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群英三国>第101章 吕布下南阳

要改革一个势力,应该从什么开始?

首先当然是从回收土地开始做起,只有把所有土地都收归国有,那么其他的改革才能够陆续开始。至于购买土地用的钱,方云已经准备妥当,甚至于为此把三十多条路的修筑权利给拍卖了出去。

如今整个领地的商人都在流行修路,从县城到郡治,甚至州府。各种大路小路在政府拍卖之后,迅速被大财阀,甚至财团拍下,为此支付了一笔不少的费用。

然后,他们还要按照政府规定的验收标准,还有工作时间规定等进行修路。整个费用,几乎都是他们自己支付,但为此他们可以得到这条路最短二十年,最长三十年的收费资格。

钱就这样有了,之后就是针对土地的购买,实际上冀州不少的土地早已被政府回收,而且由于方云的关系这些土地暂时没有对外开销售。收购的压力好歹是减少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承包再把这些土地发放出去,多少可以回收一部分的资金。

土地的问题解决,其他的问题才有可能开始实行,否则的话一旦世家反悔,那么以后想要回收土地,显然必须要经历鲜血的镇压才行。要么,就是支付更大的代价,那不划算。

随后,便是针对政府部门的改革,新的政府机构开始组建。城管和环卫工人开始投入到工作,这部分不少人都是临时招募过来,不过好歹已经完成了职业短期培训。

冀州的百姓很快就发现,他们周围的环境干净了不少。

实际上不少去过并州再回来的百姓,对于以前的环境只差也是颇有怨言。但是大汉从来就没有环卫工人这种说法,有个夜香郎已经算是非常对得起百姓了。再说这些机构也牵扯到其他的政府部门改革。

比如监督机制,如同警察和城管这类职业,若是完全没有监督部门的监督,还有社会监督力度的话。那么结果是怎么样的?反正,想想都觉得很不好了。

所以,报纸也开始在这里开设了分站。尤其随着《汉华周刊》热销,而且甚至于在开始承揽广告业务大赚特赚之后,不少的商人也看到了报纸的利润点和好处,于是他们也有合伙组织开设报纸。在晋阳。就有《并州商业报》、《大汉时事报》两种报刊,当然还有各种粗制滥造的小报纸……

最让人无语的是,纯粹是广告的报纸,派送报纸的人手都是编辑部的人雇佣免费发放的。实际上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客源的,尤其不少家庭主妇非常喜欢上面的打折信息。

官员考试在接受监督的同时。开始接受‘考成法’的考核,三年连续‘差评’的话甚至有可能会被撤职或者降职。不过为了让官员更好的工作,所以方云在冀州各地开设了官员们专门需要上的政务大学,负责哪部分的就上哪部分的课程。

这是一所夜校,只需要一个月的培训,那么基本需要注意的部分基本上就可以做到合格。至于能不能做到最好,就看官员的后天自我增值培养问题。

比如在休沐的时候看看书籍,又或者在上班没事的时候学习学习什么的。实际上只有经过评定合格之后。专门接受考试并且通过的人,方云才会允许他们升职。

当然,这个情况仅限于现阶段的冀州官员。没办法。方云没办法直接撤掉他们的职位,所以只能够用这种方法,让有能力的人上去,并且把那些混日子的庸才蠢材给去除。

三年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到时候这里也开始会由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接受考核之后担任官员,只是到时候官员也不叫官员了。叫做公务员了。把官吏的关系模糊化,全部都算是政府的正式编制。

小吏几乎没有升迁的可能性。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最大限度的谋求物质利益。而方云需要做的,就是一开始就让考核合格的毕业生来担任这些职业,而且给他们升迁的机会。

配合高薪养廉,还有各种福利补助,甚至还有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多多少少,都可以把贪污**的情况降低到最低了吧?若是这样都还不行,那就算被杀也应该无怨了!

并州和冀州两地建设得热火朝天,其他得到喘息的诸侯也在加强自身的建设。

实际上如今不过是四月左右,正是春耕的时候,每个诸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监督春耕的事情。尤其是曹操,在枣袛的帮助下,提前开始了军屯,大部分的战士闲时为农战时为兵,不管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始耕种大业。

至于经济方面,很显然,他们并不太懂得商业和工业的运作手法。

不过也不是没有半点改进,刘备取消了麾下所有州县那些额外的关卡,减少了商业方面的一些额外的税收,简单来说就是针对税种进行了改革。这无疑会使得这些地方的商人,来往的更加的频繁,简介带动商业税的征收额度。

古代真要提升商业税,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政策。只要规定一个严格的商业税标准,然后公正公平,而且坚定的实行这个标准。甚至于,适当根据市场的变动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那其实就是最好的了。

剩下的,自然会在市场经济下,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

孙策那边只能憋屈了,毕竟此刻尚未能够脱离袁术的控制,不过显然他在努力!

其他的诸侯也在战战兢兢的发展着自己的势力,小心翼翼的注意着其他势力的发展情况。然后也不过是积极的征兵,积极的发展物资,做好长期战


状态提示:第101章 吕布下南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