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话的时候,老部长和邮政部门的人脸色都不好看,然而,其他人都觉得,他说到了点子上。很显然,这种上门征订完全是邮政部门的工作套路,邮政部门的员工上门是职责所在,是提高优质服务,宣传部的科长干部上门多少就有向人下跪的意思了。
6副部长继续说:“我认为,各科室有个明确分工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我们未必就要上门。其实,我们的科长们在机关工作了那么多年,对各单位的一把手基本都有些交往,彼此都认识,只要打个电话说清道理,邮政部门的同志再及时跟踪,上门征订,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老副部长提出反对意见,说:“这不是加大力度,反而是削弱了力度。”
6副部长说:“你听我把话说完。”
他说,我们几个副部长也按分管的科室进行一下分工,如果,科长这个层面解决不了,再由副部长解决。真到我们这个层面不能解决的,再由常委解决。我想,真要上交到常委那个层面,这个单位一把手也太不会做人了,钱又不是自己的,订几张报纸还要常委督促?
几位科长当然拥护这个办法。
有人说,行,这个办法行!打打电话,多少还有点下指示的意思。
有人说,只要不上门,多打几个电话也没关系。
有人说,只要不把我们与邮政部门的员工等同起来,干什么都行!
杨晓丽问市委办副主任和邮政局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他们都摇摇头。
市委办负责的是各镇的征订工作,看似量大,其实工作并不复杂,十个八个镇,一轮电话给镇委书记就解决得七七八八了,再派人下去跟踪,也不一定就专门谈征订报纸的事,即使专门谈这事,那也是一件大事,每个镇的任务数三几百份,谈起来也大气。因此,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宣传部不一样。那副主任也没必要说什么。
邮政局长当然有意见,正像老副部长说的那样,这力度显然是削弱了,有宣传部的人和邮政部门的员工一起上门征订,效果必然比邮政部门单独上门好得多。但杨晓丽反对这种作法,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
杨晓丽说:“既然大家没什么意见,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这事就先这么定了。大家不要以为不上门了,就不关心这件事。征订党报党刊的任务一定要完成,这一点不能含糊,回去后,一定要更加负责。”
会议结束后,最开心的应该属那几个科长。要知道,这口气他们忍了好多年都不敢说啊!
因此,他们都认为,杨晓丽维护了他们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