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民国芳菲>第五章 学校

一过了腊八,家家就开始忙碌了;打年糕、炸丸子、做腊肉、蒸馒头、有条件的多做些做好些,没条件就少做些将就些,即便这里是落后时代贫瘠的北方农村,过年了也一样的热闹喜庆。不论大街小巷还是孤门独院,统统是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大红的对联贴起来,大红的鞭炮放起来,那艳丽的红色映红了地上的雪和青灰色的村庄,让寒冷的冬日变的喜庆而温暖,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中噼里啪啦的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时光。

一派忙碌中,父亲王佑全并未忘记胜兰上学的事情,他早早就派人去打听清楚;县里的学堂元宵节后开学,九岁可以读一年级,教国学算数美术音乐,还有一门英文课,一共五门课。每天早上九点上学,下午四点放学,中间休息一个时辰,不住宿的话,学费是每学期十五块银元。

在当时的情况下,十五块银元算是一笔很高的费用了,但是王家出的起。于是胜兰便欢欢喜喜的准备好、还有上学的新衣服,开开心心的等着迈进民国的学堂。

过了年便是一九二五年,也就是民国十四年,胜兰天天翘首以盼,板着手指头算时间,终于挨到了元宵节后学校报名的日子。祖父听闻此事后,原本并不愿意胜兰去读书,但耐不住儿子的劝说和胜兰的软磨硬泡勉强同意了。又因为乡下的局势确实越来越混乱,土匪愈发猖狂,祖父思虑再三最终也采纳了父亲的意见,决定等天气暖和点后,让儿子媳妇孙子也一起先搬到县里去住,而他自己则留在乡下守着老宅子等着看情况再搬。

父亲并不乐意丢下祖父一个人留在这个小村庄里,奈何老人家都比较守旧,苦劝无果后,也只能叹口气先带着胜兰进了玉阳县城。

中国地大物博,全国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县!胜兰前世不是这里的人,竟然对这个玉阳县没有丝毫的印象,只晓得它位于玉水之北,所以得名玉阳。玉水又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抱歉,前世的地理书上没有学到过,大概是条不出名的河流吧,她又生性比较宅,很少外出旅游,对其一无所知。

玉阳县城并不大,不过看起来好似历史很悠久的样子,居然还有已经破的不像样子却依然显得巍峨高大的城门和城墙。那长条石砌成的城墙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风雨,看着斑驳碎裂、残破不堪,石头缝里爬满了藤蔓,偶尔还有几树枯枝斜斜的伸出来,远远望去,只瞧见灰暗的墙壁上处处有零星的枯叶荒草在风中摇曳着,衬着墙下灰黄的土地,说不出的萧瑟悲凉。

但凡历史悠久的城池,还能一直不破败的延续下来的,多半都是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的关隘之地或是富庶的地方。玉阳县城或许是后者吧!胜兰坐在马车上一路瞧着,发现这个小小的县城繁华的很;不仅街道宽敞整洁,屋舍店铺也都修的高大整齐,人口多而稠密,各行各业都很兴旺。逛街的路人中,有不少匆匆而过的人穿的很时髦,胜兰看到了美丽的旗袍披肩和烫的卷曲的头发,惊讶之余,她不由得重新思考起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来。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她一直生活在落后封闭的小王庄,以前只是根据天气状况,当地的生活习俗和村民们的只言片语勉强猜测出这儿可能地处苏北一带。可如今看来她却迷惑了,玉阳县城真的是在苏北一带么?民国时期的苏北一带,有这么发达么?

胜兰带着疑问坐在马车上穿街越巷,很快就到了王家的宅子前。

王家在县里的那套宅子坐落在玉阳县城西北区域的居民区内,是一套青砖瓦房的四合院,不算大也不小,离县城中心很近。下了最繁华的中心大街顺着一条叫做桐花胡同的石板路胡同往西走没多久就到了。宅子坐北朝南,门口有三层石阶,大门是朱漆斑驳的两扇木门,门上有铜色的门环,上头的门楼修的飞檐斗拱甚是好看,檐下的木料同样漆成了朱色,只是已经斑驳陈旧的落满了灰尘。

看到有人开了大门,小翠便扶着胜兰下了马车,跟在王佑全身后一起走了进去。穿过门楼,边上是看门下人居住的小房间,再进入后,院中迎面是一方影壁,绕过影壁才能看见后头的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和东西各三间的厢房。一色的青砖大瓦房,青砖围墙,院子里也是青砖铺地,打扫的干干净净,看着异常的整洁。天井的位置修了一方挺大的花圃,一角搭起了一个葡萄架,架下有石桌石凳。余下的地方种了不少花木,只可惜现在是冬天,那些花木都光秃秃的看不出是什么品种。

房子造型宽大,位置也好,各个房间的采光都极佳,因为一直有人住,所以各种生活设施都很齐全。院子的西南角还有一口水井,像是用了年月很久的样子,石头井台都磨得光滑发亮了。靠近水井的那一面西边的围墙上,密密麻麻的爬满了爬山虎,在冬日金色的暖阳照耀下,那些枯萎的爬山虎藤蔓纵横交错的像一张棕色的大网,牢牢网住了整面青色的墙壁。

胜兰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院子,她觉得这个院子和她前世童年时居住的乡下小院子很像,只是更大更干净漂亮。见女儿喜欢,王佑全也很开心,放下行李后嘱咐下人们先收拾房间,他自己亲自带了胜兰去学校报名。

学校就坐落在中心大街边的县政府边上,名曰玉阳女校,今天刚开始报名,学校里还没什么人,通报了门房进去后,只偶尔看到几个女孩子并三三两两的


状态提示:第五章 学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