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红颜,乱流年>第八十七章 兵法有云(二)

甩了甩有些酸疼的胳膊。毛笔这玩意,真的是用的不太习惯,她写出来的字体,永远都比一般人的大一些,再看向一旁厚厚的一得纸张。哎,浪费了。抬头,望向窗外的明月,眯了眯眼睛,她着一写,竟然已经夜深人静了。明月高挂,林浅的心有些难受,如果南忆知道她突然间不见了,是不是,会着急?是不是会去找她。抿了抿嘴。摇了摇头,她现在心里有了人,果然就变得儿女情长了些。趴在屋顶上的安宇。有些气呼呼的吃着野果子,方才他经过林浅屋子的时候,就见她趴在桌子上在写什么,天黑了都没有察觉,安风进去找过她一次,也只是听见她勉强的应付。安风那小子还很体贴的帮着她将灯点上了。真是多此一举,她那么有本事,怎么就没瞧见她摸黑写东西。不过,这家伙到底在写什么啊?这么聚精会神的。他想进去看看。但是又拉不下面子。算了算了算了,就这样吧,仰头倒在了屋顶上。林浅微微的眯了眯眼睛,抬头看向屋顶,安宇在她屋顶上干什么?偷窥?换了一些纸张继续写道。

“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因此,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的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又是一章。伸了个懒腰。望着不远处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林浅晃了晃脑袋,继续,或许,她能为安风做的,就只有这些,她脑子里记忆的东西,也就只有这些,林林总总的。她先前看过安风的那本兵法,那里面记载的东西远远么有《孙子兵法》来的奇妙,所以她能送的,就只有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三计。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都那么大,更何况在这个时空,她写出来的越多,对于这个时空就越不公平。所以,拿出三条最为基本的当做礼物送给安风,以后,她和安风,或许,就真的再无相见的可能,这也算是相识一场的缘分。林浅见他看的兵书,而且总是说娘亲爹爹,看的又是兵法之类的书籍,所以她猜测,安风是生长在一个将领的大家族,行兵打仗对他们这样出声世代为将的人来说,是等同于生命。

“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 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 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所以,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兵法有云(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