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幸好学生独立团的学生兵是居高临下,还有简易的工事可以利用。再加上学生兵身上披着,头上盖着用麻袋染成的迷彩吉利服。要不然,拼冷枪的话,估计学生兵这边没准还要吃亏。
最终,鬼子在付出了四十几人的代价以后,终于冲到了学生兵的阵地前。随着一名鬼子军官突然跳出草丛,高举指挥刀大喊了一句“亚希给给……”,草丛中的鬼子兵们都蹦了出来,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往山头上冲锋。
这个时候,距离已经非常近了。
日本兵的战术训练水平远远高于当时普通的中国军人,而且这种优势几乎是全方位的,从射击准确度,战术动作,战术配合,以及拼刺肉搏,甚至最基本的体力方面,这个时代的中国军人全方位的处于劣势。所以,从日本鬼子军官的经验来看,如果战斗进行到肉搏这一阶段的时候,即使不能很快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先冲上去的鬼子兵至少也能拖住中国守军,打乱中国军队的阵脚,让鬼子的后续部队可以不受威胁的冲上来。毕竟,当时中日军队肉搏时,至少一比三的惨重比例不是吹的。
但这次,他们失算了。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庄健的学生独立团。
在这一百多名鬼子兵跳出草丛冲锋的时候,他们意料中的中国军队的大溃逃并没有出现。这让见惯了东北军望风而逃的日军大吃一惊。可吃惊归吃惊,不得不佩服鬼子兵作战的顽强,一百多鬼子兵毫不犹豫的端着刺刀哇哇叫着往上冲来,仅有二十几米的距离,紧跑几步足够冲到学生兵的阵地了。
如果让他们真的冲进来,毫无疑问,学生兵将会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可是,学生兵这边还装备着几十条冲锋枪呢。几十米的距离恰好是冲锋枪最理想的射击距离。要说步枪射击的速度慢,可冲锋枪每个弹夹三十发子弹可不是白给的,只要将扳机扣到底,三十发子弹可以一口气都打出去。
在鬼子跃出草丛的一瞬间,二十几条冲锋枪几乎同时朝各个鬼子兵杀来的方向吐出火舌。只过了几秒钟,一百多鬼子大部分都被消灭掉了,只剩下二十几个带伤的跌跌撞撞的冲上了学生兵的简易工事,也很快被解决了。
鬼子意料中的中国军队的混乱并没有发生,躲在第一波鬼子身后的第二波鬼子指挥官立刻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冲还是不冲,这是个问题。
鬼子引以为傲的所谓武士道精神,在大多数时候确实可以激励士气,让士兵奋不顾身,但此时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第二波鬼子兵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奋不顾身的冲了出来,根本没有顾忌一下军官的态度。而此时,第一波鬼子早已被驻守的学生独立团士兵消灭殆尽。
因此,他们冲出来的时候,就注定要面对独立团那急促而淡定的交叉火力。一时间,短短二十米不到的距离上,来自冲锋枪,步枪,轻机枪的子弹如冰雹一般劈头盖脸的拍过去,这第二波一个中队的鬼子甚至比第一波还要惨,大部分都折在了冲锋的路上,少部分好不容易冲上了学生兵的阵地,却也被乱枪打死。可以说,这第二波鬼子纯粹是白白上来送死的。
肉搏?对不起,对于独立团的学生兵来说,能用子弹招呼就绝对没有人陪你玩这个。与任志强这边差不多,山头另一侧的程四海也用同样的方式歼灭了两个中队的鬼子兵。两边的学生兵这一次战斗就消灭了四个中队多达六百多鬼子兵,可自身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五十几人。
自从开战以来,面对面的阵地战,鬼子兵还没有遇到过如此惨重的损失。负责指挥此次攻击的鬼子大佐暴跳如雷,若不是手下士兵的强行阻拦,差点没切腹以谢倭皇。生气也罢,心痛也罢,不管怎么说,鬼子都不能放任重他们的炮落在中国人手中,他们立即组织了另一次强攻。
这次所谓的强攻不再是傻兮兮的用步兵冲锋了,相对于中国军队来说,鬼子毕竟还是占有火力优势的,而且所有的军官都是通过军校的正规教育出来的,没有人会傻到放弃自己的火力优势去跟学生兵拼人命。虽然他们的重炮都落在了二十九军的手中,可步兵联队还是有步兵炮的。
所以,山顶阵地上的学生兵就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山下的鬼子兵们远在步枪的射程之外,满吞吐的推出了六门小口径步兵炮,然后不慌不忙的朝山顶上射击。
鬼子一共只有六门火炮,口径又不大,而学生兵早就筑起了简易工事,散兵坑交通壕已经足够学生兵们隐蔽的了,所以火炮对学生兵的阵地伤害有限。只是,时不常有炮弹经过头顶,落在身边,那种心理上的压力却让所有人都战战兢兢,无比的紧张。
同时,鬼子步兵也慢慢的摸了上来。
与刚刚的那次进攻不同,这次的鬼子步兵明显要更多,而且携带的装备也更加齐全。总是能够看到三四个人一组走在一起的鬼子兵不时在草丛中冒出头来,那是鬼子的机枪组正在逼近。
对于机枪这种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单位,任志强当然不能漠视了,立即将使用步枪的学生兵组织起来,十几个人一组:“你们不用管别的,只要集中火力打掉鬼子的机枪手!”
这个时候,鬼子的距离还很远,又是躲在草丛中若隐若现的,用步枪很难能精确的命中,可学生兵们胜在火力集中,十几条步枪都是统一瞄着一个目标开火。只听指挥的排长一声令下:“瞄准那个没戴钢盔的!……预备,