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洪荒之多宝天尊>第102章 帝喾传位,鲧治水!

颛顼禅位后天降功德不过颛顼没有居住于火云洞而是带着九凤和黄龙回昆仑山,颛顼将崆峒印交给帝喾那一刻开始帝喾成了新一代的共主。

帝喾继承帝位之后,继续遵循着颛顼的政策管理着洪荒人族,根据颛顼制定的四季和二十四时节,帝喾研究物候变化规律,感悟日月运行,仰望星辰分布,辅以伏羲八卦推算历法,加上虬首仙的暗中指点,终划分四时节令,教导人族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促进了人族的发展,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除此外帝喾在教化洪荒人族上,并没有太多的更新,不过帝喾以身作则,以的诚信,仁德治理洪荒人族,洪荒人族受此影响文明风尚极大提高,人与人之间相处和睦,少了许多争吵,生活安居乐业,帝喾在位治理洪荒人族的时期,乃是巫妖大战后,洪荒人族,不!是整个洪荒大地出现的第一次太平盛世。

帝喾的治国方略是:一要博爱于人,二要让民获利。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帝喾迁都于亳,民生上使得人民免于洪水之患。因为这里十分的土地,山区占去四分,丘陵占去四分,剩下的两分是平原。一旦洪水暴发,人民可以转移到山上去。政治上便于彻底解决不安分的共工氏余部。共工氏余部的反抗不停息,一直从黄河中上游跑到长江中上游发展。建都于亳,便于将军队迅速投放到前线战场。击退外敌游牧民族——犬戎之后,并没有趁机穷追猛打,为的是将风险最小化。后将精力转向内政,处理民族问题。

太平盛世转眼六十余年而逝,帝喾也已至晚年,精力大不如前,因此帝喾也开始培养他的继承人尧!尧者,从小聪明好学多谋善辩,有大智慧,帝喾之子,拜师截教灵牙仙,十几岁亦声名在外,颇有贤德。也许就是因为同样都是从小就凸显不凡,所以才使得帝喾选中了尧为他的继承。

尧也不负帝喾的信任,凭借着自身的智慧与才能,短短几年便获得百官认可,在洪荒人族中树立起了极大威望,帝喾很满意,于是学着颛顼之法,封唐邑与尧,考验尧的治国之能。

尧治理唐地三年,使唐地人族生活太平安定,深受唐地人族爱戴,被称为唐尧,三年的观察和考验,让帝喾下定的决心,于是帝喾向百官宣布尧为他的继任者,接着进行禅位,帝喾禅位后将崆峒印交给尧后便和自己的师父虬首仙往金鳌岛而去。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使得天下大治,人族安居乐业的帝喾将共主之位传于尧之后,百官便按照帝喾之意,拥护尧。

尧继位之后,洪荒北方连发旱灾,尧帝亲自领导北方人族拦河筑坝,引水灌田,最终战胜了旱魔,洪荒北方再次恢复清明。

尧战胜旱魔后,便开始管理着洪荒人族,在颛顼和帝喾制定的历法之上,更进一步完善,他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使洪荒人族都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时。

尧和帝喾一样,都是德才具备之人,尧继承帝位后,大力发掘人族有才能贤德之人治理人族,使人族更加紧密团结,考察百官的政绩,区分高下,奖善罚恶,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使政务井然有序等等功绩,使尧在位百年时间,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

然百年之后,尧步入晚年,就在这时,洪荒各处频发洪水,洪水之势极为浩大,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洪荒大地,洪荒人族损失极大。年老的尧,对此非常重视,征询百官何人可治洪水,众百官推举了鲧(和滚同音),鲧是颛顼和九凤的儿子,尧的叔父,尧便让鲧去治理洪水。

可是九年时间过去了,鲧治水不但无功,洪水之势反而越加浩大,导致洪荒人族对鲧心生怨恨。当九年过去后,洪荒大地再一次爆发更大的洪水之灾时,洪荒人族的怨恨终于化为愤怒,要求尧严惩鲧。

人族发生灾难多宝则跑到天庭找二十八星宿去了,多宝让紫薇从二十八星宿中选出十二个动物守护人族,十二个动物可作为十二个年号,由紫薇册封后轮流去人族值班。以后人族就以十二年号为属相每年不同,十二为一轮,配上五行为一甲子。

最后紫薇没有直接点名谁能当十二生肖,因为紫薇知道自己直接点名的话到时候二十八星宿会出现间隙,所以只能让二十八星宿进行比拼,前十二个作为十二生肖守卫人族,二十八星宿知道做十二生肖的话又有功德可以拿,所以二十八人拿出了十二分力气进行比拼,这一次比拼就是五十年的时间。

最后选出了虚日鼠、牛金牛、尾火虎、房日兔、亢金龙、翼火蛇、星日马、鬼金羊、觜火猴、昴日鸡、娄金狗、室火猪等十二人。

紫薇公告天下后人族承认了十二生肖的事,天降功德在紫薇和十二生肖的身上,多宝忙完此事回金鳌岛而去,多宝回到金鳌岛后听到龟灵圣母说人族发生大洪灾,这阵子灵牙仙忙的要死,而且颛顼的儿子鲧被派去治水,多宝问道:“灵牙师弟怎么治水?”


状态提示:第102章 帝喾传位,鲧治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