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 ,!
其实皇上作为嗣皇帝追封先皇妃嫔以更高的位置是遵循传统之举,为何他如此在意要求告太庙和奉先殿之事呢?那是因为他不仅仅只是晋封敏妃为敬敏皇贵妃,而是还有进一步的举动,就是要将敬敏皇贵妃袝葬先皇的景陵。这个决定也是完完全全他自己的个人意愿,不是先皇的遗愿,皇上又是非常相信“在天之灵”的人,没有先皇的遗愿他就将敬敏皇贵妃“硬塞进”先皇的地宫之中,确实是一个极度的冒犯之举。因此皇上执意要行这个告太庙和奉先殿之礼,一方面是求得先皇的首肯,另一方面也是给予了敬敏皇贵妃极大的哀荣,享受了皇后大丧的境遇。
然而具体到冰凝的情况,确实是与敬敏皇贵妃有很大的不同。毕竟她是皇上亲自册封的皇贵妃,是出自他自己的意愿,因此不存在需要告诉祖先获得首肯的特别缘由。这是其一,其二前面也讲过,在明朝,太庙仅供奉原配皇后,到了清代才开始供奉继配皇后。皇贵妃再是有一个“皇”字,终究也只是妃不是后,因此妃子薨逝达不到敬告祖先的程度。
要说怡亲王冤枉也确实是有些冤枉。他知道皇上是个极为讲究礼制之人,因此昨天彻夜未眠就是为了制定出来一个有理有据的符合皇家风范的皇贵妃丧仪。所谓成了萧何败也萧何,他就是因为太过小心谨慎,太过循规蹈矩,不敢有半点逾越之举,没能更多地花心思去分析皇上的心理,才会拿出这么一个太过拘泥于礼制的皇贵妃丧仪,全然忘记了皇上是一个多么具有改革精神的帝王,也忽略了皇上是多么的在意冰凝,或者说他太过低估了冰凝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此刻,当皇上怒目而视,质问他为何以怨报德,是何居心的时候,竟是理屈词穷,半晌都答不出来半个字。幸好十六阿哥的脑筋及时转了弯过来,眼见着他十三哥被皇上骂得抬不起头来,于是赶快乍着胆子偏帮了一句。
“回皇兄,十三哥他忙了一整夜,累得晕头转向,可能是出门的时候拿错了文稿,臣弟记得昨夜和十三阿哥专门说过这个事情,十三阿哥还说要特别加注一下,免得忘记了,可能说完之后忙别的内容,就真的忘记加上这个注释了。”
庄亲王之所以要说这番假话,一方面有出手相助十三阿哥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给两位兄长下个台阶的意思。皇上与十三阿哥自幼亲厚,若是因为这件事情闹翻了脸,十六阿哥自然是觉得太过痛惜,然而皇上又是那么要脸面之人,没有一个台阶,他就算是不想治怡亲王的罪,又如何能将前面那番斥责、痛骂收得回口呢?
皇上那么睿智之人,十六阿哥这番张口就来的假话他是立即就听出来了破绽,不过对于十六阿哥的良苦用心,他也是第一时间就领会到了。不要说庄亲王不想他们兄弟二人因为冰凝反目成仇,就是皇上自己也是一样的心理,只是他刚才太过急火攻心,一时间没有控制住情绪而对怡亲王责骂出口,现在他也很是后悔不已,正不知道如何收场才好的时候,庄亲王立即就送了这个台阶过来,皇上自然是心存感激。
“这么说来,是朕错怪于你们了?”
眼见着自己的心意皇上领受了,庄亲王自然是万分感激,于是赶快诚惶诚恐道:“回皇兄,十三哥忘记加注也是有错在先,您也不算是错怪十三哥呢。”
十三阿哥从来都是行得端做得正,绝对不会搞偷鸡摸狗之事的侠义之人,眼见着十六阿哥为了保他一命而不顾自己安危,居然编排出来如此的弥天大谎,眼明心亮的皇上岂有看不出来的道理?不想庄亲王因为自己落得被治罪的下场,十三阿哥当然也是急了,猛地一较劲儿就摆脱了十六阿哥的捂嘴钳制。
“回皇兄,臣弟罪该万死……”
十六阿哥见怡亲王一副急欲认罪的样子,生怕他做出傻事来,于是赶快上前膝行一步,直接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十三哥,皇兄已经知道您有错在先了,与在解释那些前因后果,还不如赶快回去把文稿誊清,尽快将功补过……”
庄亲王所做所为其实与皇上是不谋而合,见十三阿哥急欲认罪,虽然知道他是真心实意地认罪,然而皇上也是不想兄弟二人从此心生嫌隙,于是不得不故意板起面孔来。
“老十三,多说无益,你还有闲功夫在朕面前耽搁?还不如老十六懂事明理呢!赶快退下去,速速誊清了文稿再给朕递上来,朕就免你的大罪了。老十六,你还站着干什么?还不速速与你十三哥一并退下,尽快办了差事回来?”
“是,是,是,回皇兄,臣弟这就退下去,这就退下去。”
若论武功,十六阿哥是比不过十三阿哥的,因而此前才会让十三阿哥如此轻易地脱离他的掌控,正万分担忧前功尽弃之际,没有料到皇上竟然故意放水,甚至暗暗发了大赦令,十六阿哥自然是激动万分,因此不由分说,也顾不得长幼尊卑,赶快拖着怡亲王的胳膊就往门口处拽。十三阿哥从来都是敢做敢当之人,怎愿如此苟且偷生?更是有将十六阿哥拖下水的危险,因此他自然是拼命挣扎,企图摆脱十六阿哥的钳制。皇上见状,知道十六阿哥一个人是绝对制不住怡亲王的,也知道十三阿哥不想苟且偷生,因而不得不抢先一步发了话。
“高无庸,你还忤在这里做甚?还不赶快过来伺候怡亲王?苏培盛,你再多派几个奴才一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