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董卓之子>第三十五章 刘虞称帝?(二)

时间犹如沙漏,滴滴答答地流逝。

过了许久,贾诩脸上的沉重之色逐渐消失,平常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也逐渐恢复过来。终于这只老狐狸从思考中清醒过来。自嘲似的笑了笑,心中暗道:“贾诩啊贾诩,没想到四五十岁的人了。遇起事来反倒不如一个不倒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

于是朝着董守业施了一礼,开口说道:“公子高见,贾某佩服不已。”

董守业看到贾诩这位自己目前最为倚重的老狐狸重新恢复到老谋深算的状态,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开口对贾诩说道:“军师缪赞了,还请军师为本公子分析一下,你我师徒二人,共同参详。”

贾诩接着说道:“刚刚公子言语之中曾经提到吃到嘴里的肉不会吐出来,贾某便从此处,开始说起。所谓人者,皆有私心。

眼下天下纷乱不已,皇权衰落,关东诸侯虽然其中不乏心系汉室,尽忠爱国之人,但是是人皆有私心,谁人又肯平白无故地将自己手中的兵权交出,割据一方,做一个土皇帝,作威作福岂不是更好。

如此,则天下诸侯中很多人可能对袁氏表面臣服,暗中却是小动作不断,不会痛快地交出自己手中的一切。况且关东诸侯,皆是世家大族出身,当今的名门豪族重私利而轻公义,看重家族利益过于国家利益。他们又岂能束手待毙,任凭袁氏掌控。”

董守业接着说道:“如今天下英雄当属二袁,关东诸侯之中,此二人乃是执牛耳者。若是二者意见发生分歧,册立新帝之事又岂能顺利进行。当初我父进京之后,天子暗弱,少帝庸碌,难堪大任,而陈留王年少聪颖,天资非常,足堪大任。

是以我父与朝中诸公商议废除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群臣虽略有阻拦,此事仍然顺利进行。其中出力最多者莫过于袁绍、袁术二人的叔父袁隗,当时将少帝拉下龙椅,将陈留王扶上帝座的正是司徒袁隗。可以说没有袁隗的出力,我父改立新帝之事将难以成行。”

顿了顿,又说道:“之后袁绍、袁术兄弟从帝都出逃,归于地方,而妄起乱兵,反抗天子。我父担忧袁隗与袁绍、袁术相互呼应,内外勾结,而杀袁隗。由此可见袁隗之志依旧是立于朝廷,尊崇天子,等天子年长之后执政,然后再改革天下,废除弊政。现在袁术起兵与南阳,麾下孙坚聚众八万余人,妄图攻占洛阳而立足,与长安对峙,然后出兵函谷关,攻占长安,迎天子大驾返回洛阳。

由此观之,袁术之志与其叔父袁隗之志乃是一脉相承,并无二致。袁术既然有迎立天子之志,业已从鲁阳出兵准备攻占洛阳,又岂能同意与袁绍一起拥立河北的刘虞为帝。依本公子之见,二袁从此恐怕是分道扬镳,难以和好如初,不多久恐怕还有相互攻伐之忧。”

贾诩听罢,点了点头,说道:“公子说的不错,袁绍,袁术兄弟之间尚且难以相容,又何谈什么共举大事。况且当今天子尚无失德之举,贸然废弃,难以服众,关东诸侯之中不乏有识之士,拥立刘虞,肯定也会有许多人反对。况且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兖州刘岱、扬州刘鹞皆是皇室帝胄,皇室血脉,又岂能安心让刘虞得了最大的好处,做那尊贵无上的天子。”

董守业不住点头称是,示意贾诩继续往下说。

贾诩顿了顿,接着说道:“此次袁绍谋立天子最为关键的便是将要被立为皇帝的刘虞本人和袁绍的兄弟袁术,如今实力强劲的南方霸主。

立刘虞为帝需要得到刘虞的首肯,或者说是点头同意,另外一个就是袁术的支持。其二者缺一不可,但据贾某分析就目前来看这两方都很难支持袁绍。

公子,贾某分析一下二人的性格来给公子说明。

首先说袁术,此人是嫡出,其母是其父袁逢的正室夫人,而袁绍却是庶出,其母却是其父袁逢的一个小妾,而袁绍年长与袁术。幼年之时袁绍时常遭受欺辱,此时其弟袁术却经常保护袁绍,所以有袁术私下里将袁绍称之为家奴之说。

二袁之父袁逢有兄弟三人,即袁成为长,袁逢次之,袁隗为末。袁成字文开,作为长子,年少成名,声闻天下,官至左中郎将,当时京师有句谚语流传‘诸事不谐问文开’,这个文开就是指袁成,意思是说,你要有什么搞不定的事儿,找袁成就行了,他肯定能帮你搞定。可见此人在京师的能量。但此人与当时的外戚权臣大将军梁冀来往过密,后来桓帝掌权,诛杀梁冀,与梁冀来往过密的袁成收到牵连,袁氏家族当时弃车保帅,于是袁成年纪轻轻就莫名其妙地死了,从此安抚了天子震怒,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而使袁家撇清与梁冀的关系,安然无恙。

后来,袁家为了不使袁成绝后,血脉断绝,于是袁绍的亲生父亲袁逢将庶出的长子袁绍过继给袁成。从此,袁绍继承了袁成的家业,袁术继承袁逢的家业,二者相安无事,所以袁绍从洛阳城内逃出的时候,并没有选择老家汝南,而是只身北上前往河北,袁术却是回到了汝南。

袁绍此举也是为了避免出现与袁术争夺家产的考虑。袁绍到了河北之后,凭借自己的声望和能力,混的是风生水起,成为关东联军的盟主,从而遭到袁术的妒忌,不愿意屈居于袁绍之下,袁术私下里曾说‘诸公起事不以我为主,反而让我家奴为主’,之后虽然也是一起参加联军,但已经埋下祸根,从此二袁不睦。

现在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刘虞称帝?(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