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一滴乡泪
看着倾斜而下的那缕月光,柳随风不由便心旌荡漾起来。
月光,无论什么时候的月光,对于从地球那个古老国度走出的人,总会引起一缕若有若无的乡愁。
原因吗,自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上的那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
月光洒在柳随风的脸上,柳随风没有去想月光怎么照过来的,只是在心底升起了一抹淡淡的乡念。
自然而然地,柳随风也就想到了茅屋窗棂上的那首诗。
嘴随心动,柳随风不由自已念起了那首烂熟于心的诗。
“窗(床)前明月光,”
一念至此,柳随风不由想,若李白是站在窗前,自然便是“窗前明月光”。
若李白是躺在床上,自然便是“床前明月光”。
且课本上是“床前明月光”,而窗棂上是“窗前明月光”,柳随风竟不知何为真何为伪。
不过,柳随风并没有计较这些,因为他已经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柳随风刚刚念毕,月光仿佛发了疯似的,如同洁亮的水银般,从虚空中倾泻而下。
月光温婉,朝着柳随风不断积聚起来,虽然与柳随风同在一处,其他人却没有得到月光一丝一毫的眷顾。
柳随风能够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些月光如同母亲的手一般,缓缓地抚摸着他的脸庞,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别样温暖。
这温暖,像是三月的暖阳,又像是恋人的胸膛,最像是母亲的怀抱,让人只感觉一种彻彻底底、无忧无虑的心安。
于月光中,柳随风仿佛看到,月光之下,一个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正怀抱着他,轻轻哼唱着摇篮曲,看着天上的明月,缓缓拍动着他的肩膀,在哄他入眠的同时,也在对着明月怀人。
柳随风的眼角,不知何时,已经缓缓浸润了泪水,双唇再次张了开来:“疑是地上霜”。
随着柳随风的话音落下,原本倾泻而下的月光,竟似乎有了迟疑,洒下的速度变慢了。
月光倾泻而下的速度,越来越慢,到了最后,竟然慢慢凝固了似的,站在了虚空之中。
柳随风只感觉,自己身上的温暖,正在逐渐地褪去,他甚至感觉到了一缕虚无的寒气。
寒气来得莫名其妙,却又实实在在,让柳随风的身体不由得颤抖起来,冷意来得出奇。
毕竟,以柳随风的体质与修为,别说是一点寒意了,就算是冰天雪地,也不会冻得浑身发抖才对。
柳随风紧闭的双眼,并没有睁开,但他潜意识下却发现,母亲布满皱纹的眼角,有着泪水在滑落。
不知为何,明知这是虚象,柳随风却仍感觉到了一丝心痛,好想去张开怀抱,将那妇人搂入怀中。
柳随风想将其搂入怀中,为其哼唱一首摇篮曲,为其轻轻拍打着肩背,哄着思念远人的妇人入眠。
就像小时候母亲抱着他那样。
月光,母亲,泪水,与思乡。
各种情绪齐齐地爬上他心头。
柳随风的眼睛缓缓睁开了,然后举起了头颅,望向了天空的明月,低声沉吟道:“举头望明月”。
原本,火梧桐的火焰,异常耀眼,月光即便冲破了它的光芒,但仍然显得有些暗淡无光彩。
并且,此前的月光虽然浓郁,但却一直都看不见明月,只有月光倾泻而下,不知来自何处。
然而,当柳随风念完这句诗,一轮明月,皎洁如玉盘,跃居于虚空之上,像天上挂了盏灯。
众人与众鸟早就被柳随风所引起的异象给惊呆了,都不说话,都静静呆呆看着眼前的一切。
此时的火凰,脸色竟异常复杂,看着天空中出现的圆月,不知为何,心间竟升起了抹恐惧。
柳随风抬起了头颅,举起了眼眸,朝着那轮皎洁异常的明月看了过去,他看到了桂树吴刚。
在地球古老的传说中,月亮之上住有嫦娥,养有玉兔,植有桂树,囚有吴刚。
嫦娥于农历八月十五偷吃丈夫后裔之长生不老药,升天而去,故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说。
玉兔为何在月亮之上?
或许是为了慰藉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吧。
那吴刚呢,桂树呢?
又因何而存在的呢?
古老相传,吴刚因觊觎嫦娥美色,而遭受玉帝的惩罚,需要昼夜不歇地砍伐一棵桂树。
那桂树也是奇怪得紧,吴刚每砍伐一次,它就会将新生得疤痕愈合,否则被吴刚轻易给砍伐掉了,岂不是太便宜吴刚了吗?
古老的传说,自我的臆测,在柳随风的心中,一一放映,就好像是蒙太奇的胶卷,画面极具跳跃性。
看着看着月亮,想着想着故事,柳随风不由就笑了。
随后,柳随风高举的头颅,慢慢地下移,看到了月亮上散发出的月光,看到了虚空中凝集的月霜,终于将目光落在了地面之上,一滴泪水,从柳随风的眼眸中升腾而出,沿着他的睫毛下滑,啪的一声落在了地面上。
柳随风张了张口,没有说出任何话,只感觉喉咙涩涩的,眼睛湿湿的,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不过,柳随风还是抖了抖喉咙,柳随风使自己的喉头变得舒适了些许,然后盯上了那地面。
“低头思故乡。”
这五个字,说得异常沙哑,简直不像是喉头碰触口腔上的壁肉,而是老旧的齿轮相互撞击。
地球,那颗不美丽却让人感觉温暖的地球。
师傅,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