万日泰联军的战事,那时候他也派不出兵力支援李宗仁的,这使得冯玉祥不得不采取观望态度。

不过这个时候钱峰发觉如果再不有所行动,李宗仁或许在缅甸真就坚持不住了,既然战事已经糜烂到了这一步,再继续这样下去,最终结果只能是国防军成为最终的失败者,还不如索性就把战事弄得更大一些,或许那时候还能出现一线生机。

于是钱峰命令冯玉祥立即对泰国边境的日泰联军发起攻击,以期望将日泰联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与冯玉祥的在泰柬边境的战事上去,而钱峰还有一副真正的王牌准备启用了,那也是这次国防军和日军在中南半岛交战的最大底牌了。

这副底牌就是国防军海军,要知道此时国防军最强大的舰队——太平洋舰队就在南海,可以说此时整个南海都处在国防军海军的完全掌握之中。

甚至日军的商船和舰队现在已经非常识趣的不再途经南海海域了,从东南亚往日本本土运送资源的货轮们也改由东太平洋返回日本。

虽然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海上航程,费时又费力,但是日本也没办法,在没有彻底解决掉华夏的海军之前,日本的货轮是别想在通过南海往日本运送资源了。

而国防军的海军此时最强的就算南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了,可是奇怪的是此时国防军的两大海军舰队除了待在南海极其台湾海域之外,就不曾主动招惹过日本海军,这让日本海军一直都无法摸清华夏国防军海军的真正实力。

而日本海军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完成之前针对美军珍珠港的偷袭作战之后,就在筹划对华夏海军舰队的作战行动。

在山本看来国防军的海军实力绝对已经不可小觑了,早晚是日本在海上的巨大威胁,必须早加以防范,最好找时机像偷袭美军珍珠港那样干掉华夏的海军舰队。

山本相信以华夏经济实力,在凭借这十几年的时间足以发展出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军航母舰队,至于国防军海军舰队一直不曾主动出击和日军接触,山本可不会自大的认为是国防军


状态提示:429.第429章 海军出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