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重生日本做游戏>第七十八章 地图编辑器

《魔兽争霸》发布前的宣传,甚至比不上一般超级红白机上的小游戏来的声势浩大。只在北美千叶游戏赠送会员的《千叶游戏月刊》上有半页广告。

但是,就这仅仅半页广告,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玩家,向零售商店预定《魔兽争霸》的软盘。

游戏商店为了求稳,一般都将预定的数量向上翻了一番,向千叶游戏北美分部订货。

如果,游戏商店与千叶游戏之间隔了太多的中间商,说不定会发生牛鞭效应也说不定。各地都要大量的《魔兽世界》软盘,造成产能问题,貌似各地都缺货,但是,等到实际发售的时候,却发觉有好多软盘根本没人买。

可惜的是,千叶游戏北美分部,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由于,千叶游戏北美分部,实行的产品负责制。卖不出去的产品,可以向千叶游戏退货。这种责任很大的销售模式。

所以,千叶游戏直接就干掉了碍事的中间商。千叶游戏的销售模式,以扁平式的销售模式为主。

基本上不存在牛鞭效应这种问题,就算是有,也不会很严重。

不过,这种销售模式,虽然说有点明显,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在这样的销售模式下。

千叶游戏北美分部,需要处理的事情异常的多。如果,千叶游戏北美分部,是美国本土的企业,或许就会被这么高的人力资源费用,给弄得没脾气了,选择向经销商模式妥协。

不过,千叶游戏作为日本公司,有一个优势就是,他可以从日本国内招人,去美国工作,哪怕需要给这些出国人员更多的奖金,成本和效率。却还是要优于雇佣美国员工的。

至少,没有工会,也不会动不动罢工,加班什么的更是稀松平常。

另外。就是千叶游戏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的优势了。千叶游戏本部,专门为北美分部,制作了一个销售程序,能够更有效率的无纸化办公。一切数据,只要按按键盘。点点鼠标就清晰明了。

这个程序,也极大的提升了千叶游戏北美分部的工作效率。甚至,将这款软件,卖到美国的市场上去,购买的企业也不少,销量以及收入都挺可观的。

《魔兽争霸》这款游戏,相较于《星际争霸》来说,可以说更简单了。因为它节奏慢了一些。

但是,《魔兽争霸》的大杀器,不是节奏版。能让更多人玩。而是另一个,那就是——地图编辑器。

这玩意,几乎是《魔兽争霸三》能够有长达十年寿命的主要推手,当《魔兽争霸》的对战模式,和战役模式,已经让人乏味的时候。各种各样玩家开发出的地图,却是异常的红火。为《魔兽争霸三》续命了几年的时间。

林彦还在《魔兽争霸》推出的时候,正式推出了战网。让《魔兽争霸》能够联网对战了。

不要以为,推出战网,不是什么难事。

实际上。如果没有和众多实验室的合作,让千叶游戏自主研发出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游戏流畅度的算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是说千叶游戏的研发能力不行。而是,千叶游戏的积累,更多的是在电子游戏方面。对于网络技术,还真的不是非常精通。

当然,就算是有战网功能,现在有互联网的电脑也不太多。更多的都是各个大学电脑房的电脑。

大学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其实是来自对于文献的检索。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想要检索一篇论文,那是非常非常费心费力的事情。

而且,能够做到的学校,也无一不是名牌中的名牌,有着雄厚的资本,建立起一个大图书馆。

而用互联网,把这些论文数据化以后,检索就变得简单多了。只要在数据库中键入关键词就行了。

这是互联网民间推广的原动力,至于后来用互联网听歌,用互联网看电影,用互联网聊天,用互联网打游戏,都是互联网这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形式,发展出来的产物。

林彦的想法很简单,他想的是在个人电脑上,也打造一个像是红白机,超级红白机,这样的平台。

当然,依据个人电脑的开放性,兼容机都那么多,用硬件去建立这个平台,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地图编辑器和战网,都是第一步。接下来,他想要打造的是一个网络软件平台。

可以在平台上下载游戏,玩游戏,购买游戏。

当然,这个设想,在十年内,希望不是很大。因为,依照现在这个让人捉急的网速,需要几次算法革新,以及硬件革新,才能够让下载游戏,变得切实可行。

当然,在数字平台上售卖的游戏,有一个问题就比较明显了。

那就是,这款游戏,到底是属于玩家买了,还是属于玩家向游戏平台租赁的。

因为,如果买的实体存储介质,想什么时候玩,插上卡带,放入软盘就能玩了。而数字平台上,却没有这样一个实体。

也就是说,如果什么时候,玩家的号被封了,或者这个平台关闭了。这个游戏就没有了。就相当于玩家从没有买过。

当然,这样的问题,林彦当年在中国的时候,是没有遇见多少的。

但是,在游戏产业,发展比较早的美国和日本,这个问题是个很要命的问题。

甚至,引起玩家们对于数字平台的抵制,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事情,曾经就发生过。

《魔兽争霸》以及《星际争霸》这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游戏,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 地图编辑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