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存勖冷笑道:“你既仍呼朕为陛下,心里便还有君臣。>
李存勖顿了顿,‘逼’视眼前人,沉声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稍有错,臣便兴‘乱’,难道就是正道?”
“臣此行,非为兴‘乱’。”年轻将军道。
“不是作‘乱’,那是什么?”李存勖冷哼一声。
“君王有错,臣民替君改之。”年轻将军声音平稳,身形同样平稳,“臣等此番所为,便是替君改错。”
李存勖冷笑不已,“改错?用谋反篡位的方式?”
年轻将军看着李存勖,认真的问道:“吾王知错吗?”
“你......”李存勖大怒,冲眼前人大喝道:“李从璟,你大胆!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
来人正是李从璟,李存勖坐于马背,他站于李存勖面前,虽身形不及李存勖高,气势却丝毫不弱。世间有浩然正气,若得此气滋身,于万事万物前皆不必自惭形愧,哪怕他面对的是一国帝王。
李从璟看向李存勖的眼光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但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他道:“吾王若知错,当不惮改错;吾王若不知错,臣民自当替吾王改之,只不过到那时,王何以为王?天下自有君王以来,历经多少国、多少代?天下会有这般多的朝代,不就是因为君王失道,而臣民群起,才有改朝换代之事吗?改朝换代,非是谋逆篡位,而是为天下、为万民,重塑道义!”
李存勖嗤笑不已,冷言冷语道:“然而历朝历代以来,亦不乏‘乱’臣贼子!这些人狼子野心,犯上作‘乱’,最终却逃不过被尽诛的下场!”
“陛下!”李从璟愤然出声,语调高亢起来,“难道你还不知道,这些年来,你沉‘迷’享乐、荒废朝政、妄用‘奸’佞、毁坏朝纲,给天下、给百姓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吗?!”
至此时,李从璟不复束手而立,而是昂然按刀,目视李存勖,‘激’昂陈词:“为政以仁德,轻徭薄赋,得万民归心,天下共敬之,所以江山能够稳固;为政以清明,整顿吏治,隔绝宵小,使重臣不敢贪污,小吏不敢祸民,所以庙堂能够长存;为政以贤明,广布恩德,整顿百业,使百姓皆有所养,赏善罚恶,‘精’兵强军,使将士无后顾之忧,所以社稷能传百年;为政以博爱,遍施教化,使万民心中有道德,能辨是非对错,所以国家能长治久安,令文明布之于四方,能召四夷拜服,所以中国能历万世!”
“倘若因一己之‘私’,纵情享乐,不顾社稷安危,‘胸’无生民疾苦,国库不充盈,百姓无余财,军队不修甲兵,将帅不通征伐,士卒不敢死战,以至于朝政崩塌,外寇入境,这样的君王,也能称之为君王吗?”
这一番话恍若雷鸣,说得李存勖呼吸急促、面‘色’铁青,他大喝道:“你闭嘴!李从璟,难道你觉得朕是这样的君王吗?!”
李从璟端视李存勖,全然不因对方天子之怒而势弱,他举止端庄,亦无局促之感,面对对方的诘问,李从璟舍弃辩论之法,摆出那些让他痛心疾首的事实:“同光二年七月壬申,京师雨足,自是大雨,至于九月,昼夜‘阴’晦,未尝澄霁,江河漂溢,堤防坏决,天下皆诉水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同光三年八月壬戌,青州大水、蝗,数不尽良田颗粒无收,当年冬至,万千百姓成为饿殍。敢问陛下,此时你有何为?”
“同年八月癸未,河南县令罗贯因‘奸’佞进谗,委河南府痛杖一顿,处死,人皆冤之。敢问陛下,此时你有何为?”
“同光......”
“够了!”李存勖打断李从璟,‘胸’膛起伏不定,显然极不平静。
李从璟惨然一笑,似是为人不平、为江山不平、为天下不平,他望着眼前这位一国帝王,“去岁伐蜀大军三月平蜀,大唐国威由此达到鼎盛,世人皆以为我大唐可以廓清宇内,只可惜,这只是看起来美好的幻想罢了。郭公恃才傲物固然不假,但堂堂国之重器,竟然冤死于宦官之手......连这样的社稷之臣,陛下竟然都下得去手!”
“朕没下令杀郭崇韬,是他们自作主张!”李存勖厉‘色’分辩。
李从璟哂笑一声,“那事后呢?因此事被诛连的人还少吗?连睦王也......”
“李从璟!这些事也是你能议论的?!”李存勖怒道。
“臣不议论,事情便不存在吗?”李从璟摇头,“陛下可有想过,原本看起来一片大好的大唐江山,为何旦夕间会烽烟四起、大‘乱’至此?”
李存勖想起各地‘乱’事,又念起李嗣源起兵不久便各方归附,再联系这些时日来将士离散,心中恨意滔天,“那是因为尔等‘乱’臣贼子太多,人心不古!身为臣民,全无忠君爱国之念,天下之‘乱’,皆因尔等人心丧‘乱’!”
“天下丧‘乱’,始于人心丧‘乱’吗?”李从璟并不因这话而感到意外,他目光炯炯对上李存勖,“那么敢问陛下,人心丧‘乱’,又是始于什么?”
李存勖愣住。
“于君王而言,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于臣民而言,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李从璟慷慨陈词,“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君好学,则举国修书,君仁德,则万民友爱,君王赏善罚恶,则天下贤良云集而宵小无立足之地,君王若匡扶道义,则天下自有浩然正气、妖邪避绝。反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