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科幻未来>文人逆袭>第360章 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在中元世界里,文人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以走,成为童生就能躲过血征之祸,获得文名就能府院包办衣食部庇护升官发财,所有的晋升之路都与文位挂钩,文符,实力,权力,文位,如同紧箍咒一样牢牢扣在天下所有文人的头上。

孔子在中元世界里是文圣,能被评为文圣当然是有重大贡献,比如说有无人取代的特点,历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有完整成套的独特思想体系,或是文采极为出色等等原因。

孔子的思想流传下来后,他的学生子夏发扬光大了一部分,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将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如果按照正常历史发展当然没错,可到神罚之后断了篇,这个“仕”换成了“实”,实惠,实权,实力,读书人只有一条路,学学学,才能换来各种实实实。

子夏只是文神,并没有到达文圣的程度,所以岳恒故意提出文圣孔子的思想来掩盖子夏的意思,具有极度的迷惑性。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只不过负责监管讲书的几个猴妖帅,还有对人族思想有很深了解的猴妖,都没有发现哪里不妥,没有听出岳恒的潜意思。

“说的没错啊,学习确实重要,想当年我练血脉基础功,族中传功长老每日强调无数遍,原来人族那边也是一样的!”

“这人还是有点才的,三个字一句话,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我都背下来了!”

“好记,而且也很好理解,虽然他是用人族语解释,但真奇怪,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确实我也有这种感觉,这家伙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的脑子里去……”

当低阶猴妖们逐渐适应这一切后,他们渐渐放弃了警惕。再看眉飞色舞的岳恒,突然觉得岳恒的口才不错!

“下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你们听说过文圣孟子吗?在他年幼的时候。孟母为了他的教育,多次搬家,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思考!”岳恒耐心地讲解这个典故,引起了猴妖们的高度重视。

孟母三迁,主要是孟子学习的环境太差,从坟地旁边搬到市场旁边,从屠宰场搬到学宫旁,每逢初一官员集体拜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官员们的一举一动深深影响了孟子的言行,于是最终孟母决定定居在此。

孟母断机杼劝学的小段子,岳恒也讲的活灵活现,好像亲眼见到一样,将调皮的孟子形容地羞愧不堪,将深明大义的孟母形容成苦口婆心的长者,就好像听众们自己的母亲一样。

那些成名大人物小时候谁没做过几件傻事,谁没犯过弱智的错误,谁没有几段荒唐的感情?

果然这种有关文圣的小故事小细节,深受众人喜欢。

对这种罕见的八卦消息。大家都是喜闻乐见的。

众人心中纷纷窃喜:“文圣孟子,年轻时也不过如此,与我们又有什么差别?”

渐渐地也就越发相信岳恒了,大家都听的进去。

岳恒循序渐进说着。《三字经》开篇就是强调学习重要,接下来就是灌输人族的礼教规范,三纲五常十义等各种儒家思想。

在中元世界里,岳恒是比较反对传播这套思想的,他在楚国与蒙甜约好为黎峒书院的蒙家孩童授课,就没有准备将《三字经》教给楚国蒙童。

也幸好中元世界与他那个时代并不相同。这里因为有神罚,人族为了生存常年与妖兽作战,战争变成了第一要务,百家争鸣之下四大职业齐放,儒家思想只是很重要,而并没有占据统治地位。

在岳恒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被证明有一部分是为封建统治阶层服务的洗脑思想。

儒家思想发展到后面,读书人的唯一目标变成了做官,“学而优则仕”的口号耽误了无数天才的文人,《三字经》更以孔子,赵中令等先贤苦学不辍为例子,极力渲染一些贫困学子通过发奋读书而成为达官贵人的事迹,诱惑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在四书五经中消耗精力,导致许多人读了一辈子也无法通过科举,白白浪费时间。

这种做法是要命的,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刻意要求下,这部分儒家思想的糟粕禁锢了人们的自由思想,文人这个思维最活跃的职业被牢牢禁锢住,也就没有了革新,数千年下来,人们的血液中都会充满官,权,财等味道,极少看见文人的傲骨,爆炸的思维,以及本能的血性。

岳恒没打算给人族讲《三字经》,但他决定用在火灵族身上。

“下面我们来讲下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这一句就开始涉及到人族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了,君臣,父子,夫妇就是三纲,仁义礼智信就是五常,这个可以扩展说的东西太多了,这是人族文化结构最重要的部分,是从古至今数千年的积累,是构建了整个人族社会的基石。

人类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解释清楚,让火灵族人理解的,今天岳恒只是开了一个头。

他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将《三字经》讲完,再将万恶的八股文与科举制度通过每日授课来实现,让火灵族完整地认识一个儒家人类社会,再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洗脑一样将那些文化糟粕灌输到火灵族人脑海中。

岳恒很信奉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而失去兽性


状态提示:第360章 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