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华人1892>第462章 乌拉尔战役(七)

国防军在乌拉尔战役秋明战区阵地战中取得决定xìng胜利,并相继占领车里雅宾斯克两座卫星城之后,金雨和王栋也从乌鲁木齐和西伯利亚战区回到了京城,这是因为中华帝国的皇帝改选也会在新年后展开,两人都需要回到京城主持大局,以保持政局的稳定。

而在回到京城的路上,两人就接到了这封第一阶段胜利的捷电,而且在乌拉尔战场两天内迎来了两场大捷,这两场大捷就像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双方投入作战的兵力相差一半,战争走向还是由装备jīng良、兵jīng将猛的国防军完全主导着。

乌拉尔的这场战争的胜负发展方向,开始严重的向中华帝**队倾斜,乌鲁木齐集团军、银川集团军、兰州集团军和西宁集团军四大军团只用了两天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乌拉尔东坡交通枢纽之一-的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向欧洲人展示了国防军陆战装备的犀利,以及国防军陆军的勇猛无敌和不可阻挡之势。

世人的常识里:俄罗斯帝国奈以依靠的严寒天气,已经不可能再是俄国人的最后保障了。

严冬里的秋明城城防在如今看来不算什么,而俄军在车里雅宾斯克也有三十万左右的大军,这是因为车里雅宾斯克是乌拉尔大城之一,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要塞型城市,依靠三十万大军的顽强抵抗,他们也只是抵挡了国防军二十多万人两天的狂攻而已。

最终还是众不敌寡。拥有全世界最强大、最jīng锐、训练最贴近实战的机械化重装部队的国防军,此时在高寒地区作战实力已经超越了俄军其他各大方面军,车里雅宾斯克俄军虽有坚城大山要塞,最终还是在2月6rì这一天,被中华帝国国防军,凭借实力彻底的击溃占领了。

世界各国此时更加的为沙皇zhèng fǔ担忧,战略合作国的战略态势实在是太好了,车里雅宾斯克被占领,等同于断绝了乌拉尔和欧洲通道中的其中一条,和秋明城一天时间就丢失一样。乌拉尔战区的中心——叶卡捷琳堡要直接面临国防军的打击了,欧俄的处境更加的艰难了。

国防军2月5rì和6rì的进攻,又一次的展示了空地机械化协同作战的科学严谨xìng,在让欧洲众多喜欢研究机械制造的国家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军队装备机械化应用方向的同时,真正的意识到在机械装备不能和国防军抗衡的阶段,沙俄军队连一点获胜的希望都不可能存在了,于是欧洲各国更加卖力的游说俄罗斯帝国拟定和谈条件,希望俄罗斯帝国和战略合作国一方达成停战的目的。

但是在两大阵营中,中华帝国国防军的攻势一展开。不达到战略目的是不会停止进攻的脚步的,夺取了秋明和车里雅宾斯克。就已经是把刺刀直接顶在乌拉尔战区的心脏叶卡捷琳堡,定住靶心,就等着扣扳机,发出最致命的打击了。稍懂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占领了秋明和车里雅宾斯克两地,就意味着占领了乌拉尔战区的四分之一,夺得了进入山口的权利,离占有乌拉尔山脉这等亚欧分割线的天险地带就不远了,这在今后中俄两国边境线的防务中将拥有天险地利之便。

有个比喻说。足球就是和平时期的战争,而国与国之间在和平时期的争斗,又像是防守球员和进攻球员之间的防守卡位一样,尽量占据有利地形才是要首先做到的。

1907年2月8rì,已经是中华帝国06年传统节前的腊月26rì了。

整个中华大地也进入了欢度节rì的气氛当中,喜气洋洋的,一点也没有为战争担忧的意思。数千年的华夏史,就是一部夷人入侵史和抗战史,华夏人一直就是在战争和和平循环往复中生存下来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在中国人看来实在是太平常了。

自然地人们谈论中俄对战的话题最多了,就连回到京城的金雨和王栋难得的聚在了一起,也在交换对现阶段战争的看法。

“秋明、车里雅宾斯克,两座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得的交通枢纽,在前后两天时间内被我军占领,都是一个极为辉煌的胜利。金雨!战争进行到了这一步,已经很理想了,希望这次还能够给尼古拉二世一个最响亮的爆栗,彻底打醒他,别把目光在瞄着亚洲的东方才好。”王栋和金雨说笑着。

说实话,王栋还真怕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偏执xìng格,说都知道尼古拉二世优缺点,但是在这种人物固执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头的。

“你说的自然没错了,尼古拉二世这个人很有个xìng,不管历史怎么抹黑他,批判他,但是我们都不能低估他,作为一个皇帝,尼古拉二世不比中华帝国任何一个皇帝做得差。历史中的沙皇政权被布尔什维克推翻,是因为政治制度和管理制度出了问题,老朽的封建制度,已经无法阻挡欧美式资本主义的浪cháo了。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地球上世界各国都在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理想化的社会制度怎么可能实现呢?

任何国家的人心都是莫测,公有制度与私有制度,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皇权和民权的更迭,这些都是矛盾而又统一的存在,这是谁都没有办法解决的现象,尼古拉二世只是末代沙皇式的牺牲品而已,也是德国威廉皇帝称霸欧洲的磨刀石和陪葬品,一个欧洲皇室的悲剧人物罢了,他醒不醒都无关大局了。”金雨点点头认真的说道。

虽然这个世界的国际局势已经变得面目全


状态提示:第462章 乌拉尔战役(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