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夺鼎1617>第四百五十七章 取洛阳

吴三桂抵达北京的那一天,恰好是郑芝龙护送着王德化王公公的报捷文书和亲信小太监押运着五条飞剪船的时新果品和荔枝等储备果品在泥沽码头上岸的时刻。。。

同样的是这一天,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在距离北京千里之外的洛阳城外,旗帜如林,人马如海。从豫西山区杀出,直扑洛阳的闯营李自成部,准备发起对洛阳城的攻击。

从六磅炮、八磅炮、到大佛朗机等百余门大小火炮一字放列在洛阳城外的西关城外,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关外的那道拦马墙。“拦马墙”约有一丈,墙前挖有壕沟,引瀍水入壕。这是洛阳第一道防线,战时可阻挡敌军骑兵接近,迫使他们下马作战。平时可以将贩运进城的牛羊马匹等大牲口在此处,故而也称为羊马墙。

围绕洛阳城的这道“拦马墙”,周长有二十三里多,只在某些官道上开些寨门。过了东、西、南、北四关,离洛阳主城墙三十步,便是深深的护城河,同样引瀍水或是洛水入壕。

护城河内侧,一样有一道高一丈的“拦马墙”,越过这道拦马墙才是各关的关墙。

城池更高更厚,一色青砖包砌的城墙,城墙高大概有四丈开外。各关关城城门上都有雄伟的阙楼,城墙上还有众多的垛口与马面。洛阳城一共有马面三十九座,马面上均有了望敌情的敌楼。各个马面之间相距数十步,不论是冷兵器还是火器。就算是投掷羊头石、滚木礌石等最传统的守城武器,攻城的敌人也都是处于城上这些武器的杀伤范围之内,形成正面及两侧的交叉火力网。

城池四角还有角台与角楼,视野广阔,可监控与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攻之敌。四座城门又筑有瓮城,使得洛阳城坚固无比。

从天空看下去,洛水北岸,邙山脚下,便耸立着洛阳巨大的城池,主城居中。又有东、西、南、北四关分布四面。与核心互为犄角,易守难攻。

所谓四关,便是关城,一般为竖立的长方形状。或是主城一半大小。或是主城四分之一大小。都是对着四面城门方向。在大的城池人口繁衍后,基本上都会在主城外建立小城,以城门道路与大城相连。距离一般是两里之内,甚至只有百步。

但是也要看筑城所在地的地理形势而定。比如说有着“卧牛城”之称的山西临汾,这座修筑在高处上的城池便有四个关城,主城与各个关城相距都只有一百多步。而且四个关城很大,特别是东关,基本与主城一般大小,两城城墙相隔不过一百多步,余下中间一条狭长的地带。故而临汾东关被称为这座卧牛城的牛头,弱势要想进攻临汾城,就必须要先拿下东关,否则不但兵力展不开,甚至还要冒着两面城墙火力夹击,死伤惨重的危险。不要说是在冷兵器时代,便是到了现代,徐帅发起临汾战役的时候,已经拥有数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样是要在攻克东关之后,再以坑道掘进的战术在临汾城墙下开挖药室,安放了几十口棺材的炸药,这才将这座号称从未被攻破的卧牛城变成了盘中的一块肥嫩的牛肉,为解放军的队列里添加了一个临汾旅的光荣番号。

关城洛阳城同样如此,东关、西关、南关、北关护卫着大城,各个关城同样有瓮城、护城河,壕沟。加上东关外围都有“拦马墙”,高一丈,同样有女墙、壕沟,可说环绕洛阳城形成道道坚固的防线,相互间的支援也非常便利。

如此严密立体的护务体系,也难怪当年的高闯王高迎祥那般英雄了得的人物,也要铩羽而归。透过单筒千里眼看过了洛阳的城墙防务,李自成的养子张鼐手执红色令旗站立在前,回头向后方军阵望去。

人过一万,扯地连天。何况这至少数万人齐齐的聚集在洛阳城下?放眼望去,张鼐视野所及到处是密集的人头,飘扬的旗帜,挥舞的兵器,耳畔之中听到的是响成一片的口令声,喝止声,转眼间,声音渐渐的平息下去,偶尔有几声骡马的嘶鸣之声传来。

在数百名老营将士的簇拥下,十几个人从军阵的后面缓缓而出,所过之处,军阵之中无不是响起惊天动地的欢呼声,“闯王!闯王!”

数月的休养生息,闯营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力高度,不但所有的老营将士都身披铁甲,便是那些骁骑、马军之类的外围部队也是人人有甲,只不过是等而下之的蛟龙皮甲和棉甲,不过这种天气下,身披皮甲和棉甲倒是十分合适。

时间毕竟还算短,来不及将扩充的兵力进行科学严谨的编制,更不要提照着日后在击败左良玉、火并了罗汝才贺一龙之后将军队编成标营、前营、后营、左营、右营等营人马,旗帜颜色也没有区分,不过以队为单位己经出现。大至骑兵每队50人,步兵每队100人、或150人。

今天的阵势有些特殊,不像往常攻打一般州县或者围寨那样,以五重军阵应对,饥民在前,步卒在后,再次马军,又次骁骑,最后是老营精锐。而是将步卒摆放在前面,那些手中武器不全,身上没有衣甲的饥民则是被摆在了第二波,在队列最前的便是张鼐的火炮部队。

一杆数丈高的大旗屹立在军阵的前方,旗缨雪白,却是用马鬃而制。旗枪银白,乃是用白银所制。旗帜在寒风中烈烈飞扬,将一个斗大的“闯”字展现在人们眼中,那闯字,更是用黑缎子所绣。

大旗的下面,李自成骑在他的乌驳马之上,这是一匹非常高大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七章 取洛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