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时空之门1619>267.第267章 、承天事变 1

在大明朝的湖广行省里,有一个地方是比较特别的。这个地方就是嘉靖皇帝的诞生地,几十年前就已经被改名为承天府的原湖广行省的安陆州。

嘉靖十年八月辛丑(二十日),湖广归州南逻口巡检徐震请于安陆州建立京师。下礼部议:“京师之建于典礼无据。太祖发迹濠州,改州为府,较之安陆,事体相同,宜升为府治以隆根本。”

于是户部请钦定府县名,行吏、礼二部铨官铸印,令其赴任管事,割旁州县以为治属,请应行并未尽事宜悉听湖广抚按等官酌议以闻。诏俱从之,乃定府名曰:承天,附郭县曰:钟祥,割荆州之荆门州,当阳、潜江二县及沔阳州、景陵县隶之。

明嘉靖间编修的《兴都志》和《承天大志》均称:“是岁,言者请建安陆州为京师,礼官言:京师惟天子之都得称之,文皇帝定鼎北京,实万国朝宗之地,不必又建京师于安陆。但皇上龙飞之域,又皇考陵寝所在,宜改州为府如凤阳故事。上可其奏,定府名曰承天,附郭县曰钟祥,以重陵寝。”

承天府名和钟祥县名均为嘉靖皇帝钦定。改州为府虽为礼官所言“如凤阳故事”,但嘉靖皇帝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尊显所生,将故里定名承天,是要与北京顺天、南京应天相提并论。其管辖范围也扩大到五县二州。

作为嘉靖皇帝的诞生地和“龙兴之地”,更因为皇帝世系的突然转移,所以无论是嘉靖皇帝还是嘉靖皇帝之后的隆庆、万历等皇帝,都把自己的老家安陆作为一个可以和北京、南京相媲美的国都进行建设。故而承天府在大明王朝的政治体系内也被称为兴都。

虽然承天府既不像北京那样是明王朝实际的行政首都,也不像南京那样因为历史原因有着体系完整的完全复制北京的中央行政体系,但是因为几代皇帝的祖籍都在这里,所以无论是镇守太监还是防御部队,在承天府内都有行政级别较高的部署。

与其他接受湖广都指挥使司直接管理的军卫不同,承天卫由明王朝的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承天卫的最高长官也不是承天卫指挥使,而是承天府镇守太监。

自从复兴会对于整个长江以北的卫所开始进行农场化改造以来,湖北境内的荆州、武昌、黄州、襄阳和郧阳五府所在的由湖广都指挥直接管理的所有军卫,都已经被复兴军所接管。不到半年时间,这些卫所从指挥使到百户的各级军官及其家眷,都被送至枝江进行劳动改造了。五府军卫所辖的军田全部开始进入农场化改造的阶段。

承天卫虽然是由大明王朝中央政府直属的,由当地镇守太监直接管理的军卫,但是它并没和其他军卫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到了明朝末年,别说地方军卫了,就是号称二十万人的就在天子脚下的京营都一片糜烂,乃至于从中找不到一个能打仗的士兵了。所以承天卫固然名字好听,说起来似乎比一般的卫所有面子,可是本应该有五六千人的承天卫也不过是两个皇陵留守司方面有些明面上还看得过去的里面全是花架子的全脱产的仪仗兵。

其他的承天卫的军户,同样都是不脱产的为各级军官种地的农奴兵。

太监这个东西非常有趣。可能是生理上的残缺导致的心理上的变态吧。一般的太监们,主要是那些从小就被阉割进宫的太监们,不像刘瑾、魏忠祥这些人似的在政治上有什么抱负。他们对于金钱的喜爱反倒是超过常人的。

承天府虽说被称为兴都,是大明王朝法理上的三个京师之一,但是因为远离政治中心,又地处偏远的湖广内陆,所以这里不仅没有什么政治权利可言,而且在经济利益上也非常的寡淡。所以,无论是在权力争夺上还是在获取外快上,作为承天府镇守太监,看起来应该位高权重的穆楠,都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

虽然名义上和南京镇守太监同级,可是承天府镇守太监的职责也不过是统领承天卫,管理和防卫几座皇陵而已。管理皇陵这种事情最是吃力不太好的。做好了是你的职责,做不好就要掉脑袋。对于已经年近五十的穆楠来说,他在承天府镇守太监的位置上不过就是安然养老而已。

穆楠在承天卫镇守太监的位置上,也不过是像那些地方卫所的武将一样,吃吃空饷而已。这样的状况让来自京师内廷的他大感清苦。

一般的武将吃空饷,比较严重的也就是吃七吐三。也就是说吃掉七层的军饷,实发三层的军饷。这种情况指的是,本来只有三十个人的军队上报有一百人。也就是说,本来那三十个人的军饷即使发不全军官们要克扣一部分,但是大体上还是会发下来的。

穆楠是太监不是武将。作为天子近臣,这位吃空饷的手段也和别人不同,他老人家玩的是全吃不吐的。也就是说,穆楠麾下本来有三十个人,他上报有一百个人,等到朝廷发下经过了“飘没”的军饷之后,他会把所有的军饷都收进自己的腰包,一分钱也不发给麾下的士兵。

本来嘛,穆楠就是这么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卫所军户作为各级军官的农奴,实际上都是些待遇极差的佃农。在封建社会里,即使待遇比较好的佃农,也没有主家给发钱的道理。所以不给这些已经是农奴的军户们发军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问题就出在,湖广行省虽然名义上还在大明朝的治下,可是目前掌握着整个湖北地区的军事和经济命脉的,已经


状态提示:267.第267章 、承天事变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