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盛明皇师>第三百七十八章 狙杀

解缙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是错还是对,都无法掩盖他的才华和功绩。

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那个在四国能人齐聚的琼林盛宴上,以一己之力与番邦才子文斗,从未有一丝退却的大明第一才子,他永远不会因为人生最后几年的凄凉而被人们遗忘。

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也成为了中国后世的骄傲,一直保留至今,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知识财富。当我们看到那些宝贵典籍时,我们应该记得,有一个叫解缙的人曾为此费尽心力,仅凭这一点,他就足以为赢得后世之人的尊重。

无论如何,大明第一才子的盛名和永乐大典的光辉会永远记载在历史之中。

只不过,当解缙一个人在雪地中死去的时候,并没有人知道他的死亡,除了朱棣和纪纲。

朱棣不说,是因为他觉得没必要,反正是一个早就被关进诏狱中的人,没有人会再去记得他,包括朱棣自己,他很快就把解缙彻底的遗忘了。

纪纲不说,是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尤其是那个人。那个人现在不在京城,要想瞒住她还是很容易的,那个人就是夜殇。

纪纲不想让夜殇知道,怕她知道后会急切的从山东赶回来,毕竟现在赶回来也没用了,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想彻底瞒住夜殇,纪纲认为只要不透露消息,不让叶羽和夏空他们听到风声就好,毕竟他们是夜殇最好的朋友。

但是纪纲终究还是疏忽了,他忘记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句话。

当楚信找到纪纲询问解缙的下落时,纪纲才惊觉事情竟然这么快就暴露了,他千算万算,竟然还是算漏了一点。

夜殇临走之前交代了楚信,让他留意诏狱里的三个人犯,一个是朱棣叮嘱过的杨溥,一个是被牢牢锁死的李景隆,还有一个就是解缙。

“四弟,我刚刚得到诏狱里的消息,说解缙不见了,他去哪儿了?”楚信询问的语气十分焦急,他其实并没有想要质问纪纲的意思,但这种语气听在纪纲耳中就很不舒服。

纪纲心里很不爽,但表面上却没有什么反应,他轻声说道:“大哥怎么突然想到关心诏狱里的事情了?如果小弟没记错的话,大哥如今还不方便抛头露面吧。”

楚信发现纪纲答非所问,不禁更加着急,追问:“二弟离开之前叮嘱我留意解缙的情况,诏狱中也有陌石山庄的人,我当然会知道里面的情况。”

纪纲沉默了起来,他表面上虽然看不出太大的反应,但脸色却是忍不住阴沉了起来。

说到底,纪纲无论如何都是锦衣卫的二把手,如果夜殇不在京中的话,锦衣卫上下的事都应该交给他来处理才是。

可夜殇竟然在临走之前私下叮嘱了楚信,让他留意诏狱里的情况,这在纪纲看来,无疑是对自己极端的不信任。

这让纪纲打从心底不高兴,甚至怨恨。

纪纲觉得无论如何,自己都是最早跟随在蓝磬身边的,他从洪武二十年开始跟着蓝磬,自认为是跟蓝磬最亲近的下属。

因为当年的蓝磬义无反顾的救了一无是处的自己,所以纪纲从一开始就死心塌地的跟随在蓝磬身后。

然而纪纲一次次的发现,在蓝磬的心里,自己似乎从来都不重要。

蓝磬似乎对所有人都很好,或者说她信任身边的许多人,但这些人里似乎不包括纪纲。

纪纲紧紧抿着嘴,暗中握紧双拳,他没有在楚信的面前失态,而是冷静的说道:“陛下下了命令,将解缙转移到了天牢之中。”

楚信稍稍一怔,不解的问道:“转移到天牢?为什么突然要去天牢?陛下准备要旧案重提么?”

楚信的疑惑很正常,解缙的旧案关乎到太子朱高炽,如果要重审解缙,必然会牵连到太子。然而如今汉王朱高煦已经失宠,朱棣不可能再做什么会牵连到太子的举动,那么转移解缙究竟为了什么?

纪纲见楚信半信半疑,便道:“陛下并没有说具体原因,但也没有下旨要审理解缙。不如改天小弟去刑部走一趟,打听一下情况。大哥你如今还不适合走到台前,这些事还是让我来办吧。”

楚信觉得纪纲说的也有道理,再加上他对纪纲十分信任,也就没有再多纠缠,只是叮嘱纪纲得到消息后一定要先告诉自己。

解缙的事暂时瞒了过去,然而楚信绝对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和纪纲的最后一次谈话。

大概是三天后吧,楚信接到了夜殇的传书,让他连夜出发赶到山东,似乎是陌石山庄里有事需要他去处理。

由于楚信熟悉夜殇的字迹,所以他并没有怀疑,就连夜收拾行李出发向山东而去。

离开京城后的楚信马不停蹄的向山东赶去,这一日当他只身踏入一片荒凉的山野之中后,警觉的发现四周的气氛似乎有点儿不对。

原本空无一人的山道之中多出了许多陌生的气息,而且来者不善。

楚信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加快了速度继续前进。

但是,楚信大概永远也想不到,他再也没能离开这个山谷。

一群黑衣人凭空出现,一个个手中拿着锋利的兵器,招招狠辣向楚信扑了过来。

楚信当然不是善茬,他的武功绝对不是轻易被人伤到的。

但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双拳难敌四手,楚信的武功确实不弱,但一个人要对付一群武功高强的黑衣人,就实在有些吃力了。

没用多久,楚信的身上就受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八章 狙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