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羊肉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性属温补,具有抗衰老、养颜美容、益气调理等多种保健作用。吴天放本来想放天肚子享用,但想到这种肉食到底不宜消化,只好留了一些肉量。
吃罢饭,吴天放和徐文清两个人就开始去面见天山天池了。
天山天池的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
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水质冷冽,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联合国设立的“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把天山天池风景区纳入了保护区的范围。
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
《穆天子传》卷三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这一美好神奇的传说,激发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无尽遐想。
据史书记载,公元1219年,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邱处机,应元太祖成吉思汗诏命,率弟子西行,一路讲经布道,修寺建观,赋诗抒怀。这位走遍名山大川,具有仙风道骨的长春真人到过阜康,登临天山瑶池和博格达峰后激情难抑,写下千古流传的诗篇《宿轮台东南望阴山》。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
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
岩深可避刀兵害,水众能滋稼穑干。
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画图看。
他还亲率弟子,在天池西岸台地上,修建道观铁瓦寺。铁瓦寺因青砖砌墙,铁瓦铺顶而得名。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天池道教达到鼎盛时期,铁瓦寺成为新疆道教的中心。天池铁瓦寺在历史上三建三毁,现在筹划在原址处再修,重现铁瓦寺当年风采,弘扬国教道光。
**生前曾满怀向往地说过:“我要上一趟天池”,“瑶池传说中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到时候我也要在里面洗个澡”。夙愿虽未实现,但足以印证天池的无穷魅力!
江总书记1990年8月30日登临天池时,也高度评价,“象天池这样的风景,恐怕世界上也少有”!
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外国元首先后登池揽胜。
历代文人墨客,也曾在天池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池之胜,不仅因西王母“瑶池盛会”名传千古,更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蜚声中外!
一池翠绿的湖水如琼浆玉液,溢满了三面环山的怀抱。左边绿草如茵的山腰间“王母庙”三个黄色大字格外醒目,字的上面有一缓坡,坡上有台,台上有庙。据说,当年王母娘娘就是在这里举行了宴请众神仙的“蟠桃会”;右边的山坡更趋平缓,坡上云杉葱郁,满山遍野,把半池湖水映成了墨绿色。这两边层峦叠翠的夹角处显得辽远而高大的是呈“山”字形的博格达主峰,山顶云雾缭绕,隐约可见白皑皑的积雪。
吴天放站在这天然生成的高出湖面几十米的宽大的坎垄地上,望着这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深深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所感动。他和徐文清并没有乘坐天池内的游船,而是步行围着天池转了半个圆。一路走来,他们先后走过了“定海神针”、天池闸门、古栈道,最后来到了娘娘庙。
听了西王母的故事,徐文清大为感慨,原来连神仙也有烦恼啊,特别是在爱情上。
据《穆天子传》记载,正值西王母过着神仙的日子时,英俊的周穆王驾着八骏马车云游到了西王母之国,彼此一见钟情——“相逢一握手,喜极泪沾衣”啊!穆王依依不舍,王母劝饮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激动的穆王也答道:“比及三年,将复而行”。但是,三年之后,王母日日盼君不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