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朵回到家,就开始忙碌起来,将面粉全部拿出来,全部做成了馕饼。t做法简单,是一种新疆特色的面食,干燥,水分极少,虽然硬,但是能保存一个多月不坏,以前她有个维族的同事,从老家带来的馕饼就是吃了四十多天。听说还有吃半年的。
又将之前在山上捡的明矾石处理成了明矾,装了一小袋子,收了自己储备的一些常用药材,这段时间收集的打针装药的全部都收了,带了一只砂锅,打火石,衣服、鞋子、木屐和被褥也包了一包,从家里翻了油布出来,数量还不少。
想起明兴哥的那些东西,童明生的房间她甚至还没有进去过。前几天她在屋里摸了个遍,也没有找到有什么密道,倒是有个小菜窖,将大块的油布放进菜窖,明兴哥的书本,衣物全部包在油布里,满满当当的几乎地窖都挤满了,直接拿斧头砍了童明生的房门,里面倒是空旷的很,没什么东西。
之前,他回来陆陆续续拿了几次。应该没有什么了。
菜窖都是建的很严密,又在上面盖上了几块石头。用剩下的油布裹好了自己的行李,仔细检查了一遍。
才背在背上,套上了一件蓑衣。带了斗笠,腰间插了一把匕首,拿了块木板,步履艰难的往外走。
回头看了看这个住了这么久的屋子,这房子肯定不堪一击的,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存下来,菜窖的那些东西,也只能只求多福了,只希望泥浆不要冲过来了。
等胡三朵出来的时候,村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到处都能听到鸡飞狗跳,孩童的哭闹和大人的训斥声,谈论最多的自然是村长跟他们说的,山洪爆发了。
也看见不少人家紧张兮兮的再收拾东西,自然也有人不甚在意。见胡三朵这样像个驼子,一阵哂笑。
胡三朵往村口去,不管谁说笑她,她都不予理会,此时逃命才是硬道理!
上次她上山的时候发现童明生他们制作火器的地方倒是多山石,少泥土,而且上回她躲避的那个石凹子里倒是干爽的多。
这就是她的目的地,也不知道会不会碰到童明生。
胡三朵往山上走,发现村长童善财一家子已经在半山腰了,童善财倒是行动迅速的,他一家拖家带口的,还赶了一辆牛车上山,车上的东西更是堆得老高。
童善财似乎知晓消息是胡三朵放出来的,看她的神色有些复杂,胡三朵只点点头,就往山上走,却被童善财给叫住了:“胡氏,你一个妇道人家,还是跟着村里人好,这一片的村子都支会到了,到时候人多手杂的,还不知道要在山上过多久,什么都不方便。”
胡三朵一想也是,谢过了童善财就跟在他们身后了,除了卢月娥有些神色不善之外,其余人倒是还正常。
等到了山顶,童善财道:“我记得前面那处峰头都是石头的,咱们村去那,我跟村里都说好了。”
倒是和胡三朵想到一处去了,童善财在前面带路,叹了口气:“以前在山上采过矿,后来矿采完了,山也荒了,倒是没怎么上来过,好像前面有个大山洞,明秋你去那边看看,明冬你朝这边走,别走太远,有没有找到都回来。”
童善财打发两个儿子去寻路了,歇了一阵,两人回来,果然说前面有个大山洞,胡三朵越走越觉得可疑,好像就是当初发现火器的地方。
等到了山洞,心想这倒是个隐蔽的场所,四处闻了闻倒是没有闻到一点火药味,找了个角落将东西放了下来,估摸着这个地方也挤不下全村人,就不知道童善财会如何安排。
才放下东西,这会童善财已经发话了:“都下山去迎一迎,村里还有些老的小的,还有家伙事也多,让他们紧着点,别等着……”
他话未说完,突然一声惊雷,童善财挥了挥手:“都去帮忙,就在山脚等,也别回去了,给他们说个方向,赶紧的!”
胡三朵也跟着去了,别人她不用管,但童张氏年纪大了,她去扶一把也成。
下山的过程中,天色越发阴沉,头顶黑压压的云层极低,更是听到不远处深谷中轰隆隆的声响,振聋发聩,和着雷声,一曲骇人的催命符。眺望席水河,只见浑浊的河水奔腾而去,脚下隐隐颤动起来。
下山途中陆陆续续碰到上山的人,有童家湾的,也有附近村子里的,应该是之前童善财跟他们通气了的,大家都知道这山头多石少泥土。
到山脚碰到童张氏一家子,她家里的东西多,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的,收拢了一辆一人多高的牛车的东西,其余有牛的人家也莫不如是。
这时一道闪电撕裂天空,雷声再起,地上一摇,“轰----”
只见浑浊的泥水夹着树干山石,犹如兽群,呼啸着狂涌而出,往村里的方向而去。休讨私弟。
泥石流倾泄而出的山口距离这山头并不远,但是此处的地势较高,已经逃出升天的众人被此情此景震住,久久说不出话来,双腿发软。
胡三朵亦是目瞪口呆,看着泥水眨眼间已经淹没了大片的农田,看这泥浆量恐怕村子是保不住了,转瞬间,眼前已经是一马平川,黄澄澄的泥浆水将所有的都覆盖住了,屋舍渐渐隐去。
突然有人悲恸大哭:“明水他爹和秀儿还在后头呀!呜呜呜……”
胡三朵这才回过神来,偏过头一看,正是王氏,被童明水扶着,已经站不稳了。
王氏平时再讨厌,此时胡三朵也对她生出几分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