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信瞥了一眼董卓,不想他正微笑着作小鸡啄米状,心中顿时乐了。这二人今天感情可真好啊,这一唱一和的,把自己逼到压根没有插嘴的余地,不会事先排演好了的吧?
“你们赶我走,呵呵,我还偏不急着走呢,看你们能把我怎样?”宇信也不怕二人笑话,厚着脸皮说道:“蔡师,听说您府上可是珍藏了不少好酒,可否拿出来让学生解解馋?唉,边地苦涩,那酒水是一点味道也没有!”
董卓对此嗤之以鼻,谁不知道你宇大将军威风啊,一边带兵打仗,一边领人搞大生产,可谓兵事民事两不误。那新出的英雄酒味浓性烈,堪称酒中极品,你会缺好酒喝?
蔡邕是个文化人,自然深通待客之道。他哪能听不出宇信话中的意思,这分明是故意耍赖嘛。宇信话已出口,蔡邕还真不好拒绝,当下也不好再急着配合董卓来赶宇信离开,只得尴尬地吩咐下人摆上酒宴。
董卓急了,这蔡邕正事不干,却急着开什么宴席,不由得皱了下眉头,心想这老不死的打什么主意呢,不会反过来帮宇信吧?
董卓心里有意见,可也识得轻重。如今他是客,蔡邕是主,客随主便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吃就吃吧,反正不要钱!
酒席上,董卓非常殷勤,连连端起酒杯给宇信敬酒:“骠骑大将军常年镇守北疆,劳苦功高,正当多饮几杯!来,卓敬将军!骠骑大将军乃我大汉百年少有的名将,又与先帝有过盟约,要为大汉永镇北疆,卓每每想来心中佩服得很啊。来,卓在此再敬将军一杯酒,以表卓对大将军的敬佩之情。”
董卓敬酒可并非完全出于好意,他的算盘打得很好,想把宇信灌醉了,然后忽悠宇信尽早离开。世人都知道,宇信重承诺,只要说出口的话,肯定会做到的。
宇信怎能不清楚董卓心里打的小九九,不禁当场哈哈大笑起来:“呵呵,仲颖自谦了。你我同为封疆大吏,为大汉镇守边疆,只是我在东北而仲颖在西北罢了。”
董卓尴尬地笑了,不想宇信竟然这样来搪塞自己,心中震惊之余更加忧心忡忡。宇信多智,若长留京师,必成祸患。
蔡邕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暗想宇信这句不动声色的话用来回绝董卓确实妙不可言。说实话,蔡邕也不想帮董卓,只是忌惮他那二十万大军而已。
董卓也明白在机智这方面,他和宇信差的不只一两截。斗智耍小聪明是行不通的,董卓顿时羞得双脸通红,无助朝蔡邕望来。
不得不说蔡邕对董卓的印象挺好,虽然董卓最后走到了废帝这一步,但却是遵行了先帝的遗愿。董卓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也算值得原谅!
为了向董卓示好,加上之前也答应了董卓劝说宇信早日离开雒阳,以换得董卓诚心辅佐献帝。蔡邕最终还是把酒邀道:“贤侄,老朽有话直说了吧。贤侄身为边疆重臣,此次又有拥立皇帝的大功,再留在雒阳恐怕会招人闲话,以老朽之见还是早点离开的好。这样陛下好过,我们大家也好过。”
宇信听了蔡邕这话,也是一震。这话说得太直白了,一时半会儿还真叫宇信找不出由头来反驳。是啊,自古功高盖主的能臣没一个有好下场的,也许自己是应该离皇帝远一点了,少刺激皇帝对大家都有好处!
董卓见蔡邕一句话说得宇信沉默不语,知道话说到点子上了,原来天下无敌的骠骑大将军也有软肋:“骠骑大将军对社稷有功,朝廷是不会忘记的。卓和百官们都知道幽州乃贫瘠之地,大将军多年呆在那儿受了不少的苦,为此卓和蔡师商议过了,明早就上奏请求万岁赏赐将军黄金千斤,良布万匹以示表彰。”
宇信听到这般厚赏,心中也是大惊,这董卓出手也太大方了点吧?为了把我赶出雒阳,可谓不惜血本啊!唉,其实也是宇信想多了,董卓哪有这般豪爽,说白了他不过是慷朝廷的慨。想当年灵帝在位时,终日费尽心机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自己没用上多少,却便宜了他的儿子。而今董卓入朝,以献帝的手段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得成傀儡,到时这所有的财富都得落到董卓的腰包里。
如果说蔡邕的话从道义上说动了宇信,那么董卓这一番好意绝对是从物质方面堵住了宇信的嘴。
眼下宇信甚感无奈,可又不愿就此罢休。金银没有可以靠搞产业来赚,但地盘却得拿人命去换,这不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想让我离开京师也行,但总得“割”几座城给我吧,幽州地贫民稀,实在太缺劳动力了:“蔡师和仲颖的好意我自然明白,可如今陛下年幼,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留在此处辅佐个一年半载为好。如此,既不违背我当年与先帝的约定,也算是报了先帝的知遇厚恩。”
董卓一听火气就上来了!这还得了,你他娘的老子好话说尽,赏赐也给了,你还要在雒阳赖上几年,那老子怎么办?
既然说理不成,那就手上见真章。董卓腾地一下从席位上跳将起来,两眼圆睁如铃,胡须倒竖如针,眼看就要爆发了。
蔡邕当然知道董卓今日的打算,先礼后兵,八百精锐飞熊卫昨晚就带过来埋伏好了,只要今个儿宇信不点头,那就刀兵相见。
眼见董卓已经到了快要暴走的边缘,要说蔡邕不紧张那绝对是假的。他这辈子见过上千人一起吟风弄月的,却没看过几百人一起厮杀的场景。若他真有幸观赏一次的话,绝对会吓得大小便sh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