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董卓之子>第八十八章 谋夺冀州(一)

话说韩浩兵败之后,逃回漳河大营,向自己的主子王匡以及主子的主子袁绍汇报此战情况。

袁绍看到自己麾下的河内太守王匡被西凉军偷袭成功,全军覆没,甚至连敌人的领兵主将是谁都没弄清楚赶到非常恼火。眼见自己军粮马上就要没有了,韩馥对自己一直有所防备,他感觉到继续停留在这儿与西凉军对峙也没有什么意义,便生出了返回渤海郡的意思。

其实现在关东诸侯联军已经是名存实亡,自曹操追击西凉军惨败之后,便与张邈等人离开酸枣大营,后来实力派人士豫州刺史孔伷病死在大营之中,更是雪上加霜,对关东联军信心的打击是无以复加。像公孙赞早就率军离开了。

袁绍虽然苦苦支撑,但是也无力回天。

关东联军不能奈何西凉军已经是既成事实。虽然袁绍也不是真心讨董,而是想在从战中最大限度的攫取利益,先残酷的事实已经让袁绍再也看不到有更多的利益存在了。

袁绍一直受韩馥的掣肘,因此对韩馥也有些怨恨,有心想要夺取冀州却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但是袁绍作为关东联军的盟主,天下知名的正人君子也不能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说自己想要谋夺别人的基业,这样在面子上绝对是过不去的。

正人君子也不容易,很多事情都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顾虑。

好在是袁绍的麾下也有知心人。

逢纪其实早就看出来自己的主子袁绍对韩馥有点不满了,也看出来袁绍对富饶的冀州垂涎三尺,但是袁绍的粮草供应基本上是依赖韩馥,所以逢纪也不敢轻易地将此事挑明。

眼下袁绍既然决定离开此地,返回渤海。那关东联军便不复存在,逢纪觉得自己也该为自己的主子谋求一个更好的出路,为自己谋求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了。

渤海郡虽然富饶,终究是一郡之地,太过狭小,而且被韩馥卡的死死的,不利于袁绍今后的发展。

逢纪见时机成熟,便立刻向袁绍提出来,建议他谋夺冀州。

袁绍作为正人君子中的代表人物,当然是立刻便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逢纪也是猴精猴精的人物,怎么会被袁绍的惺惺作态所迷惑。于是苦口婆心,好劝再劝,说了一大堆掏心窝子的话。

袁绍终于被逢纪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模样感动,勉强同意逢纪的建议。

逢纪是个计谋甚远,智比海深的人。

他给袁绍除了个好主意,建议袁绍一方面联系之前的盟友公孙瓒,让他出兵,然后两家瓜分冀州。另一方面让袁绍策反韩馥麾下的大将麴义。最后再派些舌辩之士去当韩馥的说客。

袁绍觉得逢纪说的非常有道理,便立刻按照逢纪的计谋来执行。便派遣心腹携带信件给公孙瓒,然后派自己儿时的好友心腹谋士许攸去策反麴义,最后让自己的外甥高干带着荀谌等人前往冀州治所去说服韩馥。

接下来韩馥就比较郁闷了。

原来韩馥麾下有两大干将,一个是号称冀州上将的潘凤,另外一个是大将麴义。这两人都是个顶个的人才,是韩馥的左膀右臂。

潘凤之前曾经有一次与敌人恶战,虽然最终击杀敌人,但本人也身受重伤,机缘巧合之下,恰好被韩馥所救。

有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潘凤为了报答韩馥的救命之恩,于是做了韩馥的家将。说起潘凤,韩馥见识过其武艺,自忖阅人无数,觉得天下间应该是鲜有敌手,对其非常有信心,非常地信任,所以一直让潘凤担当重任,因此韩馥奉诏安定冀州之时,很快便稳定了冀州的复杂局势,使冀州回归安宁,成为天下重资之地。

当年袁绍当了渤海太守之后,在当地整出好大的动静,韩馥也毫不担心,安排潘凤屯兵在袁绍的渤海郡附近,监视袁绍,一直把袁绍压制得死死地,想要动弹动弹都不敢有大动作。

后来在当虎牢关外,群雄对不可一世的华雄束手无策时,韩馥果断推荐潘凤出战。

原本,韩馥以为,有上将潘凤出马,斩杀华雄应该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

韩馥自忖还是有点眼力的,在两军阵前,也曾远远地看到过华雄施展武艺,在韩馥看来,华雄虽然有点本事,但是比起潘凤的武艺应该还有些距离。

却不料,潘凤却是意外身死,做了华雄的刀下之鬼。

韩馥虽然觉得潘凤的死疑点颇多,却是死无对证。韩馥也有怀疑的对象,就是袁绍,苦于没有证据,却也不能拿对方怎么样,更何况对方实力强劲,贵为联军盟主,即便是自己想要为爱将潘凤伸冤,也无处可去。

百般无奈的韩馥只能是吃了个闷亏,自此之后韩馥也是学乖了,轻易不出头了,只是给大军供应一些粮草,至于让大军出战,那是门儿都没有。

所以在董守业率领兵马偷袭王匡之时,屯兵在王匡兵马附近的程涣、赵浮也坚决执行韩馥的命令,只是做出防御姿态,坚决不发一兵一卒支援王匡。

至于韩馥的另一个大将麴义,此人出身于西凉大族麴家,生性好武,善于领兵作战,在西凉时一直都是率领家族人马都西凉的羌胡作战,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后来在韩遂、边章等人聚众大闹西凉时,不幸被叛军裹挟。

当时韩遂、边章等人聚众达十万,横扫西凉,很多西凉的世家豪族都是叛军裹挟,就连西凉名士,天下知名的阎忠,都不能幸免于难,被叛军劫持,更何


状态提示:第八十八章 谋夺冀州(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