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啊。”纪晓棠又将小姑娘打量了一遍。对于十岁的年纪来说,小姑娘的身量有些瘦小,想来是正在发育,却遇到灾荒,一家子人口多,到小姑娘嘴里的粮食能有多少呢。
纪晓棠就想到了自己,对沈瑶更加怜惜。她对旁边的丫头使了个眼色,锦儿立刻就捧出个攒盒来。
纪晓棠看了一眼,并没有接,锦儿会意,就又捧了个攒盒出来。
过小年,纪二老爷是来送些额外的米粮,让灾民们过的好一些。纪晓棠则是带着一府的女眷们,准备了另外一些东西。
一个四格的攒盒,每个格子都放的满满的,有过小年必吃的糖瓜、松子糖,还有炒花生、瓜子、风干栗子、枣泥糕,一共六样,代表六六大顺。这是纪晓棠给灾民中的小孩子准备的。
沈瑶显然是很长时间都没见过这样的零嘴,眼睛就是一亮。不过她却不敢接,眼睛又看向沈老。
纪晓棠就将自己的意思说了。来的时候,她已经让人统计过人头。
“有小孩子的人家都有。”纪晓棠笑着说道。
沈老就笑了,对沈瑶点了点头。
方才倒茶的媳妇就出来,身边还带了两个男孩子,一个七八岁,另一个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八九岁的那个孩子规规矩矩地垂着手,三四岁的小娃却抓着媳妇的裙角,等看见了攒盒中的零嘴,小嘴巴就蠕动了两下,却并不伸手,只是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他娘。
沈瑶机灵,就拿了个笸箩过来,那边锦儿和绣儿帮着将两个攒盒里的东西都收拾进笸箩里。
媳妇就带着沈瑶和两个小男孩又给纪晓棠行礼,说了许多感激的话。
“我弟弟比他还小呢。”纪晓棠摸了摸小男孩的包子脸。沈家的孩子都长的一双好眼睛,又大又清亮。
纪晓棠这么说着,就又让程嬷嬷取出一块红绸子来。
“或是做帕子,或是扎头发,过年了,添些喜气也好。”纪晓棠就道,一面将红绸子给了沈瑶。“有小姑娘的人家都有的。”
沈瑶接了红绸子,珍惜地捧在手里,一双眼睛亮闪闪地看着纪晓棠。
“纪姑娘,你是菩萨转世吗?我再没见过比你更好看,更好心肠的姑娘了。”沈瑶轻声道。
“你这个小丫头,怎么看着机灵,说话却呆呆的。”纪晓棠忍笑,心中却有些不是滋味。
她哪里是什么菩萨转世,恰恰相反,她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因为曾经经历过苦难,所以更加懂得和慈悲。
在沈老的棚子里坐了一会,纪二老爷就跟沈老、张明和王丁商量事情,纪晓棠则站起身,她要每个棚子里都走一走,将东西亲自送过去。
“这怎么使得呢。”沈老等人都道。
“这也是她的心意,让她去就是了。”纪二老爷就笑道。
众人只得应承,一面就由更为老成的张明带人陪着纪晓棠,沈瑶自发地要跟着纪晓棠,沈老的媳妇也出来,两个小男娃就也跟在他们娘身边出来,不住地偷看纪晓棠。
就这么一众人簇簇拥拥地,纪晓棠将棚户区的每个棚子都走到了。每个有孩子的人家,都得了一攒盒的零嘴,有小姑娘和年轻媳妇的人家,又额外得了一块红绸子。
大多数灾民都是合家出来讨生活的,纪晓棠在每一个棚子里都留下了零嘴和绸子。
“纪姑娘想的周到,菩萨心肠,最难能可贵的是,将我们这些灾民也当人看待。”最后,沈老在送纪二老爷和纪晓棠出来的时候,动情地说道。
纪晓棠今天已经听过太过感激的话,见过太多的感动的泪水了。
“沈老不要这样说。我和爹爹只是恨自己力量微薄,不能为大家做的更多。”纪晓棠说道。
“这里的事,还请大家多多维持。”纪二老爷则是嘱咐沈老、张明和王丁。
沈瑶也跟着来送纪晓棠,她身后还拖着她的两个弟弟。
“你带你弟弟到我家来找我。”纪晓棠上马车之前,看见沈瑶眼巴巴的表情,就说了一句。
沈瑶立刻羞的红了脸,一双眼睛却更加热切地看着纪晓棠。
……
从灾民处回来,纪晓棠心中感触良多,脸上就带出来了。纪二老爷在一边瞧见,就趁机教导了纪晓棠几句。
“你虽自幼聪慧,熟读诗书,我也并不禁着你去了解外面的事。只是,若没有今天,你也并不能真正懂得,什么叫做民间疾苦。”
“爹爹说的是。”纪晓棠点头。
“民生多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晓棠,你们姊妹生在锦绣堆中,比这天下大多数人都要幸运的多,更应该以仁为念,不要忘记同一片天下,还有千千万万受苦的人。若能出手襄助,切不可坐视不理。”纪二老爷又教导纪晓棠。
纪二老爷是心怀天下的,这件事纪晓棠在随着他在任上,看他如何勤政,如何爱民,就已经知道了。那个时候,纪二老爷最常对纪晓棠说的话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样的纪二老爷,本应该尽力寻求起复,去造福一方百姓的。然而,自从出了纪老太爷的孝期,纪家接连发生的事情,纪二老爷从来没提过这件事,还渐渐地露出要终老田园的意思来。
有些事在纪二老爷心中,即便亲近信任如纪晓棠,他也不肯说出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