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天下珍玩>第1240章 封狼居胥

唐易继续说道,“所有的守墓人,其实被安排守墓那天起,就已经判了死刑,等到墓葬看不出来,就会被杀掉。而且,从母骆驼找墓这个说法来看,如果母骆驼死了,那就不可能再次找到墓葬了。”

“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文佳歪了歪头。

“这些东西,《蒙古秘史》有记载。而且应该是真的,否则,怎么会现在一处元代皇帝的墓葬也没发现?”

“那你说的《蒙古秘史》里面,有什么历代皇帝下葬的推测没有?”

“有,就是这个肯特山的起辇谷!成吉思汗据说就葬在这里。”唐易道,“所以,我听说是肯特山附近的一处山谷发现的墓葬,才特别感兴趣!”

不过,肯特山是一处山脉,范围很大,大致位于蒙古国首都东侧,这个东侧说的是方位,其实距离并不近,也有几个小时的路程。

而《蒙古秘史》中说的成吉思汗的下葬之处,是肯特山脉中不儿罕山附近的起辇谷,同时,不光是成吉思汗,据说“元诸帝均葬于漠北起辇谷”。

“这个不儿罕山,应该就是西汉时期,大将霍去病追讨匈奴的狼居胥山!因为在这里举行了祭天封礼,所以史称‘封狼居胥’。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霍去病也因此位居大司马,风光一时无两。”

“封狼居胥”这个历史典故,在辛弃疾那首著名的《永遇乐》词中也提到过,用来反讽当时的朝廷: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你不早说是狼居胥山,这个山脉地理我很清楚!”文佳突然说道。

“很清楚?你去过蒙古国?”唐易略有惊讶,要说知道,那一般人肯定是听说过。但是对山脉地理很清楚,这个对没去过此地的人来说,怎么会呢?

“狼居胥山,是北出华夏的‘兑龙’脉和东入华夏的‘震龙’脉的交尾之处,兼具两条龙脉的灵性。一旦真龙跃出,必是五爪金龙,而且惊天动地!狼居胥山附近的山脉,都是绵延不绝,气势磅礴!”文佳说道,“这个风水,我师父给我讲过!”

原来如此。唐易点点头,文佳是没去过,但是肯定参研过历史上的风水龙脉,所以对这方面是清楚的。狼居胥山,或者说不儿罕山,是蒙元帝国的发源起势之地,龙脉一说,恰好吻合。

据说成吉思汗的祖辈就长期受到此山灵气的影响,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死后,也是藏在此山附近。同时呢,成吉思汗也因为此山躲过几次大劫,据说逢大事必会进山参拜。成吉思汗藏于此山附近起辇谷的历史推论,还是基本能站得住脚的。

“不会是发现了成吉思汗的真正下葬之处吧?”此言一出,文佳自己也笑了,这个可能性太小了。

唐易看着文佳笑了,也跟着笑了,“不过,是元代的其他皇帝,倒是有可能。”

“对了,你刚才说,元代皇帝得到过传国玉玺?”文佳紧接着问道。

“这只是一种传言。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就此不知下落。”唐易解释道。

“我问的就是这个传言。你别光说元朝的事儿,一并把后唐之后的也说说。”

“说来有点儿乱。”唐易理了理思路,大致把这个传言介绍了一下。

说是传国玉玺失踪之后,后周太祖郭威找不到玉玺,自己就刻个“皇帝神宝”,就这样传到北宋。

到了北宋哲宗的时候,有个农夫耕田,居然在地里发现了传国玉玺,就送到了朝廷,结果皇上和一些大学士研究之后认定,这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但是,他们认定了,很多人却觉得不是。总之是存在争议的。

到了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掳走,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也被金人掳走了,从此又断了消息。

可是,到了元代,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驾崩之后,传国玉玺却突然出现在了大都!而后的说法又出现了分叉,有说是当时的权臣伯颜(附注:元代叫伯颜的大臣不止一个,还有脱脱这个名儿,重名的都不少,特此说明一下。)所得,后来伯颜集中磨平销毁过所有的玉玺,所以传国玉玺可能遭遇不测!

“就这么轻易毁掉了?”文佳插了一句。

“这个说法漏洞很多,传国玉玺这样的东西,不要说一个大臣了,就是皇帝,也不可能就这么毁掉。”唐易道,“不过,元代和氏璧传国玉玺出现在大都,还有另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是,当时玉玺出现后,被另一个大臣所得,这个大臣将玉玺献给了忽必烈的孙子铁穆耳。而且说得更是有鼻子有眼,还说了印文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铁穆耳就是后来的元成宗,而且玉玺往下开始传了,直到元朝灭亡,才又没了消息!

明初,朱元璋曾经对元朝残余势力穷追猛打,大将徐达也深入过漠北。有人推断,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是表面原因,真正原因就是找寻和氏璧传国玉玺。当然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如果照这个说法,和氏璧传国玉玺,就是在元代皇帝手里没的!

“这个说法,倒是和我们之前的推论不矛盾。没了之后,到了清代,又出现了,乾隆又得到了。”文佳接着却又看了看唐易,“你说,乾隆得到的玉玺,会不会是假的?真的玉玺,被元


状态提示:第1240章 封狼居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