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府城季府,安园。
季老太爷让伺候的下人都出去,书房里只剩下他一人,他要静一静。三皇子成功登基上位,自己的大孙女很快就被下旨封妃,他是真不清楚是福是祸啊。
别看三皇子坐上了至高宝座,能不能坐稳可还是个未知数。其他皇子没有哪个是废物,如今一个个都安全返回封地,还有投靠他们的势力除了小部分在京中的被拔除之外,其他地方可谓是鞭长莫及,想要连根拔起难度可是相当大。
现在是外忧内患,三皇子能直接统御的也就中央附近地区以及他自己的封地,其他地方少了仁泰帝的约束,如今可谓是四分五裂,估计政令一时难以通达。不知道三皇子有没有这个本事将那些割据一方的封疆大吏收服,不然锦朝的辉煌将再难以延续。
季老太爷很是头疼,大儿子一家真是问题多多。三皇子年号‘文昌’,大孙女成了他的妃子,二孙子在安王手下为官。如今的季府已经被绑在文昌帝的战船上,不管季府表不表态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只要大孙女一天还是皇妃,季府就得打上一天文昌帝派系的烙印,谁会管他们有没有参与其间?
只要有一丝可能,季老太爷就不想站位。像季府这样并不在权力中心的中小家族,原本保持中立并不难,麻烦就麻烦在仁泰帝一纸诏令,将大孙女送进了三皇子府。
这之后的走向,已经完全不由季府控制。如果大孙女只是个小小的皇子侍妾倒也罢了,谁想竟然颇为得宠,要是文昌帝位子稳当,那应该是天大的喜事,只是季老太爷收到大孙女封妃的圣旨后,却怎么都无法畅怀大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阴霾。
仁泰帝在锦朝各位皇帝中政绩不算突出,生儿子的能力却是一等一的,不止如此,还一个个都很出色,不是能文就是能武,文府双全的也不是没有。这下倒好,他还留着一口气就是没过去,清醒时也没安排好皇位的承接,如今留下个烂摊子任儿子们自行争夺,可别把锦朝都给争没了。锦朝传到现在还只有百多年,正常情况下少说也能再传个两三百年。如今吗,还真不好说。
眼下迫于形势,暂时只能减少同二孙子之间的联络,再不行,就先斩断与他的联系,只当没他这个孙子,不到万不得已,季老太爷不打算将其逐出家门。
事情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京城中的季府支持的是大皇子,眼下还不知道他们下场如何。季宣和这等可能连累族人的事,季老太爷也不能一手遮天,要是族人有人针对,处理起来就麻烦了。
季老太爷是个果决之人,二孙子的事若真要搭上全家人的性命,他必定会壮士断腕,斩断与二孙子的联系。在事还可为的情况下,他却不想受族人的逼迫,暂时由他先顶着。季老太爷和二孙子只见过寥寥数面,却并非毫无感情,能维护多久就维护多久。随之季老太爷好似想起什么,眉头皱的死紧。大孙女得宠,大儿子一家可别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才好。
季老太爷不是很放心,他让人时刻注意着大房人的动向。
可惜季老太爷的行动晚了一步,大夫人已经派人去了康平县。
“你说什么?”文卓成人蹭地站了起来,脸色很是不好看。
“二老爷,属下说的都是真的。”
文卓成真的彻底无语,文昌帝都还没有行动,最先动手的却是他的妹妹。
“将京城的铺子一并结了,送铺里和康平县城过来的人手出京城,先在郊外找一处地方安置他们,都用暗处的人手,不要用我名下的,到时候找机会将人送到西林县。”文卓成思来想去,觉得最好还是不要让人联想到自家,这对自己和对大外甥都好。
新皇登基有些天,京城却还是人心惶惶。像季宣和这样的小官,文昌帝暂时还没心思动他们,以后就说不定了。现在落马的是那些领头支持其他皇子的高官,部分跟随各成年皇子回了他们的属地,真正被处置的其实算不上多,余下的却也人人自危。
皇子太过优秀,因此拥簇之人极为分散,这也就意味着支持文昌帝的勋贵官宦总人数并不多。文昌帝不可能将其余人全都灭了,现在还要借重他们,等局势稳定,说不定就要秋后算账了。
“宣和,三皇子上位,成王败寇,安王落败,咱们现在上了安王的战船,以后该如何应对?”邵云辰听到最新消息,一时也有些无措。
安王封锁了一段时间消息,最终决定于今日解封,三皇子上位的消息瞬间传遍安王所在的封地。
“见机行事,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反正现在反抗安王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安安心心做西林县知县,祸福相依,谁都没法断定以后会如何。”季宣和很坦然地接受现实,有些事情就是这样,除了自立为王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随心所欲,上头总有人能压着你。这里可不是现代,到了一个地方就要按着这个地方的规则办,妄想以一人之力撬动大环境,没有粗壮的金手指估计会无能为力。
“宣和,当初你被安排到西林县做知县,是有人在其中动了手脚,你将怀疑对象好好再想一想。”当初刚来西林县时,想着这事并不容易查,也就一带而过,如今,不光是季宣和,连甄老夫子都觉得有必要弄清楚来龙去脉。
“我没见过安王,我所认识的人当中,只有两次偶遇的老伯爷孙三个,可能和这事有关,和安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