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大明杀破狼>第045章 动荡时代(四)

第045章动荡时代(四)

伏击是在十二月初三,郑三多他们选择了一个非常适合伏击的地方,而红娘子的军队则在离此五里的地方待命,随时策应。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离他们预设的伏击地点不到三里的一个山坡上,博洛贝勒和孙茂才透过树林子看着“义军”进入埋伏阵地。

博洛贝勒很是满意的看了孙茂才一眼道:“你的很好,我一定会如实向摄政王禀报你的功劳。”

孙茂才自然是点头哈腰表示自己是应该的,能为大清效力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博洛贝勒不再多看自己这个便宜老丈人一眼,他转头吩咐左右:“等下下头一打响,你们各带一个汉军牛录冲下去,主力先不要动。”

外表看起来年轻憨厚的博洛贝勒其实是个很精明的人,他可没有其他老贵族那种看到敌人就拿刀子上去砍人的冲动。对于那种要么砍倒敌人要么被敌人砍倒的打法,博洛贝勒是看不上的。用多尔衮的话说,这是爱新觉罗家族少有的会用脑子打仗的人。至少在多尔衮眼里,博洛比阿济格好使,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阿济格和博洛有矛盾的情况,依然坚持让博洛前来的缘故。不过多尔衮也知道自家兄弟的脾气,所以他对于阿济格和博洛的职责还是做了一个明确的划分,避免他们互相制肘坏事。

阿济格统帅正白旗的六千精锐和一万蒙古骑兵进驻太原,节制山西全境的六万绿营兵。博洛则统帅三千正黄旗精锐和二万汉军八旗,负责北直隶太行山沿线的剿匪事宜,阿济格的主帅不过是挂一个职而已,毕竟人家也是亲王。

汉军八旗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共同构成清代八旗的整体。其建制﹑旗色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见八旗制度)同。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将降服的汉人编成十六个佐领﹐隶满洲八旗。明崇祯四年(1631)﹐皇太极为平衡八旗旗主诸贝勒的军事势力﹐以汉人精于火器﹐拨出汉人别置一军﹐名“乌真超哈”(“乌真”﹐汉语“重”的意思﹐“超哈”﹐汉语“兵”或“军”的意思)﹐佟养性为昂邦章京(总管)。十年分为二旗﹐石廷柱为左翼一旗固山额真(见都统)﹑马光远为右翼一旗固山额真。十二年分为四旗﹐石廷柱﹑马光远﹑王世选﹑巴颜为固山额真。十五年增编为八旗﹐以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李国翰为固山额真﹐计一百二十九个佐领﹐两万四千五百人。进关后﹐因形势剧变﹐陆续编进了新投降和改编的汉人官兵﹐发展为二百七十个佐领﹐兵额两万人。编制扩大一倍多﹐兵额却少于初建。官多兵少﹐体现了笼络汉降官的政策。

清朝占领关内以后,汉军八旗又对局势的稳定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他们帮助满洲统治者适应中国国情,因地制宜,继承明制。其中范文程、宁完我、张存仁、洪承畴等几乎以“特别顾问”的身份影响着皇帝和大批满洲贵族。在大政方针上,除涉及满洲贵族的特权问题外,其他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上均能够有所提议,并被采纳。另外,由于急需说汉语之官员对内地进行治理,曾一度设置汉军专缺破例进行遴选,一时间各地总督、巡抚多为汉军出身。在这一时期,民族矛盾仍然尖锐,并非照搬明制就能够直接解决,所以汉军对清朝统治者的辅佐成为了满洲和汉人中间的一个缓冲点。汉军在二者中间找寻出一条既不冒犯满洲贵族特权,又将政策调节到汉人可以容忍的底线,因此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汉军八旗的从龙辅佐,清朝统治者未必能够夺取中原地区,并建立稳固统治。随着清朝政局的逐渐稳定,满洲统治者经验的逐渐丰富,汉军的作用才开始降低。

不过和历史不同,这个时空的满清入关并不太顺利,至少淮河以南还是大明所在。

为了巩固统治,满清统治者对汉八旗进行了扩编,并采取了以汉八旗牵制绿营的做法来改革目前的军制。

具体来说,入关之后投降的明军大部分编入绿营,绿营的总兵力大约在四十万人左右。而汉八旗则更是进行了极大的扩充,除了入关前的二万陈辽军外,还把孔、尚、耿三大汉王的亲卫也编入八旗,约三万人。整个汉军八旗没有再如历史上搞官多兵少的把戏,而是扩充到了三百二十个佐领八万人的规模。

这次跟随博洛的二万汉军旗多为陈辽兵,这些士兵虽然祖宗是汉人,但是早就从了满俗,说的也是满语R灿肼人无异。由此也可以看出多尔衮对这次剿匪的重视以及对博洛贝勒的欣赏,这京师里头已经有人在传了,只等博洛这次胜利班师,这一个王爷是跑不掉了,就是不知道会是亲王还是郡王而已。

相对于他那个一直被父兄当敢死队来使用,最后在北京城下被萧严斩杀的父亲阿巴泰,博洛确实算得上是个翘楚了。

战斗开始了,郑三多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就下令攻击了,一千多人从二侧一跃而起,对着下面的人大喊投降免死。

而负责押运的的二百清军却出人意料的没有露出任何慌张的样子,他们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出了。他们如变戏法一般拿出了各自的手弩,同时他们还掀开了盖在货物上的席子,大家这个时候才发现,车上的并不是什么粮食和物资,而是。。。士兵。

足足四百个满清士兵藏在马车里,瞬间双方人数比就从二百比一千五变成


状态提示:第045章 动荡时代(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