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科幻未来>超级海岛国>第四十三章 修长安城下

继续,这是今天的第三章

长安城中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有一市五十三坊和著名唐代景点曲江池;西部有一市五十五坊。

一百零八坊排列的象征寓意:108坊恰好对应寓意108位神灵的108颗星曜(如《水浒》中的108将);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征着《周礼》一书中所记载的所谓“五城九逵”。

这一百零八坊,足足近四千套房产,有的坊一坊只有五六户,这是针对世界级富有的人家,有的坊一坊只有二三十户,这是相当富有的人住的坊,当然,还有的坊挤着近百户,这是针对一般富豪,你只要有个古典宅子有几棵树有个花园啥的就够了,但即使这样也是很多人向往的,住着古典的唐代宅邸,院子中摆着石灯,竹林或者樱花树,这种幽静的场面充满了韵味,而且全球限量4000多套,这可是绝版的绝佳住宅啊。

消息一经传出,华夏、香港、新加坡、澳门、韩国、日本、还有美国和西欧的众多土豪们立刻就联系明国国务院,咨询具体拍卖过程和日期,而全世界的顶级拍卖行,也都申请在他们的拍卖行承拍,经过权威的分析师认为,这里的顶级豪宅价格未来将会达到至少10亿欧元一座。而最普通的很可能也在百万欧元以上。

当然,明国也颁布了条件,明国的房子只会卖给信仰佛、道、儒、基督等宗教,或者无宗教信仰的富豪,中东的富豪们将无缘拍卖会。同时也无法移民明国,不管你投多少钱,朱威是被吓破胆,宪法中关于移民的事宜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可不想未来这个岛国变成绿色,哪怕只有一点点绿也不行。这个条件虽然引起了部分中东富豪们的不满,但是和想买房子无关,他们本来也对这些房产不感兴趣,他们只是抗议明国歧视。但其实明国只是从国家安全考虑这个问题。并没有任何歧视。

按照朱威的的想法是分期竞拍,每期1000座,共四期,但是朱威会留下500座房产给自己,第一个目的是将来土地大涨的时候赚个大价,第二是分给亲朋好友和大明的功臣们,做为赏赐,这三千五百套房产在全世界进行拍卖。而他们使用的木料,全都是由朱威旗下的大明皇室财团的木业公司提供的合成木料,这种木料不怕火,坚固耐用,又不会破坏环境,最主要的是无成本,朱威最喜欢做的就是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合成事情。如果可以顺利实施,可以在建设初期就将300亿软妹币抽出来,用于其它作用。比方说修建银行等等。

当然,还有著名的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市的房产也是要拍卖的,很多商人都把目光盯准在这里,这地方是未来明国著名旅游景点,投资一次稳赚不赔。同样,朱威会保留一半的房产,分给传统文化继承人,专门经营明国的特产工艺品等,让外地旅游者可以在这里买到只有在明国才能买到的中华风的特色商品。

而未来的长安三内,大明宫、兴庆宫、太极宫这三座宫殿,以及曲江池,将作为皇帝的私产,做为大明皇室财团旗下的旅游景点开放,所有收入归皇帝朱威所有。

总而言之,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意味着,明国在这里投的三百亿软妹币,会大大的赚回来。即使短时间卖不出去,这些房子也是朱威的,未来肯定会有高价卖出的那一天。

这样一来,岛国的土地就紧张了,不算玄岛,明国一共只有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几乎东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就占去了300平方公里,而长安城又占据了55平方公里,全国土地告急,朱威不得不命令中书省准备填海造陆工程。

填海造陆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东京、香港、澳门、深圳及tj,均采用该法制造平地。特别是荷兰,这个小国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海,如今荷兰国土的百分之二十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丘陵都被挖去填海去了,弗莱福兰省几乎是创造出来的,故有“上帝造海,荷兰人造陆”之称。

明国未来造陆当然主要是用于工业区和学校区、机场等,工业用地建设,在须弥山的火山中有大量的填海材料火山渣,朱威可以使用大量的海洋垃圾作为原材料转换为火山渣。

根据百度资料,太平洋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垃圾岛,这个巨大的垃圾岛也被称为“大太平洋垃圾带”,那些被废弃的空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了海洋,而不断运动的洋流又使它们聚集在了一起,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垃圾岛”。由于洋流呈循环式运动,原本分散的小块垃圾会被逐渐地汇聚在一起。这些主要由生活垃圾构成,其中80都是废弃的塑料制品,主要来自陆地,估计推算,太平洋中有数千万吨的垃圾制品,朱威将利用这些含有大量能量的垃圾制品为原材料,在瀛洲岛北部进行填岛造陆,预定最多10年,最终将瀛洲岛的面积由现在的94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2700平方公里。

这项工作,到时候会在华夏找一家专门填海的公司,自己再偷偷在海底帮助他们一下使进度快一些

岛上的原住民们生活大变样了,随着岛上的来客越来越多,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修长安城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