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官场教父>第136章 人在囧途(2)
不多大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正是大明湖的真实写照。

进门便是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浓墨刻画的白妞、黑妞说书的“明湖居”。这里有一座铁公祠,很有一些故事。听导游讲,铁公祠是为纪念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为官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赐字为“鼎石”,任都督府断事。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登基,任铁弦为山东参政。燕王朱棣为与侄子争夺帝王,以讨伐主张削藩的大臣齐泰等人为借口,从北京发兵南下“靖难”。

兵至济南时,铁铉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师,抵抗燕军南下,几次挫败燕军,并焚毁他们的攻城器械。当燕军炮火攻城时,铁铉令人在城上竖起朱元璋的牌位,使燕军不能开炮,还设计诈降,在城门上预设铁板,待朱棣领军进城,铁板骤落,差点把朱棣砸死。朱棣久攻不下,只好撤兵,建文帝朱允炆闻报,擢升铁铉为兵部尚书。

建文三年,朱棣再次兴兵,绕过济南,攻下南京,自立为明成祖。然后发兵复取济南。铁铉兵败被俘,朱棣亲审铁铉,铁铉坐在地上,大骂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头、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锅,死时年仅37岁。铁铉的父母儿子全部被杀,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发配教坊司。铁铉虽然是相当愚忠,但他的节义之举也令人赞叹。

在稼轩祠,又看到了郭沫若先生为怀念辛弃疾而写的一幅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让人不禁从内心生出一股悲意。据我的了解,郭沫若在很多地方都提过词,看来他到的地方那是很多很多的。

沿着大明湖向北转去,站在古城墙的城垛上,向北望是长长的护城河,向南望就是浩荡的大明湖,真是气象万千,让人又有了仰天长啸的冲动。

7月26日海上青岛天还没有放亮,我俩就从火车站相邻的一个运货的偏门摸进了火车站,不过从这里到站台上还要走很远的路。快接近站台的时候,一个巡路的工人拦着了我们。我俩掏出了学生证,一幅可怜巴巴的样子,说我们想去青岛看看,可身上没有钱,买不起车票,只好逃票了。

这位大叔也是一位开明人,见我俩是学生,颇为同情,就给我们指点着说,很快就有一列去青岛的火车,要在第几站台上车。并对我俩说,如果列车员不让上,就说时间来不及了,上车后再补票。至于在车上能坐多久,那就看我俩的造化了。

在列车上,我们和山东大学的一位周姓姐姐相邻而坐。她是大一的学生,老家在山西太原。她和我俩一样都没有见过大海,因此她这一趟是专门到青岛看海的。

周姐姐已经上了大学,那气质和我们这些高中生就完全不同了。她头戴太阳帽,一幅墨镜罩在帽沿上面,后面的头发用皮筋扎成一束,从太阳帽后面的缺口处垂下来。她穿了一身宽松的运动服,上衣的胸口处戴的是一枚“山东大学”的校牌。周姐姐的一身装束在我的眼里是相当洋气的。

她听说我是高三的学生,考的是美术专业,而李想是高一学生,擅长的是书法。她就戏称我们俩为小艺术家。她还拿出了面包和桔子来招待我们这一对土包子,并给我们谈起了一些大学的事情。她还特意祝愿我,一定会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她又把她的通讯方式留给了我,说等候我被大学录取的胜利消息。到时候,一定要写信告诉她这一位大姐姐。

听说我俩没有车票,周姐姐就给我俩出了个主意,说如果查票的来了,我俩先到车箱那头,若被列车员堵着,就说车票放在了挂在衣钩上的衣服内。列车员肯定不信,会跟随我俩来到座位前验证,这时已被验过票的小周连同邻座的另一个好同志的车票早已放进了我俩的衣服内了。我俩一听,深感可行,从此大为放心。

果不其然,在车过潍坊后,查票开始,我们按上述办法,从容以对,顺利过关。车到终点站青岛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我们又重演了在泰安出站时的那一幕。来到大街上,周姐姐要到宾馆去登记住宿,我俩因为囊中羞涩,只好声称要去见一位同学,就和这位热心的大姐姐告别了。

我们俩则急匆匆地要去看大海,却转了一大圈,不知大海在哪里。在当地人的指点下,谁知从火车站转个身,就来到了大海边。这时,天已擦黑,大海正在退潮,海边露出了许多礁石,当地有很多人一手拿着小锤,一手掂着小筒,把礁石上的牡蛎那坚硬的外壳敲破,然后用金属指套挖出里面的牡蛎肉。

站在大海边,不禁思绪万千。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大海,极目远望,苍茫一片,远方的航标灯已经亮起,我用手掬起一捧海水,尝了尝,那苦涩的滋味让人难忘。这时在滨海浴场上,人们在录音机放出的强劲节拍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静观这青岛的姑娘,个头都比较高大,脸色黝黑而富于光泽,美丽大方,热情豪放,和中原的女子很不一样。

李想我们两个在夜市里要了一大堆牡蛎,就着一瓶青岛啤酒,吃了个痛快。随后,我们就在青岛这上上下下高低不平的马路上闲逛。转着转着,肚内的啤酒已被转化,感到内急。大街两边并不见有什么公厕,只得按照仿生学的知识,学着某种动物的模样,对着街旁的一棵大树,痛快淋漓地撒了一泡。

夜已深,人已静,大大小小的宾馆我们都不敢


状态提示:第136章 人在囧途(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