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草长莺飞,杨帆坐在平顶山的阴影处,他的右手便是刚刚出炉的两筐,一筐生石灰,一筐灰色的粉末。他拿了个小桶,放上点水,舀了一瓢生石灰,往水里一搅,立刻感觉小桶开始热起来。
“齐大白,搞好了没?”
齐大白端着个大罗面,像个卖包子的喊着:“出炉了,出炉了。”赶紧跑到杨帆面前,将那罗面放下。
杨帆拿了木勺一块块地敲过来。
“大人,如何?”齐大白兴奋地问道。两只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似乎很紧张的样子。
敲了好几块,都是碎成粉末的。“这成色不对啊。”杨帆丢了那柄木勺,托着下巴思索了很久。连蒙带猜地搞出了水泥的配方,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好用,这让他有些头疼。
“大人,这些都不行吗?”齐大白脸上带了些尴尬,这窑口是他负责的,烧不好他自然心里不好受。
“大白,不怪你,是我的问题。”杨帆看了眼齐大白那副样子,以为是自己的话影响到他了,便安慰道。
“大人,您究竟要烧成什么样的?”
杨帆起身道:“烧出来的和瓷器一样坚硬的,磨碎了之后,用水搅一搅,干了之后,还能够重新变硬的样子。行了,一定是这粘土、石灰的配比出了问题,今天就到这里吧,通知大伙儿,收工!”
回去的路上,杨帆有些闷闷不乐,骑着小黑,想着当初自己学历史干什么,学一些建筑、化工什么的,估计现在也不会这么犯愁了。水泥具体要用的几样原料,还是小时候在乡下,一个水泥厂的老师傅告诉他的。
现在的几百民工,根本不需要杨帆看着,都是热情洋溢地跟着他。当然,杨帆也没亏待他们一分一毫,就连吃的,都和普通官兵一样,这让那些民工除了饱腹之外,还对杨帆充满了感激。他们能够感受到杨帆对他们那种平等的目光,已经那些脱口而出的外号。
齐大白便是其中之一,从来都是在那些小官吏手底下抬不起头来的他,终于,也有一日,可以如此热情地从事着自己的行业,那便是知足。大伙儿都聊着今日干出的成绩,以至于没有看到,有个人悄悄地脱离了队伍……
如今的凌河城,已经稍稍有了模样了。城墙灌了也有两人多高了,杨帆进了城,便找到祖大寿,和他说了下接下来的安排。现在最重要的便是粮草了,所以除了后方物资之外,必须得有自己屯田的打算,毕竟大凌河城若是守得下来,还得从长远的目光去看。
祖大寿听了杨帆的想法之后,觉得很不错,便问道屯田何处比较合适。杨帆道:“这几天我一直在十三峰,也开辟了几处较为合适的山田,到时候城墙修好了,就以十三峰为补给点,可以保持凌河城的物资不断。”
祖大寿道:“山田虽然隐蔽,但是水稻、小麦都不适合总在那样的地方,若是种一些细菜,更加不合适。”
“如今正值饥荒,难道朝廷还主要以水稻、小麦作为主要作物?”杨帆吃惊道,在他看来,这种大饥荒的年代,种玉米、土豆才是王道。亩产量又高,还耐旱。
“不然呢?稻子、麦子不种,吃什么?”祖大寿更惊奇了,这稻子、麦子已经是产量最高的作物了。
“你没听说过玉米、土豆?”杨帆问道,“在他影响中,这两样来自美洲的农作物在十六世纪就已经传入了中国,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普及?”
祖大寿摇摇头,道:“玉米棒子倒是吃过,你说的土豆没吃过。”
杨帆道:“这小麦、稻子亩产不过几百来斤,这土豆可是到了几千斤,如今粮饷难筹,竟然不知道有这种东西?”
“几千斤?”祖大寿吓了一跳,这玉米虽然亩产比水稻、麦子高了几百斤,但架不住口感,几千年来都吃米、面的,吃那玩意儿也没个味道。但是如今不同了,陕地、关中到处大旱、绝收,连玉米都没个收成,粮饷更是难筹。
杨帆想到一个人,赶紧道:“我写一封信给徐光启大人,老祖你赶紧送回去。这可是关系到民生大计的问题。”
祖大寿点点头,也知道此事不容疏忽,道:“等等我叫祖泽润这小子亲自送回去。”杨帆点点头,回到营帐中赶紧写信。为了防止这土豆真的还没传入中国,杨帆在信的最后加上了个英文“potato”,确保利玛窦那些人可以看懂。
不过转念一想,利玛窦几个传教士大多都来自荷兰、意大利,也不知道那时候英语流通开没,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写完信便交给一直在营帐外等候的祖润泽。
“杨子,土豆那玩意好吃吗?”祖润泽和杨帆差不多大,自从那晚听了杨帆那个计划后,便整天屁颠屁颠地跟着杨帆,副将也不当了,跑到杨帆那个小分队中当了个百户,干的也滋滋有味。
“好吃!”
“有白面馒头好吃不?”祖泽润没有志气地开始流口水。
杨帆把信直接拍在他胸口道:“好吃到爆了!”这话也只能骗骗祖润泽这白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类型的。
“杨子,回头给我讲讲怎么个好吃法。我先走了,不然大爷又要打我了。”祖润泽翻上马,直奔城外。杨帆摇摇头,一想到关中陕地十年大旱,蝗灾、瘟疫接踵而至,这旱灾是他所不能及的,连现在都拿旱涝灾害都没办法,更别说明末了。
杨帆摇摇头,从营帐旁将晾晒干的衣服扯下。
“嘶……”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